“这件作品太棒了,以至于你不会认为这是出自女人之手。”1937年,抽象派表现主义画家汉斯·霍夫曼如此说道,他认为这是在夸赞李·克拉斯纳。克拉斯纳,卒于1984,享年75岁,生前一直在美国工作,她一生的画作为她赢得了许多赞誉。考虑到外界对女性艺术家的偏见,尤其是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抽象派表现主义者们之间盛行的阳刚之气,克拉斯纳希望低调处理她的女性身份。她将本名“李娜”改成了“李”,并用无性别的签名“LK”来署名她的画作。然而,她仍然以杰克森·波洛克妻子的身份为人所知。尽管她的作品比她丈夫的更加考究精良,但是她始终被丈夫成功的光环所笼罩着。

1951年,克拉斯纳在纽约的贝蒂·帕森斯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的首次个人展。从那时到现在,尽管女性艺术家们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她们的表现仍然落后于其他男性同侪。据哥伦比亚大学负责性别与政策项目的经济学家塞尔维亚·安·休利特的观察,“女性们感觉自己拥有更多行为意见上的自主权,更多自由选择的余地。我认为她们在艺术中能获得更多安全感”。她在主持5月22日在罗伯特·米勒里美术馆里举行的座谈会上谈到上述话题。这个座谈会意在探讨性别在艺术中扮演的角色,其中一个名叫“无题(混合)”的展览就是在向克拉斯纳的传奇事迹致敬。休利特还谈到:“但是说到底,艺术界的掌权者依然是男性,他们在艺术市场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今时今日,很少有人会像霍夫曼那样,认为女性创作的艺术作品就是低等的,并对此直言不讳。然而,在艺术市场,出自男性艺术家之手的艺术作品的确获利更多。非营利组织东伦敦福赛特集团提供的最新审计数据显示,2012年拍卖榜单中的前100桩成功的拍卖都涉及男艺术家创造的艺术品。或许在艺术学院里,女性的数量会多于男性,但是134间伦敦商业性美术馆代理的艺术家中却只有31%为女性。
去年,《经济学人》引用artnet提供的数据分析显示,售价最高的前十件男性战后艺术家的作品,都让售价最高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相形见绌——该作品为路易丝·布尔乔亚的巨型铜塑“蜘蛛人”,售价为一千零七十万美元。但是,女性艺术家未来的发展前景显示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因为排名前十位的男性艺术家中,只有两位尚在人世,而排名前十位的女性艺术家中,有五位仍在进行艺术创作。

路易丝·布尔乔亚的巨型铜塑“蜘蛛人”
尽管大型博物馆展览还是更青睐于男性艺术家,女性艺术家的专注度正不断提升中。即将在6月1日开幕的威尼斯双年展上,金狮终身成就奖将会颁给两位女性——奥地利画家玛利亚·拉斯尼克,和意大利雕塑家马里萨·默兹。莎拉·施将代表美国参加今年的场馆布置,而辛蒂·谢尔曼将会负责梵蒂冈馆的部分策展,并将主要展出劳丽·西蒙斯和莎拉·查尔斯沃思的作品。(备注:本段提及的艺术家均为女性)
然而有许多评论认为女性艺术家的成功只是少数。尽管数量上有所提升,但是反观各大现代艺术美术馆中的永久收藏品,还是反映出了早期的性别偏见现象。根据英国女权组织“英国女权”提供的资料,伦敦的泰特现代美术馆只有17%的艺术家为女性,而在萨奇美术馆,该数据为30%。美国女权组织“女游击员”(如图)表示,在纽约,展出现代艺术作品的博物馆中的169名艺术家里,只有13名为女性艺术家。尽管北美艺术博物馆策展人协会中有四分之三为女性,然而只有极少数女性能够成为顶尖艺术博物馆的主要负责人。

美国女权组织“女游击员”
休利特表示:“许多无意识的偏见将会持续存在着,正如纽约的选举委员会一直有失公允地推选更多崭露头角的男性,而非女性。这种数量失衡现象是应该做出调整了。”很少有人能够解释清楚这种偏见存在的缘由,但现在的状况起码比李·克拉斯纳所处的时代好多了。
以下是Lee
Krasner(波洛克之妻)的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