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71zone
71zone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38
  • 关注人气:2,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阳光般灿烂,“David Hockney的格调”

(2012-03-09 13:11:47)
标签:

英国

波普艺术

宝丽来相机

泰特美术馆

池畔恋人的画像

文化

分类: 艺术传记和音乐

英国画家David Hockney用画笔记录下波普艺术和嬉皮文化的鼎盛时期,到处是飞溅开来的色彩

   趟过60年的当代艺术河流之后,英国画家David Hockney没有像Andy Warhol等许多老朋友那样匆匆离去,而是一如既往地生活与创作——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画着画儿,抽着烟。”

http://www.bundpic.com/upload/images/46/56ed5727f96896cdd166465492f5ca04.jpgHockney的格调”" />

 

   上个月,74岁的Hockney顶替刚刚过世的Lucian Freud,荣膺英国女王颁发的The Order of Merit功绩勋章,这意味着他已成为“对大不列颠贡献最大的25位健在者”之一。在新展览《David Hockney:A Bigger Picture》的开幕酒会上,这位时髦老人坚持将自己的绘画色彩技法“亮色重组” 置入穿着中:质地精良的灰色双排扣暗条纹西服并不是重点;天蓝色衬衫、红色针织细领带、口袋里露出的黑白波点手帕一角和西服翻领上别着的那朵黄色玫瑰才是画家想要表达的主题。Hockney幽默地就授勋一事发表了看法:“非常感谢他们没有歧视一个上了年纪的老烟鬼。但比起勋章,我更在意我的生活与朋友。”说着,他扶了扶标志性的镜片小小的圆眼镜。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画家和他的朋友们就开始戴这种眼镜,只不过眼镜框从最初的黑色塑料在1980年代变成了细窄金边,如今又被玳瑁材质取代。

http://www.bundpic.com/upload/images/46/c3714043da03bef86e9c4af6defefcfe.jpgHockney的格调”" />

David Hockney在展览现场

http://www.bundpic.com/upload/images/46/f36e0244343bc2df4c09a94de4e5a7a1.jpgHockney的格调”" />

David Hockney画笔下的Andy Warhol

波普狂欢

  早在1962年以优异成绩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前, Hockney就已经是艺术界的一颗新星了。毕业后,他迅速收拾好行李,从天气阴霾的伦敦搬到了阳光充沛的美国西海岸,他知道自己需要色彩,那种被他称为“飞溅开来的色彩”。在美国,David Hockney结识了一大群朋友,而这些人正是影响了20世纪60、70年代文化走向的人物——艺术家Andy Warhol、小说家Christopher Isherwood、画家Don Bachardy、演员Jack Larson、先锋戏剧导演John Abbott、丝网印刷艺术大师Ken Tyler等。

   Warhol一手打造起来的“工厂”工作室里聚集着全美国最迷人的人物,实验着全世界最先锋的艺术形式,运营着规模庞大的艺术基金会。《Andy Warhol's TV》是“工厂”的一项艺术访谈节目, Warhol曾亲自披挂上阵采访了David Hockney,这个“永远长不大的,敏感又淘气的小男孩”对着镜头说:“我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当个艺术家。” 因为两人一见如故,Warhol决定将Hockney的头像纳入他的“名人头像系列”,粉色的背景中,Hockney仍旧戴着那副圆眼镜,张开嘴露出惊讶的表情,画面戏谑,幽默感十足,这幅作品见证着美英两大波普艺术运动领军人物的亲密友谊,已由伦敦泰特美术馆永久馆藏。Warhol留下来的黑白相片是这群朋友曾经生活的印记:毫无节制的狂欢、饮酒,日夜颠倒的交谈、创作,各种艺术家的碰撞又点燃了新艺术形式的火花。

   夏天,Hockney与嬉皮士时装设计师Ossie Clark驱车前往科罗拉多大峡谷,用宝丽来相机记录下旅途点滴:一张相片中,在爱荷华州的蓝天与骄阳下,Hockney穿着橙白相间的Polo衫和白色长裤,叉着腰站在引擎盖上放肆大笑。几年后, Clark与面料设计师Celia Birtwell 结秦晋之好, Hockney担任了的伴郎,并在设计师那阳光灿烂的比弗利山庄豪宅里为新婚夫妇创作了一副肖像——《Clark夫妇与宠物猫Percy》,这幅画后来被认为是“英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作品之一”。Hockney用画笔记录下了Clark事业巅峰岁月里的安逸生活,在他的水彩画里,设计师总是穿着嬉皮条纹针织衫和牛仔裤,光着脚,一脸颓废地坐在豪华座椅里。短暂辉煌过后,Clark的晚境十分凄惨,幸有Hockney为他将最美好的时光永远留存。

   住在美国的那些年,Hockney也时不时飞跃大西洋回到欧洲四处游历,他曾与英国现代派诗人Stephen Spender在法国南部度假,两人联手创作了富于想象力与异域情调的诗画集《中国日记》;他还与一样喜爱波普艺术的好友Allen Jones 、Richard Hamilton 相聚在北爱尔兰饮酒作画。1966年,画家与他的男模特Peter Schlesinger坠入爱河,后者在他的熏陶下拿起相机,捕捉下明艳如画的风景。在Hockney创作“泳池与水花飞溅”系列画作时,Schlesinger也用35mm的胶片记录下男友在波光粼粼的水底像鱼一样遨游的动人画面。

  1971年夏天,Hockney去法国卡雷纳克度假,与他共度盛夏时光的除了男友Schlesinger,还有Ossie Clark夫妇、作家Mo McDermott、画家George Lawson 和舞蹈家Wayne Sleep。时装摄影大师Cecil Beaton曾和Hockney一道出现在Schlesinger的镜头前,他们聚在英国威尔特郡Reddish庄园的花房里谈笑风生,Cecil打扮成 “世纪末的花花公子”的模样——绿色的丝绒西服套装,黄色的袜子、衬衫和领巾;David Hockney则身着豆沙色格子西服套装搭配欧普图案领带,脚上的袜子一只红一只绿。彼时,二人将瓦格纳的名言视作穿衣乃至人生的真理——宁可过一种臆造般的生活,也要做一个完全艺术化的人,就像温室里开出的热带花朵。

http://www.bundpic.com/upload/images/46/9e90d52d63e46387befaf04a5233ba1e.jpgHockney的格调”" />

Clark夫妇与宠物猫Percy

http://www.bundpic.com/upload/images/46/7406be1195f314321d652a34d9bbba7f.jpgHockney的格调”" />

Andy Warhol画笔下的David Hockney

色彩飞溅

   Hockney的穿衣风格不仅很艺术化,而且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这也是他常年荣登各种“最佳着装”榜的原因。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色彩来自梵高;对条纹、波点和格纹的喜爱显示出他与波普艺术密不可分;一丝不苟的正装搭配极具幽默感的细节是英国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惯常的的把戏——他们总是在优雅的旧式绅士、严谨古怪的书呆子、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和尖酸犀利的才子等多重身份中难以取舍;而明明是精心雕琢的装束却又要经营出毫不费力的松弛感与真实感,应当是效仿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将重大事件刻画得生动活泼、稀松平常”的那一套。英国《卫报》曾将Hockney誉为“全天候时装偶像”:脏兮兮的网球鞋、脱色的风衣、皱巴巴的衬衫、歪歪扭扭的领带或领结,以及沾满颜料的裤子,好像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睡眼惺忪地从爷爷级的老衣箱里随手抓出来的;但没人能否认Hockney的有型:斜纹棉布裤、橄榄球外套、粗花呢休闲西服、战壕风衣、低顶圆帽…...无论什么款式都能被他穿出“1960年代都会人的波西米亚情结”。

   20世纪60、70年代的浪漫主义色彩、艺术圈的先锋理念与知识精英界的文人情怀至今被时尚界奉为圭臬。而比起从音乐、影像、文字和老人们的口口相传里重温当年盛况,“活化石”David Hockney是更鲜明的时代样板,他亲历过的光辉岁月仍旧完好保存在他如今的造型、创作与生活中。

   Burberry的创意总监Christopher Bailey对画家推崇至极,2005年甫一上任便速速将Hockney的拼贴手法和大胆色彩风格搬上男装T台。Missoni则从他的“泳池”系列画作入手,在质地柔软的针织衫上满足人们对夏日清凉蓝色水波的畅想,模特们顶着湿漉漉的头发,仿若Hockney笔下刚刚从泳池里跃出的Peter Schlesinger。  Viktor & Rolf也拜倒在Hockney“色彩飞溅”的石榴裤下,向画家奉上致敬之作:橘白相间的V领针织衫搭配黑白波点领结,泳池波纹荡漾在短裤上、针织背心上与西服外套上。在风格上,Paul Smith显然是与Hockney最为贴近的品牌,更何况设计师的妻子还与Hockney有过一段同窗岁月。Paul Smith曾尝试把Hockney和英国文学团体“Bloomsbury”结合起来——那一季,女作家伍尔芙式的沉静典雅连衣裙和松身针织衫被换上色彩夸张醒目的条纹;同季的男装T台上,则走出无数个年轻版Hockney,连发型和背带都一并照搬,仿佛是对画家几十年来穿衣风格演变的全面总结。2011年,Raf Simons也带领Jil Sander加入“色彩飞溅”大军,红、粉、黄、蓝全是从Hockney“比弗利山庄”系列画作中采拮而来。Hockney阵营的新成员是没有了John Galliano的John Galliano,其新一季的灵感来源是关于Hockney与Schlesinger恋情的纪录片《池畔恋人的画像》。

   对于被时尚界频频“戴上高帽”,画家本人倒是淡定得出奇。毕竟作为一个亲历过20世纪60、70年代文化圈各种离奇情节,又在“后波普时代”里顽强挺立过来的资深艺术家,还有什么能刺激他的神经呢?如今他在诺福克郡的乡间过着平静生活,追随梵高的脚步去“发现大自然的永恒性”。当然,他偶尔也会在iPad上画些小画儿,通过iPhone发送给他的朋友们。但在听到诸如“3D和数字技术会成为最大趋势”等论调时, Hockney温和的脸上仍会闪过一丝愠怒。曾经是波普艺术革新势力的他坚信艺术与文化本身的力量,这是他与朋友们的亲身体验。

http://www.bundpic.com/upload/images/46/e459b3c6ffc294dd8a08c3b8cdae9fc1.jpgHockney的格调”" />

脏兮兮的网球鞋、皱巴巴的衬衫以及沾满颜料的裤子,看似不修边幅,但没人能否认Hockney的有型

http://www.bundpic.com/upload/images/46/7f7652175cf547a635b466b965ac2995.jpgHockney的格调”" />

工作中的David Hockney

http://www.bundpic.com/upload/images/46/a48a1d3bd97bdc9b74ea866c4a8f34c7.jpgHockney的格调”" />

David Hockney( 左) 和Andy Warho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