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折纸--民族特质在其中

标签:
德国折纸自助餐国外流行零件博物馆文化 |
分类: 现代艺术 |
德国人也重实惠不尚虚文。国外流行的一种就餐方式——自助餐,也正是德国人所发明的。在德国,那种自助餐小店特别多,顾客自己拿盘,拿叉;有些店根本不备刀叉碗盘,给你一张纸,就用纸裹着食品吃,或者用竹签串着吃,没有人来侍候你,收费也特别便宜。
德国人的旅游方法也与别国的旅游者不同。例如美国人,他们每到一个大都市,乘车周游一次,就向旅馆要一张“标贴”粘在皮箱外面,第二天即去另一都市。就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跑上十几个城市,回到家里指着皮箱上贴满的标签夸耀说:“我已环游了世界。”但德国人则不同,德国人的旅行是选择一个目的地,或为深山,或在海滨,然后带着帐篷和干粮跑到那里,住上几天,静静地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或者在当地博物馆里,“泡”上几天,研究考察一番。他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旅行。
德国人的勤劳习惯也是值得称道的。一般人家是黎明起,洒扫庭院。商店的店员、办公室的职员,七点半左右便到了公司,揩拭门窗,整理货物,八时左右就陆续开门,中午没有休息,有的甚至要到下午六时才关门。规模较小的商店,晚上也照常营业。每星期六下午四点,各商店都停止营业,星期天也是关门的(餐饮业除外)。平时马路上难得看到闲人,就是娱乐场所,平日也都是冷清清的,只有到了周末,公园、戏院、博物馆、郊外、名胜场所,才挤满游客。
你亲身的体会就是对这种认真尊敬过后的厌烦,因为他们认真得实在太慢了。很多个例子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叙述清楚,只是在学习了德语,开始和德国人一起工作之后我才有了更深入到了解。比如说,画表格,如果在德国,你稍微和德国人谈一些具体的事情,其实只是闲聊的话题,德国人通常在手边有纸有笔的情况下,会在纸上画些有助理解的表格,比如做一件工作,第一步应该这样,然后第二步如何,之后可能引出频频的第三步,第四步。开始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清楚明白,但是经历多了,就发现德国人无论什么事都按照这种一二三的思维模式来进行,确实有时和我们的想法不太合拍,以致于我常常产生这样的幻觉:到底他在讲解的时候画下的这些表格是有助于我的理解呢?还是对于他自己的理解更有帮助,让德国人自己把自己的想法弄得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