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八佰”争议,看如何从历史的背影里转身

(2020-09-02 06:31:01)

管虎拍发生在上海苏州河边四行仓库的一场抗日战斗,叫”八佰”。”八佰”这个名称,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松沪抗战时期的报纸广为宣传,谢晋元团长和他手下的战士坚守四行仓库,那是世界级新闻。除了中国人关注”八佰壮士”,西方列强也关注。 ”八佰”,台湾也拍过一个片子。所以,加上民国时期的新闻记录片,连同管虎这次,这次抗日战斗拍了四回影音作品。

把苏州河边四行仓库的这场抗日战斗拍出来,无非是告诉后人,曾经的抗战,也有这种战斗场境: 在西方租界旁边打仗,有情绪复杂的看客,有浴血的战士,以及民众如何参与、如何觉醒。志士与穷人上战场拼死决战,少数高等华人与妓女、洋人在租界里围观,枪炮声并不影响苏州河边的宛转歌声和夜光美酒。至于是否如当时的战斗场景,没有”神剧”性,我看毕竟不是历史的拷贝,夸张免不了。

电影拍出来,很难通过核审,拖几年也是常见的现象。抗日战争离现在太近了,各种利益相关方以及各种价值观的人们,还纠结在历史里,或者说抗战还未真正成为历史,还是现实社会生活、政治生活无法忽视的一个部份。所以,电影”八佰”在社会上引起的争议有太多的非理性成分,甚至中纪委网站也不得出来发文说明。当历史沉淀成熟,与现实利益纠缠减少、交集减小,作家、史家、电影家,叙事少带特定立场,讲古人故事,那时或许也可重拍”八佰壮士”。

关于国军的抗战史,尽管已有不少大片。但是,无论持什么立场,到了今天,都应该以真诚求实的态度讲好全民族抗战史。民族抗日史,不仅是有敌后的游击战,还有正面战场的浴血抵抗以及政府层面的政治外交斗争。因为有这些真实的历史,你去跟台湾人民讲: ”我们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的时候,才有认同的基础。血脉怎么连?共同抗日是最近的历史纽带,连这个都纠结”意识形态”是否正确,都纠结和争议”立场站位”,中华民族如何凝聚共识?

这又关系到自1911年到1949年底,民国这一段历史算不算正朔?在我看来,民国决不是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在历史序列表里可以被后人忽略。民国政府在结束清朝腐朽政权的同时,代表民族参与了一战、二战,尤其是有”抗日战争胜利”这样的历史业绩。修民国史,实事求是地盖棺定论民国,是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文化工程,搞晚了,一味纠结谁的功劳大,不利于”民族复兴”。 李敖有个说法,后人修史的时候,台湾地方政权的地位是十分尴尬的,他认为站在后代子孙的立场看,国民政府早在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就不复存在了,应该早日实现两岸统一。

以宏大的心胸、气魄和历史眼光,盖棺定论民国,使全民族从近现代历史的背影中走出来,中华民族才能顺利实现崛起与复兴。那时候,关于”八佰壮士”这样故事才勿须左审右审,才不致有大的社会争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