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评 |
北京市中关村二小,因一个小学生被同学欺负,家长弄到网上,搞到市教委,掀起一波讨论。表明现在社会脆弱的一面。
中关村二小这事,大约就是一个小同学正蹬着解手,被顽皮同学将手纸篓倒在头上了。说严重,也严重。说不严重,也不严重。这要看双方家长如何处理,如何心里辅导。
我同我儿子幼年的不同,主要就是我小时候体壮个大,力气也大,在同年同学中少有打架对手。因而我读书,从小学到大学,打架斗殴一事,不虚何人。因此,我需要打架的时候极少。而我儿子,小学时体弱,老被壮实的同学欺负,拿了玩具不还,被打,哭回家来告状,次数不少。我们没有去学校告状,只是同与儿子产生矛盾的同学打招呼,同玩皮孩子的家长打招呼,让双方加强了解,让孩子处好同学关系。我给他们讲,同学是你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将来你们大了、老了,会觉得同学珍贵,那怕是打过架的同学也珍贵。所以,你们现在要处好。
孩子之间的打架,难有不共戴天的立场,无非是争小东西、争虚荣。孩子之间可以不打架吗?不行,要允许孩子们打架,被同学欺负过或者欺负过同学,都不是大事,反而是一种必须的经历。人生在世,总要面临強势与劣势、顺势与逆势这些情况,总要理性的选择进、退。从小有这种经历,是不错的养份。家长、学校不能夸大孩子们之间的这种不睦气氛。
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在家乡读书,打架斗殴,家常便饭,只不过每天发生在不同孩子身上。家长之间若想闹矛盾,双方家去长还未平复心情,双方孩子又玩在一起去了。我们的习惯,就是让孩子学会理解被人欺负与欺负人,这种矛盾的性质应该怎样处理。主动跟欺负自己的同学处好,认识自己欺负同学的错误,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