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通过活动区游戏活动实施<指南>》有感

(2013-10-30 14:34:16)
标签:

县机关幼儿园

教育

分类: 教学随笔

                  时间:10月份    姓名:沈曙红    单位:德清县机关幼儿园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可以说,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指南》提示我们: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幼儿自主的“学”作为出发点,从《指南》中的目标、年龄典型表现、教育建议的整体把握中,找到生活、游戏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的依据。在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上注意材料投放的开放性和封闭性,对材料进行开放式投放,将诱导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控制材料;而对材料进行封闭式投放,将诱导幼儿个别化的作业活动,材料控制幼儿。在游戏中教师适时适宜地介入幼儿游戏,来判断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只有在观察和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前提下,才能获得介入和指导游戏的依据,而不是直接用《指南》中的目标作为干预幼儿行为的砝码,因为游戏中的指导是以幼儿的需要为前提的。

    结合班内区域游戏的情况,对照《指南》,反思区域活动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问题一:教师准备材料只关注与主题相结合和作品的美观性,从幼儿角度出发准备相对较少。

    问题二:教师在介入中有时太急躁,教师的主导性有时会流露,影响幼儿游戏的推进。

    问题三:教师创设的环境不够细化,可以教师和幼儿合作共创游戏环境,让环境充满童趣,更吸引幼儿的参与。

    细细学习了《指南》后,对照班内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游戏牌的巧利用

    中班开设的区域多了,学习性的、角色区的,孩子们特别喜欢,在早上来园时或区域活动中都想到自己最喜欢的区游戏,有时有好几个小朋友抢着要玩一个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好多次,最后,决定做游戏牌,只有拥有游戏牌的人而且将游戏牌挂在区中,才能到这个区活动。小朋友自己画了自画像,塑封好,挂上绳子,游戏牌就完成了。有了游戏牌后,小朋友在游戏中秩序好多了,争执现象明显少了

    二、废旧材料用处多

    由于园所的结构的特殊性,教室内展示幼儿的作品的空间较少。为了能让幼儿的作品充分呈现,我们利用了大型纸板箱,将纸板箱变废为宝做成了娃娃家的柜子、桌子、商店的收银台、医院的床、药柜,在美工区纸板箱成了展示台,而在小书吧铺上温馨的布变成了沙发;同时纸盒利用也非常多,此外,我们还收集了许多漂亮的纸袋,将幼儿作品直接展示在纸袋上,既解决了展示幼儿作品问题,而且悬挂也很漂亮。所以,废旧材料利用的好,可以发挥很大的用处。

    三、教师的介入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善于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把握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只有在观察和分析幼儿游戏行为的前提下,才能获得介入和指导游戏的依据,从而推进幼儿游戏的进程。

    案例:娃娃医院

    孩子们拿着自制的游戏牌自己选择喜欢的活动区挂好牌子进行活动,小诗和秋秋都选择到了医院,秋秋穿起白大褂当医生,小诗穿好护士服、戴好护士帽当护士,因为医院刚创设不久,小朋友的兴致非常高,娃娃家的、商店的、理发点的工作人员都来到医院看病,这下,小小的医院闹翻了,大家都挤进去想先看病,因为人太多了,医生根本没地方给病人看病,大家闹哄哄的一片。护士拉了这个排队,那个病人又挤上,折腾了好一会儿都没解决问题,护士忙累了,坐在椅子上休息,医院更加乱了,医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过了一会儿医院的问题也没解决。我以病人的口吻说:“我身体真不舒服,要请医生看病了。怎么这么多病人呐,我上次到杭州医院看病也很多人,让我想想,我怎么做的呢?”坐在椅子上休息的护士小诗马上喊起来:“我知道,我知道,上次我到儿保看病挂号后护士叫号等医生看病的。”她对病人们说:“大家都来排队,我来叫号,叫到号码才能进去看病。”大家一听,都纷纷说:“是的,我们也是叫到我们的号才能到医生办公室看病的。”解决了拥挤的问题,护士轻松多了,“2号轮到你了。”2号的乐乐拿着病历卡给医生,医生左听听,右听听,然后在病历卡上画上很多小“蝌蚪”,说:“你要挂盐水。”护士马上给病人挂号盐水,一会儿,3号进去看病了……

    幼儿主要是通过自发游戏来学习的,教师应当以《指南》为依据,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并通过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和有效指导能助推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细读《指南》,将《指南》精神落实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