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中的标记与图示的作用 德清县远望幼儿园 魏 芸
(2012-07-03 08:26:47)
标签:
教育 |
分类: 优秀论文 |
浅谈环境中的标记与图示的作用
德清县远望幼儿园
摘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运用生活环境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图示,使得“偶然的环境”变成“教育的环境”。引导幼儿与周围环境发生互动,促进幼儿由被动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的探索性学习,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环境标记、幼儿教育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陈鹤琴先生也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幼儿期是幼儿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习惯最容易、最迅速的时期,因而也是教育的最佳期和关键期。
幼儿园的环境,决不是一种自然自发或随意设置的环境,而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着眼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而精心创设的“适宜”的教育条件。无论是户外环境还是室内环境的布置都对他们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使幼儿在游戏中与环境相互结合、互动、对话,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利用环境中的标记和图示这一特殊的教育手段,使其教育内容更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幼儿园室内环境图示的作用
(一)让环境中的标记和图示吸引幼儿主动学习
1.创设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环境。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选择特定的活动,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他们不断地尝试,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方式,独立自主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自信心得到不断增强。例如:中班我们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新开设了一个生活区纽扣飞盘,锻炼幼儿的对手能力,学习扣纽扣。但是第一次游戏我们没有给孩子很多的要求,在第一次尝试后,我们组织幼儿讨论今天的游戏有哪些不足,需要怎么改进,然后我们把孩子的讨论结果需要安静、不能将飞盘飞来飞去等要求用图示表示出来。在以后的游戏中孩子们都会自觉主动的遵守游戏规则。
2.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的是一个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活动区能为不同发展速度、不同认知风格、不同个性的幼儿,提供适合其个性发展的教育环境。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选择机会,幼儿可以主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开展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地进行思索和表达。例如:小班的孩子还不会识字他们不知道这些区域里面是干什么的而区域活动中的图示可以清楚地告诉幼儿该区域进行的是一些什么游戏,是不是我喜欢的或者是我擅长的,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游戏的兴趣。
(二)让环境中的标记和图示促进幼儿纪律性和责任感的发展
1.暗示区域活动的内容及规则。
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能够促进幼儿的纪律性和责任感。区域活动是一种有规则的学习活动,它要求幼儿进区活动时遵守一定的规则,例如,在每一个区域内,要遵守进区人数的限制规则;遵守使用、取放材料的规则;爱护区域环境布局和材料的规则,所以任何一个正常运行的区域活动都是对幼儿责任意识的一种很好的培养。
常言道“习惯成自然”,规则是保证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善于用环境来暗示规则。在开展区域活动时,由于活动的材料比较多,而幼儿对于材料摆放的位置也比较模糊,常常显得零乱不堪。因此,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教师们就充分利和了标记符号,使操作材料与区域中玩具柜上的摆放位置一一对应,让幼儿在收拾材料时,一目了然,既使是材料放错了,标记也起了一个错误控制的作用,暗示幼儿及时更正。如在“喂娃娃”这一区域中,勺子、筷子摆放在哪个竹筒里,不同食物的小篮子应该摆放在哪里,教师们在玩具柜及操作台上都有明确的暗示图片。因此,幼儿在活动时也是井然有序的。
不仅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时常看到图示的规则暗示作用。如:午睡室小床边贴有小脚印标记,暗示鞋子的摆放位置;活动室地板上贴有直线和小圆点标记,则暗示幼儿座位已摆放位置是直排的还是半圆形的。就这样,这些环境中的标记和图示就起到了规则的暗示作用,从面使幼儿的分类、排序、合理摆放的能力渐渐提高,增强了幼儿规则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使幼儿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了各种能力。
2.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区域活动对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有很大帮助,经常参加区域活动必然有利于幼儿责任感的提升。例如:图书区我们经常发现班里的图书有被撕坏的现象,我们也经常提醒孩子要爱护图书,但效果始终不明显,于是我们把这一要求也用图示的方法贴在图书区,而且没个区都有小组长负责检查。现在每个区域的材料损坏情况都有所好转,有些孩子看到材料掉到外面了都会主动捡起来放到原来的地方。
又如:在结束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师示意幼儿收拾材料时,一些幼儿还没有完成正在从事的活动,如美工区“剪窗花”中的幼儿并没有窗花贴好,“钉钉乐”区中的幼儿并没有完成自己的作品。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于是,经过教师和幼儿的讨论,我们很快就将表示完成的作品和没完成的作品的标记渗透到了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标记和图示成为了幼儿活动材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既支持了幼儿的游戏活动,又引导幼儿将游戏进一步延伸开展下去。
(三)让环境中的标记和图片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
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教师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少而幼儿人数多,每个区域会出现各种不一样的问题等着老师引导,那么如何更好地解决在不同区域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过程,而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们想到了用图示的方法来引导幼儿开展活动。如:在美工区开展“漂亮的衣服”这一活动时,我们把折衣服的每一个步骤同图示画出来,孩子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时就可以看着图示继续下去,就不用等着老师忙好了过来指导,减少了幼儿等待的时间。这样,既解放了教师的时间,又能够让幼儿自主地开展活动。类似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其他的区域中也同样使用了图片的方法,如“食品区”中如何包饺子这一步骤等等。
(四)让环境中的标记和图示帮助幼儿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中图示对幼儿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培养幼儿洗手这一环节,孩子往往会利用洗手的机会,边洗边玩,还会在卫生间打闹。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把“五步洗手法”用图示张贴在洗水池前,而且配上简短的朗朗上口的儿歌:“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里搓搓,拇指旋转搓搓,手腕搓搓,手指旋转搓搓,一、二、三,小手甩甩干。”帮助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方法,还在卫生间的其它墙面贴上一些需要安静、有序排队的图示,每周选一个盥洗管理员检查,我们发现幼儿都会自觉做到洗手时不玩水,逐步规范了自己的生活常规。
二、幼儿园户外环境图示的作用
除了活动室,幼儿园的大环境对幼儿来说也有教育意义。整个幼儿园的环境卫生、花草树木的爱护、大型玩具的保护等都需要所有孩子的共同参与。例如:在楼梯墙面画一些宣传画,在走廊等地贴一些爱护环境的提示语,在草地上、小树上挂一些拟人化的语言等等不仅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而且能起到提示作用。
通过长时期的尝试,我体验到:幼儿园各环节的活动要真正轻松自由、活泼有序的开展,确实离不开富有童趣,含义明确的标记图,标记图就是幼儿游戏最有力的切入点。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挖掘标记和图示的作用,并将它们巧妙地渗透到幼儿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中,就能从多方面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孩子们通过标记图得到提醒,获得帮助,他们能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使得活动更加有序,每个人都能在活动区里安静地干自己喜欢的事;我们老师获益了,把自己的精力解放出来,为观察幼儿,提供深入指导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幼儿能够自发地主动学习,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玩教具制作.杨枫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黄强.安徽美术出版社,2002
3.幼儿园环境布置.孙如华.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