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户外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和安全性的有效统一——鑫盛小区幼儿园
(2012-04-23 15:52:21)
标签:
育儿 |
分类: 优秀论文 |
鑫盛小区幼儿园
摘要:当我们为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主性和安全性的有效统一而矛盾时,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尝试、摸索,我们一定会找到更适宜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实践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主的定义是“自己做主”。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主性是个性的一方面,主要是指独立性和主动性,即不依赖他人、自己主动负责的个性特征。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首位,《纲要》尤其指出,既要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要,又要做到有安全性,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这在户外活动中尤为重要。然而这就象是一个“鱼”和“熊掌”让人头疼的问题,面对一群的户外仍拘谨、捆住手脚的幼儿,和提心吊胆在户外带幼儿参与活动的教师,我们不得不思考:鱼和熊掌能否兼得?
户外活动相对其他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空间大。户外是个开放型的场地,空间相对比一般的教室等活动场地都要大很多,这样幼儿活动范围的扩大,使得教师很难观察幼儿并及时作出指导和帮助。②设施多,安全问题复杂。户外有很多大型玩具和自制玩具,设施多随之便有安全问题。虽然在设施安全上一直是幼儿园非常重视的,但很多设施经过长期使用或缺乏科学性的护养,设施本身的不安全性就需要幼儿在游戏时遵守游戏的规则。③幼儿年龄特点。户外是幼儿渴望的场所,在户外幼儿很难集中能够注意力进行游戏,要根据教师要求而进行游戏,就更不容易了,这样我们担心的安全问题就很难去把握了。基于以上几点,要户外活动中达到幼儿自主性和安全性的和谐统一,大大优化户外活动的意义,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做到这些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实践——幼儿能力的培养
“种植者必培其根”,我认为育人则培其心,要在户外场地做到幼儿自主性和安全性的有效统一,在注意户外场地硬件设施的科学合理性外,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是幼儿自主性和安全性的有效统一的有力保障。
1、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
作为户外活动,要让幼儿认识到在户外进行游戏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是不一样的,同时又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安全意识可以通过很多方式,首先我们可以进行户外安全活动的主题教育,通过系统的户外安全注意教育,让幼儿意识到户外安全的重要性并使得印象更为深刻。如在《怎样玩大型玩具》主题中有一首《滑滑梯》的歌曲,幼儿在滑滑梯时就自然地记得“不推也不挤”。其次我们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了解到户外安全的知识,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而幼儿身心发展水平不同,对于缺乏认知能力的幼儿,游戏的方式更能使其加深对安全的认识。只有安全意识的养成,幼儿才能学会在户外活动时保护自己。
2、规则意识即遵守这些制度或章程的良好态度和习惯。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户外活动中有很多的规则,如大型玩具使用规则,游戏活动时有游戏的规则。如何指导幼儿分清游戏规则,并意识到游戏规则在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教师要做。如:在户外大型玩具旁,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游戏玩法的规则示意图,用易懂的图画和浅显的文字提示幼儿遵守玩玩具时的规则。在幼儿进行游戏的区域中,也可以用简单的线条等,引导幼儿有规则地跑、跳、走。如在路的转角处,画上波浪线,提醒幼儿慢走,注意安全。这些简单的提示,可以让幼儿对于户外游戏时的安全有一个规则的意识,并在游戏过程中随时提醒自己。
二、实施者——教师巧妙组织活动
教师是整个户外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观察者,也是整个活动的实践者。巧妙设计户外活动、有效指导幼儿活动、敏锐观察活动是教师在户外活动中主要内容。活动的巧妙组织是幼儿自主性和安全性的有效统一的关键。
1、巧妙设计。从户外活动过程来看,活动前,教师可以让幼儿一起对于今天的户外活动内容进行讨论,强化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并对个别幼儿进行重点提示。活动中,根据活动内容安排幼儿人数,人数的合理性使得幼儿自主性和安全性得到支持。大型玩具的分组可以按照大型玩具的容量来安排幼儿人数:一般的技能活动可以平均分组游戏;而游戏活动根据不同游戏的需要而分组。不同的时间段安排不同类型的游戏,不同的游戏类型有不同的自主、安全要求,而幼儿在不同时间段各技能也有其特点:早晨是幼儿一天精力旺盛的时候,相对幼儿的注意力也较集中,因此进行技能类的活动较为适宜;课间的户外活动,活动量不宜过大,以体育游戏、小型玩具为主;下午的户外活动则以散步、三浴锻炼等为主。当然,除了常规的户外活动外,为了培养孩子预测、判断、回避危险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自主的精神,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自创一些具有“冒险性”的活动及自己发明的一些游戏设施的“非常规”玩法,不轻易制止或强调幼儿完成某一项动作或活动,成为孩子们活动中“同伴”。让幼儿在活动后,进行户外活动情况小结,让幼儿对于自己在活动中的情况有了及时的了解,这样在下次的户外活动中就能得到借鉴。
2、有效的指导。在户外活动过程中,幼儿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料的问题作为知道者,教师就必须对于幼儿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其在活动中得到自主活动又没有安全的顾虑。户外活动本身就是让幼儿放开手脚进行活动的,对于不同活动类型,教师对于幼儿活动应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在过程中不断提醒幼儿,不能作出强制性的干预,通过协商、尝试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不同类型的户外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3.注重环境创设,体现幼儿主体地位,激发幼儿活动兴趣,自觉遵守游戏规则。良好的环境创设应体现开放、自由,能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参与活动,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的自主性、自信心,因此,为幼儿创设一个爱与宽松的环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前提。
(1)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材料。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体育活动中,我给幼儿提供玩具、材料时,注意用心找到幼儿兴趣、要求、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的结合点,及时调整玩具、材料,选择能引起幼儿的多种动作的玩具,让幼儿自主活动,如选择:、球、沙包、圈、轮胎等。球既可用手拍、又可用脚踢,还可用头顶;沙包可向远处投掷,既可练习投掷动作,又可练习抛接动作,还能把沙包放在头上顶着走或放在脚背上走,锻炼平衡能力;圈,既可玩套圈、滚圈,又可将圈放在地上跳,如:双脚跳、花样跳、侧跳等,还能用圈玩“开汽车”、“开火车”游戏;轮胎能滚、能走、还能跨。这些玩具都为幼儿的想象、创造提供较充分的空间,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
(2)营造和谐平等的心理氛围。幼儿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幼儿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后,幼儿参与游戏的欲望与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自然会主动遵守游戏规则。
当游戏在按规则进行时,活动的安全性会越来越高。
3、敏锐的观察,再户外设施达到安全指标,幼儿又有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之后,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作为观察者,对于活动前后、活动中幼儿的情况都必须有了解。活动前,观察幼儿的情绪情况,以保障幼儿在活动中的稳定性。可能幼儿活动前就出现精神不振的情况,但由于年龄小,幼儿自身并没有觉得哪里不适,因此教师就必须及时发现,了解幼儿状况,制止其参与活动。还有个别幼儿可能携带了危险的小玩具,可能这些小东西就会影响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性,因此教师敏锐的观察就非常重要。活动中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当然除情绪外,还要了解幼儿在活动时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及时作出指导,确保幼儿活动时的安全。
以上这些是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当我们为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主性和安全性的有效统一而矛盾时,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尝试、摸索,我们一定会找到更适宜的方法和途径。鱼和熊掌也可兼得!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现代汉语词典》
《幼儿园户外游戏创设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