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细致做好每件事——读《把小事做细 把细事做透》有感

(2012-04-22 13:29:12)
标签:

乾元幼儿园

朱惠英

育儿

分类: 读书笔记

    《把小事做细 把细事做透》一书由王筱宇老师所著。全书共分为七章,分别为把小事做好、良好的态度、小事成就大事、见微知著、责任大于能力、落实取决于细节、把细节做透。它全面阐述了如何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其立论精辟富含哲理,事例翔实不失生动。拜读此书的人不禁深受启发,更会情不自禁地反思自己的工作状态与思想观念的。《道德经》中“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流传千年且又内涵极为丰富的箴言,在此书中,得以生动体现!书中的每一个篇章,王老师都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来佐证每个篇章的论点(把小事做好、良好的态度、小事成就大事、见微知著、责任大于能力、落实取决于细节、把细节做透)。这些事例涉猎古今中外,有的甚至在时空中与我们相却甚远,然王老师却用浅显易懂的笔调向我们阐明了“只要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成功就会来敲门”这一简单的道理。尽管这些事例基本围绕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细节落实等决定事业成败进行阐述的,但是我们教师又何尝不是一个个“企业员工”,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生产着一批一批的“产品”——只是我们的“生产对象”是孩子,他们具有不可复制性,也只能一次性成功,否则我们无法也不能将培养失败的孩子销毁后再重新塑造。

   是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更应该认真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帮孩子掸掸身上的灰尘、给孩子一个微笑或慈爱的眼神、默默拍拍孩子的小手、给孩子或家长打打电话等。只有用这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孩子和家长,我们才能胜任“幼儿教师”这个被社会所称道的光荣称号!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他们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敏感内向;有的聪明好学尊重师长,有的却是调皮捣蛋自我意识强,有的可爱漂亮,有的其貌不扬又不讲卫生……同时我们所面对的家长自然也是各不相同的。但不管是哪类孩子,他们都希望得到我们老师的关爱与呵护——因为他们正是为了能得到及时的关爱与提高以及良好的成长发展引导,才被家长们心甘情愿地送来幼儿园,与我们老师结为有缘人。

例如:我们给上课走神的孩子一个善意的眼神、温暖的话语,他们的小眼睛会跟着老师走;当孩子吃力地拔着鞋帮却无能为力时,我们弯弯腰就可以解决,孩子会朝着我们笑;在不经意中看到孩子表情有些异样时,轻声问一句 “你不舒服吗?需要我帮忙吗?”或是摸摸她(他)的额头,烫烫她(他)的小嘴唇,那么,她一定会非常乐意让我们成为她(他)的朋友,同时她(他)的家长也愿意跟我们做朋友……

同样的,当我们在平时的言行中出现错误,哪怕是小错误时,一定不能因为想要保有面子,而将错就错,应该及时更正——因为孩子模仿性极强,且又没有是非对错的评判能力,只有拿我们成人的行为举止做榜样,我们应该严谨:在课堂中,我们不随便煲电话汤;不管在人前人后不议论同事或家长;当走在校园中,见到垃圾时,我们不要要求孩子捡垃圾并堂而皇之地宣称这是“环保教育”,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弯下腰,以自己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无声地教育孩子或是他们的家长,让他们真正理解“扔下的是垃圾,捡起的是品质”……

    其实,上面提到的,都是平凡工作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作为教师,尤其是幼儿园的教师,面对我们的孩子、家长、同事和自己的工作时,我们都应该注重每一个细节。

    工作无小事!无论我们站在哪个工作岗位,都应该认真细致地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因为只有脚踏实地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我们才能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