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设支持环境   促进语言发展--谈2-3岁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机幼李晓霞)

(2012-03-26 21:10:47)
标签:

育儿

分类: 优秀论文

[内容摘要]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儿童时期尤其是23岁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最迅速的时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婴幼儿通过语言了解世界,表达感知的结果,通过语言使直觉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概括性思维,他们可以间接感知更多的事物,并对事物进行概括、分析、综合、推理,从而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所以语言的发展对幼儿的将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婴幼儿从咿呀学语到运用口语进行表达,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时期的婴幼儿在与成人、小伙伴之间的交往与沟通,除了身体动作,更需要以语言作为中介,语言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而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要切实发展他们的语言,关键是要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扩展婴幼儿的经验,促进语言的发展。

[关键词] 23岁婴幼儿  语言  环境创设

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理论指出,23岁是婴幼儿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正处在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发展的高速时期;外界环境的刺激对语言的发展极其重要;同时,人类的语言学习是在与他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在幼年时期,尤其如此,语言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创设敢说、爱说、会说的语言环境至关重要,那么如何抓住这个关键期,创设好适宜的环境对婴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呢?

在以往教育经验的累积中,我们逐渐明晰:创设好适宜的环境的周围环境,既包括了社会文化的和自然物质的环境因素,也包括了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因素。婴幼儿需要通过主动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材料交互作用来发展他们的语言。

传统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是以发展婴幼儿的语言知识为主,基本以教师的传授、婴幼儿的机械记忆和反复练习为教学形式。教师以婴幼儿记忆力好坏,即能否背所学的儿歌、故事和看图讲述为评价标准,认为这就是在培养发展婴幼儿的语言。这些只是从知识上向婴幼儿进行语言教育,而没有从能力上发展23岁婴幼儿语言,提高婴幼儿语言素质。在实践中我发现,这是远远不够的,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现在的婴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上十分欠缺。

* 案例一:晨间接待,老师与小朋友的对话。

教师问:“你好!你叫什么名字?”

小朋友说:“老师(脑西),我叫XXX。”

教师问:“你喜欢幼儿园吗?”

小朋友说:“喜(其)欢。”

教师问:“今天谁送你来幼儿园的?”

小朋友说:“奶奶(来来)。”

*  案例二:2周岁半的康康早晨上幼儿园来从不和任何人打招呼,坐在活动室的角落里,一动不动,十分紧张的看着周围的变化。有时候看着小伙伴玩,也有羡慕的表情,但总是迟迟疑疑,不会上前主动去打招呼。

从案例中可以发现,婴幼儿由于刚从家庭来到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绝大多数表现为自言自语、不善交往、不爱说话,说话口齿不清、发音不准。而23岁婴幼儿又正处在心理、动作、语言等方面发展的飞速时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的环境支持与刺激,在幼儿园,取决于教育的影响。

针对2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情绪性、善于模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特点,应该创设出他们感兴趣的、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有机会说、愿意说的环境。在实践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为婴幼儿创设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

真实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能使婴幼儿放松心情,有家的感觉,在当中走动、摸索都会感觉到很自在,心情一放松,婴幼儿求助、表示需要、表达喜怒哀乐就会变的容易得多。物质与心理两方面的环境要求,在我们看来,应着重强调“软”与“和”。

(一)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物质环境讲究“软”

1.活动室里有软墙。软墙上有爸爸妈妈的照片,入园初期的孩子想妈妈的时候可以随时去看妈妈的照片,对着墙上的“妈妈”自言自语,发泄不安情绪,教师借此也可以以幼儿的家庭为话题和孩子交谈。

2.角落里有软靠垫。空闲的时候教师和孩子可以舒舒服服地在靠垫上坐下来、靠下来,放松的身体能让孩子的心情也放松,亲近的气氛会使孩子乐意和老师交谈。

3.玩具架上有软绵绵的毛绒玩具。有关研究表明,孩子年龄越小,越惧怕尖锐的物品,柔软的玩具可以是孩子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也可以是教师准备的,听故事的时候、听老师唱歌的时候,孩子们抱着心爱的玩具,会更乐意参与回答或复述。

4.图书架上有柔软的手帕书,或是纸张柔韧的大开面的图书,比较容易翻阅。

(二)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心理环境讲究“和”

1.建立起良好的和谐的师幼关系。

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良好的师幼关系、亲密的同伴关系则是沟通交流的前提。教师如用真诚的眼光同婴幼儿交流,仔细听他们的每一句话,给他们不断的鼓励、支持,孩子们在民主、友爱的氛围中无压力、无拘束,自然有话就敢说、喜欢说。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有什么需要就用动作表示,要小便了就拉着你的衣服往卫生间走,我们知道孩子的语言发展也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就像这个孩子语言发展就比较晚,但是我们还是非常有耐心,在满足他需要的同时总是主动和他交谈,像妈妈一样照顾他,宝宝便是从愿意叫“老师妈妈”起开始说话的。

语言学习的心理环境创设非常重要,良好的师幼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所呈现的宽松与宽容,能使孩子们敢说、愿意说。教师应抓住每个机会,有目的地、积极鼓励孩子与自己多交谈,与同伴交谈,尽可能创设平等的机会给每个孩子,关注个体差异,给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孩子以更多的机会。老师的鼓励、热情关怀的眼神能使孩子们树立起自信。因为我们都能深深地体会到家长说的这一句话:“老师,孩子最听你们的话。”这其实说明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一旦孩子因教师的态度或其他的原因,丧失了自信心,那么学再多的知识对他们来讲都意义不大,教师应以适当的方式向年幼的孩子传递这成果的信息:只要你愿意讲,开口讲,老师就喜欢你。

2.语言活动中教师的语态必须和蔼

婴幼儿从家庭来到幼儿园,当他们面对陌生的老师时,教师的态度与喜好绝大多数表现在语态中。语态,大意是指人们热闹在说话时的表情、速度、声音、节奏等状况,婴幼儿年龄小,词汇量欠丰富,对句式过长的话语不理解,同时,他们又惧怕高分贝的说话声,因此,教师的语言节奏必须慢一点,语句短一点,声音柔和一点,音量小一点。初入园时婴幼儿由于过度焦虑、紧张,会哭闹、拒食等,教师应以与生俱来的母爱,亲一亲、抱一抱、摸一摸他们,从表情、动作上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受欢迎的。

二、为婴幼儿创设生动活泼的语言学习环境

在为23岁婴幼儿选择语言活动内容时,我们首先应考虑幼儿原有的语言经验体系。即每一类活动内容都要具有内在联系的经验组成,每一次获得的语言经验都成为以后学习的基础,提供适合他们水平的新的经验内容,让婴幼儿在与新的信息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增长语言能力。

1.    多为孩子开展有节律的儿歌活动。

许多短小儿歌的节奏朗朗上口,教师应多选用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的,少用长句式的儿歌。有节律的儿歌在朗诵时能满足孩子“动口也动手”的需要,边拍边念,容易对活动产生兴趣。

例一:《玩球》

大皮球,小皮球,宝宝双手滚皮球,红皮球,绿皮球,宝宝一脚踢皮球。

例二:《过新年》

新年到,新年到,吃年糕,放鞭炮,我给爷爷拜个年,爷爷给我压岁包。这些都适合托班孩子学习,内容非常简单,是用孩子身边熟悉的事物以及自身的体验。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介入,倾听、了解孩子在学习朗诵时的发音,适时地给予积极的回应和指导。

2.    多带领孩子去认识新的老师和小朋友

托班语言学习活动主要是由教师带领孩子在周围人的互动中丰富语言,学习倾听、学习表达、学习交谈,积累相互对话的机会。

我们认为“串门”是一种有效的、有价值的语言活动。教师带领孩子,去约好的班级里探望,学习向别班老师打招呼、和别班的孩子一起玩。

3.    故事里有语言学习契机

托班孩子对于复述故事难以达成,但是他们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一些温馨的动物家庭故事,还特别喜欢听有重复段落的故事,为此,教师可将角色之间的对话留给孩子,引导孩子学习表述。

三、创设重视非正式语言活动的环境,为婴幼儿爱说、乐意说创造条件

1.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婴幼儿生活中处处要用语言与人交流,在婴幼儿一日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对婴幼儿进行语言教育。例如晨间接待,孩子来园的时间比较分散,教师可以与语言发展较弱的幼儿说说今天是谁送你来的?怎么来的?这对于平时不爱讲话的幼儿来说,创设一个很好的语言表达环境。

2.散步活动

带领孩子外出散步时,和孩子们一起说说看到的景色,并注意带领孩子一起使用“好听的”词语,这样就不知不觉丰富了孩子们的词汇,提供说的机会。

3.日常活动中注意孩子的方言问题

孩子入托前带养人的语言比较复杂,因此孩子在活动中常会说出一些带方言的普通话,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用标准的普通话来表达。这些,并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个个活动来完成,但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在生活中随时创设语言环境,进行语言教育活动,这对提高婴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4.    游戏环境中的语言学习

在游戏中,婴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要,有与人交往的需要,他们会在讨论中学听与说,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在争执中学会使用辩论性语言,在聊天时学会问候性语言、叙述性语言、描述性语言。孩子们能在交往中通过相互作用,主动的创造、调整自己的语言。

5.    阅读环境中的语言学习

图书对婴幼儿来讲是十分有价值的语言学习工具。教师有计划、有规律的读书给婴幼儿听,晨间区域活动、课间时引导他们看看、学学、说说,让婴幼儿充分享受阅读的快乐,感知正确的阅读方法,积累语言经验,提高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根据23岁婴幼儿思维的特点,组织各种各样的角色游戏,如“娃娃家、宠物区、小菜场、点心店”等游戏,通过游戏前的角色分配,游戏中的相互合作,游戏后的自我评述,为婴幼儿爱说、乐意说创造了条件。

促进婴幼儿的语言发展,关键是要引导孩子愿意开口,愿意说话,喜欢说话,这项工作极为重要,它将影响婴幼儿在园阶段的语言学习、入学后的语文学习乃至一生的人际交往与交流,因此,我们不能错失良机,应从幼儿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及时为婴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有力的、坚实的支持环境,使这个环境犹如一片厚实的土壤,孕育出能说会道的祖国的花朵。

 

参考文献:

          中国幼儿园语言教学研究的新进展  《学前教育研究》

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蔡淑兰      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思考   《教育专题研究》

祝士媛      《幼儿园语言教学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