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纸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2-03-02 08:18:50)
标签:
武康幼儿园 |
分类: 课题研究 |
幼儿纸版画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
纸版画,是版画艺术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是用不同的纸制材料为版材,经过剪、贴、撕、刻、揉、压等方法制成底版,然后用多种方法印出来的画。它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效果独特非常适合幼儿的天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幼儿纸版画的制作技法与幼儿园普遍进行的美术教育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幼儿园很少进行这项教学活动,即使有,也只有针对个别先天条件好的幼儿,或是在教师、家长的特别辅导下进行的。为此,我们在园进行了关于幼儿纸版画的初步实践与研究,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纸版画教学除了需要教师具备爱心、热心、耐心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对幼儿的纸版画教学活动进行正确的组织、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纸版画这一独特的艺术教育活动形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关键词:纸版画
一、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一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纵观《纲要》提出的对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突现出“感受”、“体验”、“创造”、“个性”等要点,强调“以幼儿为本”,尊重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需要,挖掘幼儿的潜能,发挥幼儿的创造。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教师在组织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时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注重技能
教师容易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目标定位在技巧的培养上,忽略幼儿的生活体验与丰富多彩的情感表现,使美术活动机械、枯燥、刻板,缺乏幼儿童真的表露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表现单一
在绘画形式上,教师往往以油画棒、水彩笔为主,缺乏变化,没有个性,单一的表现形式满足不料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需要。
(三)以教本为中心
(四)以教师为中心
(五)评价模式化
(六)强化训练
教师追求即时效应,急功近利,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然而,幼儿版画却能将手工与绘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为一体,克服了传统美术在教育中带来的弊端,恰如其分地使教师在组织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时更加有声有色。我们认为在幼儿园开展纸版画教学有以下的意义:
(一)
(二)纸版画独特的印刷效果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能激发幼儿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三)纸版画能培养幼儿手、眼、脑三者的协调性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四)纸版画相对其他版画来说简单、省力,是幼儿付出努力所能达到的,有利于幼儿成功,增强自信。
(五)纸版画通过幼儿的自画、自制、自印,能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劳作观念和态度,锻炼其它坚持性、责任心。
但是,目前有关纸版画教学的研究还不多(尤其是幼儿园),如何贯彻《纲要》的美术教育新观念,科学的组织与引导幼儿纸版画活动,仍是一个亟待探索的课题。
二、研究目标
1、
2、
3、
4、
5、
1、教学研究法:制定计划
2、经验总结法;对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概括,实质、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四、研究过程
1、收集相关资料,丰富学习经验,引起幼儿学习纸版画的兴趣。
幼儿在刚接触纸版画时对它很陌生,而幼儿对陌生的事物往往缺乏学习的兴趣。于是,在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前,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并收集了大量的纸版画教学资料。如:我们给幼儿欣赏各种纸版画的获奖作品及书籍,观看纸版画制作过程的录像,观看老师的现场演示,带领幼儿参观园版画室,给他们讲版画家彦涵爷爷的故事,激发幼儿的自豪感,树立幼儿学习纸版画的信心,引起学习愿望。
第一阶段:确定纸版画教学的目标。
(1)通过版画欣赏活动,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培养幼儿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2)以幼儿为主体,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与创造,肯定和接纳幼儿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
(3)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4)通过版画活动,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劳作态度。
第二阶段:根究目标选择纸版画教学的内容。
a、欣赏活动
赏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感知的记忆、经验、知识对欣赏内容进行感觉、体念、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通过版画欣赏活动,让幼儿新奇地走进独特的艺术世界,领略一种独特的美,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创作的积极性,初步培养幼儿对版画的兴趣。
b、认识版画的工具、材料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摆弄操作了解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c、实物压印
收集周围环境中的树叶、小草、贴成各种形象,上色、压印。
d、刻线纸版画
用笔直接在纸版上用力的刻画出物体的形象,滚上油墨,拓印成画。
e、拼贴纸版画
将画稿画好后一一剪下,擦上固体胶,并按一定的画面效果固定在底版上,形成凹凸不平、错落有致的待印底版,底版经过拓印后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黑、白、灰层次丰富。
f、撕纸版画
分别将卡纸、铅画纸、旧报纸等不同质地的纸撕贴成要表现的内容,然后贴在纸上制成底版,使版面效果产生凹凸感。
g、折纸版画
分别将卡纸、铅画纸、旧报纸等不同质地的纸撕贴成要表现的内容,然后贴在纸上制成底版,使版面效果产生凹凸感。
第三阶段:纸版画教学的组织与引导。
a、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b、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多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一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
c、开展多种形式的纸版画制作活动,保持幼儿持久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e、开辟作品展示的空间,使每一位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加幼儿的自信,给予成功的体验,增进同伴间的交流。
f、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位幼儿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鼓励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2)纸版画教学计划
|
|
教 |
1 |
版 画 欣 赏 |
欣 赏 |
2 |
神 奇 的 线 条 |
刻 线 版 画 |
3 |
装 饰 手 帕 |
实 物 压 印 |
4 |
蛋 壳 上 的 图 案 |
刻 线 版 画 |
5 |
美 丽 的 鱼 缸 |
刻 线 版 画 |
6 |
冬 天 的 帽 子 |
刻 线 彩 版 画 |
7 |
冬 天 的 手 套 |
刻 线 彩 版 画 |
8 |
海 底 世 界 |
刻 线 彩 版 画 |
9 |
面 具 |
刻 线 彩 版 画 |
10 |
奇 怪 的 外 星 人 |
刻 线 彩 版 画 |
11 |
高 楼 |
刻 线 版 画 |
12 |
神 奇 的 线 和 色 |
水 粉 版 画 |
13 |
斑 |
刻 线 彩 版 画 |
14 |
帆 船 |
折 纸 水 粉 版 画 |
15 |
美 丽 的 热 带 鱼 |
折 纸 版 画 |
16 |
蘑菇房子 |
撕 贴 版 画 |
17 |
蝴蝶飞飞 |
拼 贴 版 画 |
18 |
恐龙 |
拼 贴 版 画 |
19 |
命题画 |
撕 贴 版 画 |
20 |
蜗牛 |
水 粉 版 画 |
21 |
母 鸡 和 小 鸡 |
刻 线 彩 版 画 |
序号 |
|
教 |
22 |
小 刺 猬 |
拼 贴 版 画 |
23 |
小 兔 吃 萝 卜 |
折 纸 版 画 |
24 |
小 猫 咪 |
折 纸 版 画 |
25 |
瓶 花 |
拼 贴 版 画 |
26 |
快 乐 的 鱼 儿 |
撕 贴 版 画 |
27 |
下 雪 了 |
水 粉 版 画 |
28 |
小 姑 娘 |
拼 贴 版 画 |
29 |
新 年 树 |
撕 贴 版 画 |
30 |
快 乐 城 堡 |
拼 贴 水 粉 版 画 |
(二)具体实施(2003年5月—2005年1月)
孩子在学习纸版画时首先要掌握刻线法。所谓刻线法是指用圆珠笔、5B笔或不同粗细的硬笔,沿着转印在吹塑纸或1—2毫米厚纸上画稿,用力刻下凹线,使版留下凹即可。滚上油墨,拓印以后,未压刻部分为黑色,刻凹下去的点和线不着墨,成为白色的点和线,产生阴刻的画面效果。这种方法类似线描,对幼儿来说容易掌握。在刚开接触它时我们着重引导孩子在刻凹时用力要均匀、有力,但不要将纸版刻穿,当孩子能熟练掌握这一方法后,我们便让孩子自己去试试滚筒的使用方法,很快孩子就发现油墨不宜太干稠,否则会拉破印纸或损坏画面,用沾有油墨的滚筒在底版上滚动,要使版面均匀的受墨,这样才能使作品画面上的色彩显现的均匀。为了突出画面的效果我们还有意的为孩子提供给一些彩色油墨、彩色印画纸,让孩子在印画时画面效果能出现色彩。因为,用纸做底版质地较脆,当孩子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偶然出现了刻画的形式(用笔用力刻去或挖去某些部分,使部分成凹下的粗糙块面),这种方法表现色彩效果较好,我们又积极给予肯定,正确的引导孩子初步学习,掌握自己发现的纸版画形式。
拼贴法
其次,拼贴法也是纸版画中最基础的一种表现方法,在幼儿园进行拼贴法是指,将画稿画好后一一剪下,擦上固体胶,并按一定的画面效果固定在底版上,形成凹凸不平、错落有致的待印底版,底版经过拓印后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黑、白、灰层次丰富。孩子在刚开始接触到这种纸版画形式时,都被这些作品的特殊效果所吸引,他们迅速的画好图画,熟练的用剪刀将其图案剪下后拼贴成一幅完美的画,进行拓印。在不断的尝试中孩子渐渐发现拼贴纸版画所拓印出来图案没有细部的刻画。如:在小朋友的头部不能表现眼、耳、口、鼻;花朵上没有花蕊等。于是,我们便引导孩子在原来的作品上重叠贴好所要表现的细节部分后再次拓印,让幼儿进一步将原来的作品补充的更完整。第一次尝试,孩子只是粗略的将图画重叠的大致效果表现出来,慢慢的孩子就会特别注重这些图案的细部刻画,大胆的设计,细致的刻画图案的重叠,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撕纸法
然后,学习撕纸版画能让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将卡纸、铅画纸、旧报纸等不同质地的纸撕贴成要表现的内容,然后贴在纸上制成底版,使版面效果产生凹凸感。这种纸版画的形式表现方式自由,一开始就牢牢的抓住了孩子的兴趣,在命题画创作中,孩子们自由的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使画面效果富有稚趣。当孩子发现画面图样缺乏细部刻画时,我们又着重引导孩子运用重叠的方法继续刻画细部。
折纸法
最后,孩子要学习折纸法。折纸版画是指,用纸张折叠成所要表现的抽象图样,然后把它粘贴到底版上,并与其他纸版画形式相结合进行表现的一种手法。这样奇特的画面效果首先需要孩子掌握折纸的方法和技能。因为孩子对这种纸版画表现形式十分感兴趣,所以每次学一下子就能掌握。他们有的用纸张折出了热带鱼、兔子、宝塔,有的则在我们的引导下将折好的图形进行组合变成另外的图案,但这样拓印出来的画面效果还是不够丰富。于是,我们又鼓励孩子从丰富画面入手,结合运用拼贴法、撕纸法等,并注重图样重叠关系的安排,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幼儿的纸版画无论是从形式和内容都变的十分丰富。
b、拓印的方法
拓印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最后效果,一定要掌握好。而在幼儿园进行纸版画拓印我们主要采取的是单色油印和纸版粉印。单色油印对孩子来说并不难。因为只要孩子能掌握好油墨,不要让油墨太干稠,滚筒使用时用力均匀,尽可能使版面均匀受墨即可。孩子经过反复的操作,马上就学会了这单色油印。接下来就是引导孩子如何掌握纸版粉印的方法。在孩子刚接触到粉印时我们考虑到这种方法难度较高,就只提供孩子2—3种水粉色,让孩子运用这2—3种颜色进行间隔的涂色。看着孩子用毛笔认真涂画的样子我们真为他们感到高兴。随着孩子画面内容的逐步丰富,我们开始根据孩子自己的需要来为他们提供颜色,从2、3种到5、6种,有的孩子甚致用上了十二色,使画面内容、色彩产生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
(3)纸版画教学的组织与引导。
a、
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的事物,在游戏中隐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应该把握时机,积极的进行引导,采用游戏的教学方法,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创设有趣、动态的教学环境。在创设纸版画教学环境时,我们始终遵循趣味性的原则,充分利用空间,在走廊、活动室、等处创设了纸版画展示墙,并使展示的作品富有童趣形成了一个个充满趣味性,又便于幼儿开展互相学习、欣赏、讨论、的“版画世界”,让幼儿在生活、游戏中欣赏这些纸版画作品,与纸版画活动交朋友。与此同时,根据每月不同的纸版画活动主题及时变化纸版画作品,让幼儿既有成就感又不乏新鲜感,这样幼儿对纸版画的兴趣就越发浓厚。
★ 游戏化复习、巩固纸版画学习情况。由于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形式各异,各方法之间还可以结合一起进行,所以,幼儿若何掌握并灵活进行运用,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又采用了游戏复习的方法,如:将每节课习得的方法用一套简短的情境表演来演示一下,或出示一些作品让孩子来说说这些作品是用什么形式表现的等。当孩子说对时给予奖品奖励,让幼儿比比看,谁把本领掌握的最好。此类游戏深受幼儿喜爱,不仅巩固了教学效果,也锻炼了幼儿的注意力,激发起幼儿学习纸版画的积极性。
b、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多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每一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
《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因此,通过欣赏后的再次尝试,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新经验的迁移,是一个鼓励幼儿创新的过程。它既鼓励幼儿把欣赏中获得的经验结合进来,学习、借鉴画家的作画方式和表现手法,或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描绘作品所表现、表达的情感,更尊重幼儿的意愿,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自由度。同时它也不排斥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帮助幼儿把新旧知识和经验在头脑中进行转换和整合,让幼儿尝试举一反三,尝试创造性地运用。如:在欣赏了瓶花后,我们请幼儿来画瓶花,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自由表现;欣赏了毕加索的《戴帽子的人》的,除了让幼儿尝试模仿,还鼓励幼儿尝试自由表现毕加索的这种创作形式。这是一种“授人以渔”的自主性绘画的指导方法,使幼儿在获得新的表现技能的同时,又感受到了自由表现的快乐和更大的创新空间,大胆地尝试创新。
展示角是孩子们爱去的地方,在那里孩子们能无拘无束、自由地欣赏自己喜欢的作品,边看边议论、边看边讲。最近,展示角又多了几幅名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形象鲜明、色彩明快,线条清晰,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一次,两个孩子看了《鱼儿》这幅作品后大大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们一致认为自己也应该来画画这些可爱的鱼儿,于是我组织孩子们进行了讨论,孩子们各书己见。我采纳了大多数孩子的建议,教学活动主题画《海底世界》改变一贯的由教师确定教学主题的教学模式,给孩子创造一个完全宽松的氛围,提供孩子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使孩子体会到创作的乐趣。
C、开展多种形式的纸版画制作活动,保持幼儿持久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所以坚持性较差,他们往往对新的活动很感兴趣,这样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尽可能组织多种形式的纸版画制作活动,来保持幼儿对纸版画活动的持久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如:在一开始的教学的组织上我们从孩子最感兴趣也是孩子最容易掌握的欣赏活动入手,鼓励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看看、想想、说说来了解作品的内容及表现手法,提高幼儿对纸版画活动的兴趣。接着我们便从熟悉作画工具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的教幼儿认识纸版画制作的工具及使用的方法,为幼儿学习纸版画打下基础。在开展具体的纸版画教学活动时,我们从刻线版画—拼贴版画—撕纸版画—折纸版画—到最后的自由组合形式(即命题画),这几个环节一一入手,幼儿被纸版画的新颖形式所吸引,每一次学习幼儿的兴趣浓厚,探索欲望强烈。
e、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为每一位幼儿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鼓励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4)幼儿纸版画的评价策略。
美术活动中十分注重作品的评价及展示,当然在纸版画教学中作品的评价及展示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重要地位。当孩完成作品后,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展示的互动平台,让孩子在充分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时,又能欣赏到同伴的作品,为孩子创造了相互学习的机会。然后要尽可能的引导孩子相互交流、互相介绍,了解同伴的创作意图,或是在我们的引导下有目的的了解部分作品的深刻内涵。尽可能为每一位孩子创造看看、想想、说说、学学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还可以选择比较合适的场合和机会让幼儿把作品带到大家面前。可以在班级的教室展出,也可以在幼儿园的宣传窗展出,也可以利用节日进行专门的展览,如“六一小画展”,也可以给一些孩子搞一个小型的个人展览等。或是把作品当作礼物选择合适的日子送给自己的父母、老师、同伴和其他的亲朋,这也是对他们莫大的鼓励。总之,要开辟一切作品展示的空间,使每一位幼儿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加幼儿的自信,给予成功的体验,增进同伴间的交流。
五、研究成果
(一)纸版画教学促使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纸版画的制作,从构图、制版到拓印,每一步都离不开幼儿的实际操作,都是在幼儿的直接参与下进行的。因此,在纸版画的学习过程中,幼儿的画、剪、贴、撕等技能、技巧得到锻炼和提高,是一项促进幼儿手脑并用的极好活动。如:随着孩子对纸版画活动的反复参与,他们画的线条逐步流畅,并有了一定的表现力,当孩子对线条有了主动的表现力时,他们在画画时会将画面内容表现更丰富。
(二)画教学促使幼儿语言能力得到发展。
纸版在开展纸版画教学的过程中,有许多教学环节能充分的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如:纸版画的欣赏、与教师的交流、对作品的评价。首先,在纸版画欣赏时,当孩子看到一幅优美的作品,他们会不经意的留露出对它的赞叹,这时他们会很自然的的用语言进行表达在欣赏《有趣的纸版画作品》中,当幼儿看到那么多幅优美的作品时,忍不住大声的赞叹道:“好美啊!我爱它们”;在活动中老师的引导能促使孩子针对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活动结束后的评价环节更是孩子自由表达,互相交流、学习的好机会。在《蜗牛》的教学活动中,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来时,不由大声的说:“瞧,我也是个小画家啊!”。
(三)纸版画教学提高了幼儿的合作意识。
(四)纸版画教学培养了幼儿做事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
(五)纸版画教学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意识。
(六)纸版画教学增强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七)纸版画教学能促使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
纸版画制作又是激发幼儿想象力、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极好途径。在纸版画制作过程中,画稿的设计与创作,树叶、菜叶等废旧无平的发现与利用,着就是一种审美价值的创造。在教师的正确启发诱导下,幼儿笔下的动物会说话,车船能走路,草木会传情,小兔会在月亮上荡秋千。这充分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在拓印过程中,颜料是丰富多彩的,而有的孩子往往不考虑物体固有的颜色,而是喜欢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这也往往使画面奇妙无穷,更生动形象,这正是他们创造的结果。
六、研究反思
但在纸版画教学的开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纸版画教学中还没有固定的教材,随意性较大;纸版画教学活动交流较少;纸版画教学的工具、材料准备、细致、繁琐,因此不宜全面、大面积的实施等这些问题都急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