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托班玩色活动的组织
(2012-03-02 08:10:46)
标签:
武康幼儿园育儿 |
分类: 优秀论文 |
武康幼儿园
[摘要]托班的幼儿,你让它画画,有许多孩子会束手无策或随意乱抹一通。但是,你让他们借助材料来进行玩色活动时,孩子都很乐于参与;而且完成作品的比率很高。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托班的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发展较差,不能从事精细的操作技能,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往往喜欢通过玩玩做做的玩色活动来感知物体粗略的特征,也就是说玩色活动更能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使他们动手能力、自我认知、情绪、情感得以全面发展。所以,如何根据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玩色所需的操作材料,来组织开展托班玩色活动,成为托班教师对托班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托班
有研究证明,幼儿在2—3岁时因为受年龄及身心发展的限制,还不能从事精细的美术操作活动,该时期的幼儿主要以随意组成的线条或色彩来反映自己的认识。当我们在深入了解到托班幼儿绘画的心理基础之后,就会从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受力着手,把托班玩色活动作为一种可以弥补托班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动手能力不足的有效手段。在为期一年的深入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形成一套系统化的托班玩色教学方法,丰富了托班玩色活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师组织、引导幼儿进行玩色活动的能力,打响了我园艺术教学领域的特色,为推进我园艺术教育的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组织托班玩色活动
育人如同种庄稼,不能急功近利,追求速度。培养孩子的兴趣应循序渐进,不能违背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所以玩色活动形式的开展不能是一层不变的,应跟随幼儿活动的开展,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不断地充实,不断地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
(一)带领幼儿走进玩色活动
欣赏活动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感知的记忆、经验、知识对欣赏内容进行感觉、体念、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开学初,托班的孩子对玩色活动毫无经验基础,怎样让托班的孩子对玩色活动留下初步的印象呢?在联系了一个大班的老师后,我决定从欣赏活动入手带领托班的孩子走进玩色活动的世界。在观摩活动中,托班的孩子在大班哥哥、姐姐的活动室墙壁上看到了许多漂亮的玩色作品,并与哥哥、姐姐们一起创作了大幅的玩色图画,使他们对玩色活动有了更加具体生动的了解。整个欣赏活动教师通过引导,使幼儿对玩色活动有了认识,让幼儿新奇地走进独特的艺术世界,领略玩色活动带来的独特的美,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创作的积极性,初步培养幼儿对玩色活动的兴趣。
(二)初步尝试简单的实物压印玩色活动
实物印画是玩色活动中最常见也是操作起来最简单的一种玩色活动。它是指指收集周围环境中的材料来进行玩色活动,也可以是以自身为载体来进行的玩色活动。常见的实物印画有:手指印画、印章画、手掌印画、玩具印画、蔬菜印画、瓶盖印画、纸团印画、树叶印画等。因为实物印画的操作材料收集起来简单,操作方便,所以它们往往是教师在开展托班主题玩色活动中的首选操作材料。如:实物印画《熊猫吹泡泡》、《一盘实物》、《果树》是利用树叶、旧积木、瓶盖、幼儿的手、脚等,在以上事物上涂上幼儿喜欢的水粉色彩,后把它印在白纸上。如:在三角形的积木上涂上红色,正方形的积木上涂上黄色,印在一起,就成了金色的房子。如:树叶印画《小树叶》教师在大纸画上树杆,幼儿把捡来的树叶涂上色彩印在大纸上当树叶,最后变成了五颜六色童话中的树,效果非常易出,幼儿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又如:将蔬菜切成片印在花瓶的上部进行印画活动《一瓶花》,这即有美感又使孩子们玩得很高兴。印画活动能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使他们在玩中认识了图形、线条,使玩色活动得以有意义拓展。
(三)由易到难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玩色活动
玩色活动材料的多样性决定了玩色活动的多样性。所以,在托班开展玩色活动需要教师做到由易到难有选择性的提供操作所需材料,这可以为幼儿今后学习其它美术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1.滚画
滚画是指选一张自己喜欢的色纸或白纸作为底纸,放在鞋盒里。把玻璃弹珠蘸满各种颜料,然后把玻璃弹珠放在线边上慢慢地任其自然流动。珠子滚过后盒下的纸张上留下各色轨迹,就是一幅非常自由美丽的画。除了用弹珠作为滚画的材料外,我们还可以用木珠、乒乓球、玩具车轮等材料作为滚画的工具。在“宝宝爱玩色”这一主题玩色活动中,我们组织幼儿开展了玩色活动《车轮滚滚》。孩子从家中拿来了自己心爱的玩具车,并在车轮上蘸上水粉颜料,让其在巨大的纸张上开起来。活动后兴奋、喜悦写满孩子那一张张稚拙的笑脸,车轮留下的一排排痕迹给孩子带来无比欣喜。滚画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玩色活动来说操作比较简单,所以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物印画活动后我们将首先组织托班幼儿开展滚画玩色活动。
2.弹画
弹画玩色活动是指用食指直接蘸上颜料用拇指用力弹出作画或借助有弹性的物体,对其施以力量在纸上作画的方式。(即:将牛筋或毛线绷紧、固定,刷上颜料后用力弹动作画。)在“找春天”这一主题玩色活动中我借助散文诗欣赏引出玩色活动《春雨》,孩子在我事先准备好的牛筋盒子里放上了代表春天的绿色彩虹纸,然后用毛笔蘸上颜料涂抹在绷紧的牛筋上,轻轻的拨动牛筋。在这样的操作中幼儿用三原色反复涂抹在牛筋上然后拨动,创作出了色彩斑斓的春雨色彩,给幼儿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3.线画
线画是指把线绳放在颜料中浸透然后取出,放在纸上拖,留下各种不同颜色,不用粗细的轨迹,错综复杂充满了幻想,得到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夏天真热”的主题玩色活动中,我以下夏天穿什么衣服最凉快的开场白引出蚕宝宝,鼓励幼儿用毛线蘸上颜料后在蚕宝宝的身上拖画,使其留下各种不同粗细的轨迹,营造出蚕宝宝吐丝做茧的画面效果。孩子第一次用那么柔软的材料在纸上作画,所以操作时兴趣特别浓厚。线画能使作品能留下各种不同颜色,不同粗细的轨迹,错综复杂的线条充满了幻想,能得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
4.吹画
吹画玩色活动是指在光滑的白纸上,蘸上多种不同颜色的水彩颜料,用吸管在颜色上吹,颜色各自成各种变化无常的形态,有的象太阳,有的象树、小鸟、花等,两种颜色吹在一起,变成另一种颜色,走成另一形态。如蓝色与黄色相碰,变成绿色的小草。效果出得快,掌握方便,且通过该活动,能让幼儿直接感受三原色的变化过程,又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如果老师让幼儿在吹塑纸上吹画,效果将更明显。依据吹画活动特性我们在主题玩色活动“冬天来了”中设计了《梅花》这个玩色活动。在引领托班孩子参观了幼儿园后操场盛开的梅花树后,他们便在老师事先提供的纸板上用吸管滴上颜料开始作画。看着因自己吹动而改变行走路线的棕色颜料,托班的孩子开心的大叫:“我吹出来了”。
5.染色画
染色画是指将生宣纸或卫生纸,在纸上蘸上漂亮的水彩,色彩在宣纸上自然渗开,产生动态效果,幼儿能直接观察到色彩流动的过程,增加幼儿玩色兴趣。如:主题活动“找春天”我们事先把宣纸剪成正方形,鼓励幼儿在情境创设中尝试印染这一玩色活动,孩子在整个活动中十分投入。接着在区域活动中,我们鼓励孩子将两张染色纸折叠后形成扇形合二为一成为圆盘,再将许多将大小盘进行组合成一串风铃。印染后的作品被加工后制成“风铃”被展示在幼儿园大厅,成为我园环境创设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填色画
自由填色画是指老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投放各种可操作性的材料供幼儿进行玩色的游戏活动。在玩色活动中几支油画棒,一点胶水、彩纸、颜料,几张白纸,孩子的想象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在自由填色的活动中幼儿已能不拘泥于老师所教的内容,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些活动中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空间已经不受绘画材料的限制。如:在玩色活动《美丽的小花园》中,孩子用棉签为作画的工具,随意想象和创作草地上盛开的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花;在玩色活动《蝴蝶飞飞》中、孩子将水粉颜料随意的挤在蝴蝶翅膀的一边,然后对折压印后打开,蝴蝶对称的花纹立刻出现,孩子在操作每一次颜料挤画时创作的花纹都各不相同;在撕贴画《新年袜》中,孩子将各种彩纸撕成大大小小的色块,富有创意的粘贴在新年袜上,孩子们每个人制作的新年袜都是那么的别具匠心。
7.刷画
刷画是指用积木和塑料片或其他废旧材料、吸管、毛线在纸上组合出主题,用牙刷蘸色,靠在硬物上将颜色溅到纸上的空白处,产生水珠四处飞溅的效果,拿掉纸上的积木,露出空白处,就是一张有趣的刷画,由于作画的工具是简单的操作旧牙刷,所以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十分感兴趣。如刷画活动《好吃的冰激凌》,我的初衷是想让幼儿在牙刷刷梳子的过程中去发现“小秘密”。在幼儿的整个操作中我发现了幼儿对游戏很感兴趣,特别是刷出冰激凌的影子后,幼儿还反复的想用颜料刷其它冰激凌的影子。这个刷画活动一直吸引着托班幼儿的操作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成功感,激发了幼儿继续学习玩色活动的欲望。
二、以游戏的方式来组织托班幼儿进行玩色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就如美国心理学家加维所说:“游戏是由内驱力所策动的一种快乐活动。”美术活动是幼儿通过操作美术材料表达自我认知与情绪情感的一种活动,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幼儿喜欢游戏的活动之一。对于年龄小的托班幼儿来讲,其游戏性特点更为突出,并且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充分挖掘了美术活动的游戏性特点,才能充分实现美术活动对幼儿的托班教育价值。
(一)以游戏的情节导入玩色活动
游戏是以幼儿为的主导的活动,小年龄段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他们往往会把玩色活动当作—种游戏来对待、来实践的。只有在这种玩色的游戏中,孩子才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对玩色活动产色浓厚的兴趣,也才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幻想地尽情发挥。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如在玩色活动活动《小鱼学唱歌》的开始部分,我先问托班的孩子:“你会唱歌吗?小鱼不会唱怎么办?谁愿意来教教它?每教会鱼宝宝学唱一首歌,他的身上就会多一片鱼鳞”。然后我鼓励孩子大胆想象自己会唱哪些歌曲?在我的提议下孩子们思维活跃起来,跃跃欲试的想教鱼学宝宝学唱歌曲。活动中他们有的教鱼宝宝学唱《我爱我的幼儿园》,有的教鱼宝宝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在游戏情节的引导下,整个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游戏情节的导入一下子就吸引了每一个幼儿,并引起了幼儿对圆形鱼鳞的兴趣,他们也是边唱边画,每唱一首歌都变成了鱼宝宝身上的鳞片,同时还提高了托班幼儿的表演能力。还有在玩色活动“绕毛线团”中,我在活动的开始,就和幼儿一起玩绕绒线的模仿游戏,在体验绕绒线的手臂绕环动作后,再让幼儿在纸上为妈妈“绕毛线”,学习画圆圈线。教师利用托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托班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二)运用游戏的教育功能发展幼儿的玩色技巧
虽然托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玩色技能。只是这些玩色技能是他们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如:在组织托班幼儿进行瓶盖印画的玩色活动《熊猫吹泡泡》中,在尝试印出圆圆的泡泡前,我们要先玩吹泡泡的游戏。教师让幼儿边玩边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圆和三原色,这样既能引导幼儿学习印画圆的技巧,又能帮助幼儿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启发了幼儿自由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感知色彩的美丽。
(三)运用游戏性的语言指导幼儿进行创作
托班年龄段的幼儿在玩色活动中不可能象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使教育语言成为托班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来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如:玩色活动棉签画《小草》教师可以说“提”,画短线可以说“下雨了”画长线可以说开火车了等等。记得在玩色活动“关住大狮子”中,谢尚泽小朋友画了几笔便拿着画纸跑上来说:“我不画了!”对此我没有用强硬的口气让他下去继续作画,而是对他说:“阿泽,你看你的栅栏有这么大的洞洞,怎么能能关住狮子呢?多危险啊!快把铁栏装多点,小动物们会感谢你的。”谢尚泽听了赶紧下去又认真地画了起来。还有一次在填色画活动《太阳》中,周子轩随手拿起一支黑笔涂了起来,我走过去对他说:“你的太阳公公是不是生病了呀?太阳公公如果生病了,我们也会生病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连忙又发了一张纸给他:“画一个健康的太阳公公吧!”他立即带劲地用红色涂了起来。
三、通过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托班幼儿进行玩色活动
(一)集体活动
说起托班集体活动,有人会认为,托班并不适合进行集体教学。原因是集体活动需要严密结构和一定程序,集体教学属于规则性活动。而托班孩子处于没有自主意识,不会自我控制的阶段,其活动大多数是自发性行为,所以托班应当奉行个别化的教育原则,但是根据我一年来带托班的经验,我觉得托班孩子进行个别化教学固然适合,但随着年龄的递增,集体教学也必不可少,而且相当重要。因此在组织托班孩子进行玩色活动时,我将集体教学作为一种形式展开。如棉签画《小草》我用“设疑激趣”的方法采用故事的情景引导幼儿走入活动中来,孩子们一听,个个高兴极了,紧接着我采用“难点分析”的方法讲解示范了画小草的动作要点,然后,我问幼儿想不想让小草变成小草地?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我,我一边在主题墙上做示范动作,孩子们都不由自主地跟着我进行了实践操作,就像玩游戏一样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来了,生动的语言、好玩的游戏情景,让孩子们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的欲望高涨了起来!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交流。正是在良好常规建立的基础上,全班幼儿融入到集体教学中,引发了幼儿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达成了情感上的共鸣。
(二)区域活动
由于托班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比较短,教师要做到观察和照顾每一个孩子的理解水平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将集体教学形式作为基础和铺垫,灵活的将集体教学的探究和延伸部分与美工区相结合,是我们开展玩色教学形式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如撕贴活动《下雪了》,我围绕集体教学的需要创设了教学活动,幼儿通过撕贴的操作过程,进一步巩固了撕贴的技能。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更加浓,我还在主题墙上设计了大幅的冬天雪景图,任由孩子们去探索撕贴各种形状的、大小的雪花。活动结束后我把这一教学内容放入了活动区,让那些有兴趣的幼儿再次操作,使他们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巩固掌握的知识。美工区活动不但满足了幼儿再次操作的需要,又提供了教师一个观察幼儿的良机,教师在这里可以观察到个别幼儿的兴趣,及各个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和需要,以此来调整弥补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不足。
(三)亲子活动
幼儿园的亲子活动集趣味性、活动性、游戏性为一体,它的开展能拉近家园距离,让孩子在体验亲情中得到发展,又能把早期教育的精髓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去,得到孩子与家长的喜爱。所以,针对幼儿园亲子活动这一优势,我们将亲子活动与玩色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玩色活动。如:在庆三八的活动中,我们在班中组织孩子和妈妈一起运用玩色技巧进行了吹画活动《梅花》。在活动中孩子充分感受到了亲子制作的集体环境和氛围,增强宝宝班孩子的独立性。特别是在与妈妈一起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增强了孩子的认识自我,学会表达自我、培养基本生活本领,并在玩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集体生活适应能力,增进了孩子与妈妈、同伴、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孩子学习托班玩色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