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发展评价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2012-02-16 08:09:41)
标签:

育儿

分类: 优秀论文

 

                  新市镇士林幼儿园            姚玉芳

 

  摘要:目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实践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教育评价的预控性强,违背了幼儿个性的丰富性、复杂性特征;教师的评价观说明她看重的只是眼前的作品结果,而忽视了幼儿美术能力前后的差异,忽视了幼儿的发展和进步的过程;由于评价的内容与对象多、时间紧, 有时还要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使评价的作用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要有效运用评价机制, 促使评价工作自然地伴随在教育过程中, 有助于幼儿和教师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发展评价 现状 对策

    1 研究幼儿发展评价的原因

   促进幼儿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传统上对发展的定义是指人从原有水平上升到某一个事先被给定的目标水平。在这样一种观点下,对发展的评价往往关注成果及个体获得的概念和技能,更多地注重某一阶段后的终结性评价,在方式上倚重心理测试和标准化测量。新的发展概念是指在某一方向上质的变化,发展的方向部分地取决于个体所处的文化、人际之间的需要以及特定的环境,但是它没有一个普遍或者理想的发展终点。发展是个体在参与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转变。对儿童发展的重新认识相应地引起对儿童发展进行评价的理论及实践的改变。但是,目前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实践却存在着许多问题。

 

  2 幼儿发展评价的现状及点评

   以下是2个案例,典型地反映了现在幼儿园的现状:

 案例1:小班,早晨第一堂教学活动。教师在给幼儿讲故事,每个小朋友面前放着一本统一的教材。当教师讲完后问小朋友:大家告诉老师,谁在小熊的前边?(教材上展现的是小兔子开着火车,位置在当页的左边;火车上坐着小熊,在当页的右边)很多小朋友喊:小兔子!这时军波站起来喊:是左边!小兔子在小熊的左边!老师听到后,盯着军波又重复了一遍:老师问的是谁在小熊的前边。豆豆说:小兔子!老师拍了拍豆豆的头说:豆豆说对了,真聪明!小朋友要注意听老师问的是什么。军波告诉我,谁在小熊的前边?”“小兔子在小熊的左边!”“我发现有好多小朋友不专心,不注意听老师的问题!这样可不行,来,跟着老师说小熊的前边是小兔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教育评价的预控性强,违背了幼儿个性的丰富性、复杂性特征。在这位教师看来,预成的概念是评价幼儿的唯一标准。这种抹杀幼儿个性差异的评价无助于我们所期待的培养个体的多样性。压抑儿童个性和创造性的评价,不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幼儿的真实发展水平。这个案例中的军波难道真的象教师所评价的那样,是一个不专心,不注意听老师问题的孩子吗?对这类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首先教师应树立起多元化的评价标准,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答案或问题解决方法多元化。科学的评价应该承认一个问题具有不同答案的合理性,如果教师仅仅根据一个固有的,预成的答案衡量幼儿的发展水平,那么这与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探究行为时所面临地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寻找不同答案,创造性的解决方法,并努力通过科学的评价为幼儿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

   案例2:小班,美术活动。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黄色的梨和一个红色的苹果,要求小朋友在他们的本子上给已有的梨和苹果上色。当有幼儿完成了上色,教师开始帮这些幼儿在作品上写名字。晶晶是一个刚过三岁的幼儿,在班上年龄偏小。她认真地给苹果涂着颜色,但很多涂到了轮廓外。当大部分幼儿都完成了作品,教师走到晶晶跟前,说:晶晶,你怎么还没画完?呀!你怎么涂的这么乱?说着教师边指着苹果:老师刚才不是说了吗?要涂在线里,你怎么到处乱涂,快点吧,你的梨还没画呢,到时候怎么给爸爸、妈妈看?你看大家都画完了。晶晶抬头看了一眼老师,继续涂她的苹果。这时教师对在一旁玩的菲菲(完成作品较好的一个幼儿)说:菲菲你来帮晶晶把剩下的画了,要快点,一会我们就要出操了。转过头又对晶晶说:好了,晶晶,不画了,让菲菲帮你,你快去喝点水吧!在当前的幼儿园,这种情况很常见。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幼儿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幼儿每一次作品的结果,而不是幼儿本身的发展现状。这种教师的评价观说明她看重的只是眼前的作品结果,而忽视了幼儿美术能力前后的差异,忽视了幼儿的发展和进步的过程。

   教师应理解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幼儿的发展,作品是幼儿美术活动的真实成果,能清晰地反映出幼儿美术发展的水平与特点。以科学的态度评价幼儿的真实作品,对教师来说,是为下一步的美术教育和指导提供依据,而对幼儿来说可以帮助他们今后了解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教师如果能以科学的评价观看待幼儿不成功 的作品,将它作为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来保存的话,那么这张作品将会成为说明幼儿连续发展最好的记录。另一方面,根据适宜发展性教育的观点来看,儿童的发展存在着一个生长和变化的普遍的、可以预知的顺序,也就是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但是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不同的幼儿在认知、身体、情感等各方面都有其相似性和独特性。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必须考虑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必须认识到幼儿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体。即使是同一幼儿,其基本素质各个方面的发展速度也不同,有些方面快些,有些方面慢一些或明显地落后于其他幼儿。在这个案例中,晶晶是一个年龄偏小的幼儿,在规定的框架中涂色对她来说很不容易,因此,完成速度慢是能够理解的,但教师却剥夺了她继续完成作品的权利,这一行为说明教师按班上其他幼儿的发展水平来对晶晶进行评价是不客观的。教师在对每个幼儿进行评价时应更多地从该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来考虑幼儿的发展现状。

 

    3 幼儿发展评价存在的问题

 3.1 对幼儿发展评价工作应付的多, 精心研究评价工作的少

 幼儿发展评价工作, 既是对过去教育的回顾, 也是新的教育的开始。积极恰当的评价, 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但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教师把对幼儿的发展评价变成了应付性的工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孤立地看待幼儿发展评价工作, 对幼儿的评价更多地是为了完成幼儿园制订的各种评价量表, 评价工作与日常教育活动分离; 二是填写幼儿发展手册、建立幼儿小档案主要是给家长看的, 没有细致研究幼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教育策略; 三是到学期末才认为评价工作开始了, 由于评价的内容与对象多、时间紧, 有时还要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使评价的作用大打折扣。

   3.2 重视评价结果的多, 关注幼儿发展的少

 美国教育部早期教育专家协会在《38岁儿童适宜课程和评价指导》中指出: 评价结果应有利于教师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 有利于鉴别幼儿兴趣和需要, 有利于对个别幼儿制订计划和进行指导。因此,过于夸大幼儿评价结果的作用, 可能使幼儿评价偏离正确的方向。比如, 部分幼儿园把对幼儿的评价结果与教师期末的考核挂钩,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就会更多地考虑自身的利益, 不去关注幼儿、研究幼儿。另外, 把教师的工作与幼儿发展视为因果关系, 并以幼儿的发展作为对教师考核奖惩的依据, 不仅可能导致评价失真, 还可能误导教师利用评价的内容训练幼儿, 以求得明显的短期效益, 如果这样, 幼儿发展评价就会失去自身的意义。

    3.3 评价的过程性材料多, 有突出价值的少

 幼儿发展评价的过程应体现研究幼儿的过程, 过程中的材料应成为评价幼儿的重要依据。目前, 很多幼儿园在评价方式上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 有形成性的评价, 也有终结性的评价, 如建立幼儿个人小档案、幼儿发展评估手册、教育领域发展评价记录表等。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幼儿园无论采用哪一种评价方式, 其呈现的评价材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模式化、表格化倾向, 评价的内容单一、呆板,评价材料有研究价值的不多。如在幼儿个人小档案中, 收集的材料内容单一, 多为幼儿的美术作品, 而对这些作品几乎没有完成时间记录及简要说明, 通过分析这些材料, 无法反映幼儿发展的水平。

 

  4 幼儿发展评价的对策

  4.1精心研究幼儿的思想

 1)评价者要进一步明确评价的目的。《纲要》中指出: 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改进工作、促进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因此, 幼儿园的评价工作应体现幼儿发展这个中心。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用专业的眼光关注每一名幼儿的表现, 及时调整教育策略,改进教育方法, 在对幼儿进行评价的同时,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评价者必须树立幼儿发展评价与日常教育活动紧密结合的思想。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当我们对幼儿进行教育和观察时, 教育评价就开始了。如区角活动中, 教师要注重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 从促进幼儿发展的角度入手, 发现、分析幼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做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3)评价者要做到观察日常性、教育及时性、材料收集过程性和评价幼儿全面性。我们强调将评价与日常工作结合的同时, 并不排斥在某一教育阶段结束后集中进行终结性评价。如果没有这个环节, 则难以全面把握一名幼儿通过教育后的进步与不足。因此, 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既要做好在自己组织的活动中对幼儿的观察和了解,把观察反思作为评价幼儿的重要资料, 也要在幼儿自然的活动中根据评价目标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分析, 将这些真实情境中的材料作为重要的评价依据。

   4.2 注重评价的经过

   1)看教师是否认真负责地开展幼儿发展评价工作。教师要在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基础上, 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了解每一名幼儿, 鉴别和把握幼儿在某一方面表现出的关键能力, 以此作为评价幼儿现实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出发点。

 2)看教师能否根据评价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工作。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教师应注重对幼儿的观察与评价, 及时对幼儿的行为表现作出诊断, 并以恰当的方式与幼儿积极互动, 使幼儿在有效的互动中不断发展。活动结束后, 教师应对自己的教育策略进行记录和反思, 以促进自我成长。

 3)看教师能否及时向家长反馈信息。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原因, 研究教育策略。教师是影响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没有家长参与的评价是不全面的评价。因此, 在对幼儿的评价中, 只有教师与家长携起手来, 才能更准确地掌握幼儿的发展信息, 使教育更有针对性。

   4.3 评价的内容要灵活,针对个人表现进行

 1)要明确评价的内容, 根据评价的内容有目的地收集相关材料。如在幼儿园普遍使用的幼儿个人成长档案中, 档案袋内收集的材料应是有意识的, 材料的内容应涵盖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不同领域, 其记录方式也应是丰富多彩的, 如幼儿作品、观察记录、照片等。值得一提的是, 无论哪种方式的材料, 均应附有时间与分析说明。

 2)要根据评价的个体, 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幼儿的发展水平是有个体差异的, 对幼儿的发展评价既要符合大多数幼儿的发展需要,又要顾及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于有特殊行为表现的幼儿, 多适用个案跟踪记录评价法, 对其进行有系统的观察, 以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另外, 还要充分发挥家庭在评价中的作用, 家园共同研究幼儿行为形成的原因, 共同制订有效的教育策略, 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3)要做评价工作的有心人。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 是当前教育评价工作的重要理念。教师收集的材料应是在教育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日常教育工作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评价信息, 并及时做好记录与分析, 避免为了评价而评价。只有这样, 对幼儿的教育评价才是真实的、有研究价值的。

 

   5 总结

    幼儿发展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运用评价机制, 促使评价工作自然地伴随在教育过程中, 有助于幼儿和教师更好的成长。

抓住幼儿的特点,确定教导的方向是保障教师评价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发展的奠基石。

 参考文献

[1] 黄芳. 发展性幼儿评价的实践与反思. 学前教育研究, 2005 (10) ;

[2] 赵德成、徐芬. 成长记录袋在幼儿评价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研究, 2002 (5)

[3] 彭俊英.档案袋评定———一种新型的幼儿园教育评价方法. 山东教育, 2002 (11)

[4] 张娅.对幼儿发展评价的探讨. 中国科技教育, 2007 ( 8)

[5] 任志楠、孙锦瑞.幼儿教师实施口头评价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现代幼教, 2008(1)

[6] 周亚珍. 幼儿发展评价方法的探索.中国幼儿教育周刊, 2005 ( 5)

[7] 向海英. 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方法初探. 幼儿教育, 1998 ( 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