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有效方法 的实践探索

(2012-01-10 19:12:33)
标签:

钟管幼儿园上传

育儿

分类: 转载

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有效方法 的实践探索

 

【摘要】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是幼儿教育中的一种教育观念,表现为建设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创设宽松的环境,自由的互动氛围,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

【关键词】 师幼 游戏活动 互动 有效

 

 

新纲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和过程”。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对师幼互动的理解是:“师幼互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包括教师根据活动需要和幼儿实际积极有效发起的互动或包括积极有效地回应幼儿发起的互动,也包括幼儿个人积极有效向教师发起互动,或积极有效回应教师向其发起的互动。“积极”是指师幼在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意识和生动活泼的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状态;“有效”是指师幼互动过程中能消除幼儿盲目发起的消极互动,启迪幼儿主动发起有价值的互动,从而推进活动有价值地开展,这既能增强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也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维果斯基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之间的文化传送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成人与儿童之间发展的社会共享的认知。教育是教师与幼儿双主体问的对话与交流的过程,没双方的互动,一切教育都难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此,我们仅以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作为切入点,通过具体案例对师幼互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诊断分析,以抛砖引玉。

病根之一:权威压制

师幼互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与幼儿之间建立真正的对话关系:然而.实践中的一些游戏活动从表面上看有问有答.似乎是平等交流,但教师在对话互动中的权威压制却是表面繁荣下的事实。

案例:认识花游戏片段

师:花,小朋友喜欢吗?

幼:喜欢

师:今天我们来做个认识花的游戏

幼:好

师:在游戏中,小朋友一定要听老师的安排。

幼:好.

师:你们喜欢不喜欢花?

幼:(集体)喜欢——

【些许分析】:教师则是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权威压制幼儿,对话中幼儿看似都在积极与教师交流互动,其实都是教师所教知识的再现,幼儿不能体现对话的主体地位,仅仅是知识的传话筒、教师的应声虫。“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把学生看做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学生把教师看做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控制和操作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学生无非是利用教师获得知识,虽然其中存在着一定的人际交往,但作为精神整体的人的自觉的理解和沟通不存在。”其实,幼儿的潜力是无限的。

病根之二:提问的技巧差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师幼互动的有效性,而互动的有效性又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技术。笔者在实践观察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师幼互动提问时往往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案例三: “有趣的树叶”游戏活动

教师提供给幼儿各种各样的树叶,目的是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不同。当幼儿探索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幼:这片树叶上有很细的茎;

幼:这个树叶上有小圆点花纹;

幼:这片树叶生病了,上面有斑点;

幼:这片树叶被小虫子咬了,有小洞洞;

【些许分析】:教师和幼儿围绕着树叶进行了很多的互动,但幼儿真正需要探索的内容却并没有被提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设计者,教师能否抓住学习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互动激发,将直接影响幼儿学习的效果。案例中,围绕探究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内容,教师一定得抓住关键问题来与幼儿互动交流,来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并提升幼儿的经验。

二、构建新型师幼互动的有效方法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自由的互动氛围

1、激发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幸福

“兴趣”是开展各种活动的前期和保障,那么教师该如何来激发幼儿在活动中的幸福呢?我们都知道,游戏是儿童的工作,也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乐趣的活动,游戏也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并引领他们自己寻找活动的乐趣。例如,在玩“蚯蚓爬路比赛”的游戏时,由于他们以前已经玩过了,于是,他们一个个都累的蹲在原地不动,可又不愿放弃这次比赛的机会,这时,教师就要创设“小蚯蚓”活动的有趣情境,并启发孩子们自己思考,教师情景材料准备的很充分,也可以利用教师准备的工具,材料加快速度并告诉幼儿,“如果你们耽误了比赛的时间哪就没有任何奖励哦,前方还有更有趣的更好玩得在等着你们哦”于是一帮“小蚯蚓”抓紧时间爬过“青草地”绕过“小树林”,游过“小河湾”个小朋友送“面粉”来了。孩子们都玩得兴高采烈,不亦乐乎。这样教师适时地参与,有利于幼儿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且幼儿在游戏中也可以享有充分的自由。

在游戏活动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要注意环境的布置。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会激发和鼓励幼儿在某些因素和情感方面的作用。在每一次主题墙的环境布置我们老师都先认真考虑草图,如何让幼儿的参与性更高,提高孩子对每一个主题的兴趣,从中了解更多的知识。例如,中班主题《欢欢喜喜过新年》,为了更好的开展这次的新年的活动,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使用皱纸、旧挂历纸撕拉、拼黏出一幅“现年献礼”的欢乐装饰画,也可以通过剪窗花,贴对联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到了国新年的气氛,同时也大大增强了孩子对这个活动的兴趣。

2、创造幼儿在游戏中的条件

在幼儿游戏的活动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因为材料是幼儿游戏的工具,玩具也是他们的生活伴侣。幼儿通过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戏中了解各种玩具、材料的不同的功能和特点。比如橡皮泥,也有多数家长为了讲究卫生不让孩子去接触这样的材料,但是我们小班的教室一角摆满了小朋友玩橡皮泥所做出的作品时,家长都恨惊奇小小的彩色橡皮泥是小班小朋友最喜欢玩得东西,那些颜色多样做出来的作品都很值得欣赏和表扬。实在想象不出这些小班小朋友是在玩中时的作品。那么教师提供的材料不能太单一,那游戏情节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所以教师应在游戏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多种材料,在各个活动区域按照人数使每位幼儿都有一份材料,例如,表演区教师观察到我们的孩子用圆柱形的积木当话筒,花、皱纸、亮片、娃娃裙等作为装饰品,有些用来做辅助材料。这样有利于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发展,丰富内容,展示自我的机会和条件。

在创设游戏活动的条件时,游戏的材料还应具有开放性,可替代性。如我们一直用毛线作为娃娃的头发,那么将它替换成皱纸剪成的细发,用吸管扎成的篷发,用卡纸和铅笔卷成的卷发……这样幼儿的想象力就会更加得丰富,创造的机会也会大大地增加,而且提供的材料也要不断的变化。这样便于创设的游戏具有可变性,不断地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性,使幼儿在游戏中玩得不亦乐乎,对游戏的兴趣大大的增加。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如早晨接待时间,开展区角活动时间,下课空闲时间等等。户外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带孩子进行户外游戏活动前要观察四周游戏场地是否平坦,安全,以保证孩子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安全问题。

(二)教师在游戏活动互动中参与型的方式

1、教师游戏中的引导作用

教师要诱发幼儿的游戏,适时的提出开放性德问题。在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孩子的游戏情节更丰富。例如,在“我来买菜”游戏中,当幼儿用面泥做出了许多“大白菜”、“马铃薯”、“酱鸭”、“芹菜”时,这时教师就要提出启发性的提问。“我们除了这些以外,还能用面泥做些什么呢?”通过这一提问,幼儿就能相处还能做“豆腐”、“西红柿”、“大蒜”、“新鲜鱼”、“鸡蛋”、“虾”、“扁豆”等。

教师还要巧妙扮演游戏中的角色。教师可以通过扮演一定的角色,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游戏中来,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引导。例如,我们经常扮演“菜贩子”的几个幼儿对“农贸市场”的游戏已不感兴趣,他们便收拾“摊位”,可“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听后不让他们收拾,因为他们要买菜为“宝宝”过生日。此时,教师要巧妙地融入配合扮演成“市管会干部前来调节,”给他们一些建议,可以让“爸爸”、“妈妈”去“超市”买,也可以去“饭店”吃饭。这样孩子就不会为了游戏发生争执而不快乐。

其实作为我们老师要做个有心人,小小的一个角色扮演,也提高了班里孩子对表演能力的逐步提高。像小班的游戏活动更重视的是表演这方面,由于小班孩子年龄小还不会玩游戏和表演,那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示范表演,也可以教师与孩子共同表演,也可以先学会一二个表演,教师再给予一定的细心指导,鼓励幼儿学会生动的表演。

教师要及时提出合理的建议。当幼儿的游戏没有向前发展的时候,教师应适当的给予提示、建议,来帮助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例如,当教师发现一个小女孩独自坐在“娃娃家”里,抱着“宝宝”,而别的小朋友在玩“开服装店”的游戏,这时,教师就走到这个女孩身边,对她说:“宝宝妈妈,天气越来越冷,你的小宝宝穿这么少的衣服,会冻生病的,去给她买件漂亮的衣服吧。”可见,教师的话语对幼儿来讲是一种提示,它能启发幼儿更好的去扮演“妈妈”这一角色,关心、照顾好自己的“宝宝”。使游戏内容和情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教师在游戏中干预的重要性

由于幼儿的知识经验较为贫乏,辨别是非能力较差,所以教师要注意矫正幼儿不正确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在“早餐店”游戏中,“顾客”吃完后,要“服务员”给他一张纸巾,服务员说:“没有了,你用衣袖擦一下好了。”教师发现以后,应向服务员指出:要热心为顾客服务,要讲究卫生。

一些无益有害的自发,教师要及早进行干涉。例如,几个幼儿在室外走廊处,自扮自演一位老奶奶不要着急。几位小朋友把老奶奶扶起来,坐在地上帮老奶奶揉揉,看一看。而老奶奶的腿已经不能再多动,很痛。这时教师看到后,马上扮演成救护人员,开来了救护车,对幼儿说:“刚才有人拨打了120电话,说是这里有位老奶奶摔倒了很严重不能走路了,要马上送医院,你们知道吗?如果你们再不把老奶奶送医院她只会更疼痛,不能再拖延时间,要动脑筋想一想怎样以最快的方式去医院治疗,让医生给老奶奶看病,这样会更好。教师通过救护人员的角色身份,及时对幼儿进行救护教育,使幼儿对医疗救护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不再产生次生伤害。以此进行拓展,令幼儿及时以正确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帮助他人。

(三) 师生在游戏互动中的注意点

1、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

幼儿在做游戏时,充满着丰富多彩的情绪,教师要要善于捕捉幼儿的这种情绪变化,引导幼儿以愉快的情绪进行游戏。比如,在表演游戏时,教师请幼儿自己选择角色,一个有些内向的小朋友选择扮演小熊,当看到他犹豫、胆怯的样子时,教师要鼓励他,这样可以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令幼儿做的更好。

当发现幼儿有不稳定的情绪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交流和引导,让他们懂得要玩别人的玩具时,要好好商量,而不是去抢。

2、教师要注意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

在游戏场上,幼儿显得格外的活跃,也告别的容易受伤。因此,教师需要辅导他们安全地进行游戏活动。如正确使用游戏设备特别在玩大型玩具中,幼儿爬上爬下,钻来钻去,比较容易划破皮肤等等。因此教师要适当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幼儿逐步提高有遇见危险的能力,仔细观察幼儿的服装和鞋,便于安全活动。

纸飞机是班里幼儿比较喜欢的一项户外活动,由于教室不宜飞飞机,所以教师选择户外,小朋友通过折、问、看。折出来的飞机五花八门,在户外进行试飞时,都评价自己折的飞机是最高,最远,留空时间最长的。当然教师为孩子选择游戏活动这要注意控制活动量、不狂奔乱跑,不因活动量的失控而摔伤、跌伤。要时时关注幼儿,玩玩具时不应出现相互甩、抛、扔等情况。

幼儿教育是教育事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幼儿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品质是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去回应孩子,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做好积极的师幼互动。

 

 

参考文献:

1、罗来嘉《幼儿教学应以游戏为主》 江西教育 1995

2、李直《别开生面的幼儿教学》 比较教育研究 1988

3、徐雪客《教学游戏三则》 幼儿教育2004

4、罗森塔尔《课堂中的皮格马利》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李娟《学会沟通》 幼教博览 200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