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活动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2011-12-22 12:42:37)
标签:
杂谈 |
干山幼儿园
【摘要】
谈话,是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或本领,幼儿园谈话活动就是帮助幼儿学习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进行交谈的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功能。它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谈话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帮助幼儿习得谈话的基本规则,还可以增强幼儿通过交流获取信息的意识,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关键词】幼儿
幼儿园谈话活动就是帮助幼儿学习运用口头语言与他人进行交谈的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功能。它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中占有重要地位。谈话活动不仅能激发幼儿与他人交谈的兴趣,帮助幼儿习得谈话的基本规则,还可以增强幼儿通过交流获取信息的意识,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促进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但是,在几种语言教育活动类型当中,谈话活动又往往是教师认为最难组织、最不会、最不愿组织的活动。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每当“围绕主题自由谈话”时,有时冷场、有时吵闹,有的幼儿无语、有的幼儿打闹、有的虽在谈话却与主题毫无关系,有的就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幼儿谈话的效果不佳。我们也常常听到教师说“语言领域我最大的问题就是:谈话活动怎么组织都组织不好!刚开始,小朋友还挺有兴趣,跟着说、讨论什么的,但是越到后面越坐不住,很是郁闷!”所见所闻,反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幼儿园的谈话活动还没有真正促进幼儿倾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还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语言交往水平。现状如此,促使我们思考并开展研究:如何有效地设计与组织谈话活动?采取哪些策略有效指导孩子?如何提高幼儿园谈话教学的有效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一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二是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三是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幼儿园集体谈话活动在引导幼儿交流感受与经验,分享成功与快乐的同时,让幼儿有了更多倾听与表达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组织一个让幼儿敢说、可说、愿说、会说的谈话活动,
一、选择有趣的中心话题,让幼儿有话可说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幼儿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生活经验与体验,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游戏中的每一次体验都可以成为幼儿积累的内容,都可以引发为谈话的话题。
谈话活动给幼儿创造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机会,因而需要一个引导幼儿集中关注、全体共同参与的中心话题。中心话题一定是孩子有一定经验、有一定新鲜感、有趣的话题,它可以主导幼儿谈话的方向,限定幼儿交流的范围,使幼儿的交谈带有一定的讨论性质。教师在选择中心话题时,一要考虑幼儿所具有的经验基础,二是幼儿对中心话题有一定的新鲜感,三是中心话题与幼儿近日生活共同关心点有关。如:大班谈话活动《我喜爱的动物》,教师选择了“动物”这个中心话题组织幼儿进行交流,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为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也是孩子们熟悉并喜爱的朋友,教师充分利用“动物”这个有趣的中心话题,调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的多方面信息量进行信息交流,不仅为幼儿提供、创设了宽松自由的交流平台,而且让幼儿的语言在实际运用中得到充分发展和积极提升。
二、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让幼儿有话敢说
首先,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密的同伴关系是促进幼儿沟通交流的前提,民主、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是谈话活动有效保证。教师应真诚平等地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幼儿的每一句话,不断鼓励、支持幼儿,做幼儿的朋友,努力营造宽松氛围。幼儿在民主、友爱的氛围中无压力、无拘束,自然就“有话敢说”。
其次,教师可通过小组交流、与好朋友交流等形式,为每个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与练习的机会。有研究表明,不少幼儿不善于在集体或成人面前表达,但却非常乐意在小组中交流或与同伴交流。
谈话活动鼓励幼儿愿意交谈,积极说话,学习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既是谈话活动的开端,也是谈话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我们知道,谈话活动是幼儿园语言领域中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形式,如果教师组织不当,活动就会很沉闷或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所以谈话活动的开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中心话题,创设有趣的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开启幼儿谈话的愿望,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教师可用语言创设情境,通过说一段话、提一些问题来唤起幼儿记忆,调动他们的经验,以便进入谈话,也可以创设游戏情境,向幼儿提供与谈话主题有关的现象,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启迪幼儿谈话的思路。
三、创设有趣的话题内容,让幼儿有话愿说
谈话活动具有多方面的信息交流,突出强调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在谈话活动中,语言信息量较多,幼儿交流的对象范围也相对较大,当幼儿围绕中心话题交谈个人见解时,他们的思路是相对开阔的,个人的经验又是多样的,语言形式丰富多样。所以,教师要引导幼儿围绕话题自由交谈,采取多样的谈话形式,让幼儿“有话愿说”。
谈话活动的语言交流方式很多,幼儿有时在全班面前谈论个人的想法,有时在小组里与几个同伴交谈,还有的时候与邻座的幼儿或是教师进行个别交流。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预设适宜的情境,采取多样的谈话形式:如一对一交谈、小组讨论;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使幼儿互动有空间,让幼儿在互动中交流、提高。在教师与幼儿交谈、幼儿与教师交谈、幼儿与一个同伴幼儿交谈、幼儿与一组同伴交谈等等的交流形式中,幼儿不仅能充分表达个人见解,还能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沟通和分享,提供机会让幼儿与同伴交流、商量、合作。如从看一幅图解决一个问题,到看一副图解决几个问题;从看直观形象教具(图片)谈到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谈;从个人想办法解决问题到与同伴商量解决问题等等,由浅入深,条理清楚,循序渐近地达到教学目标,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地位,并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搭建有效平台,引发他们大胆说出更多精彩纷呈的话语,有效进行多方面的信息交流。
四、教师适时的介入评价,让幼儿有话会说
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还应及时对幼儿进行指导与评价,这对激发幼儿的谈话热情、帮助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是极其有效的。评价要在鼓励幼儿交流的基础上,给幼儿积极的肯定与支持。
当前,谈话活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不注意拓展话题,从而直接影响了谈话活动的质量,削弱了谈话活动的功能。在谈话活动中,教师可通过逐层深入的谈话,有效拓展谈话范围,向幼儿展示并帮助他们学习运用新的谈话经验,使他们的谈话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让幼儿有话会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法、平行谈话的方法,将新的谈话经验引入,让幼儿在谈话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沿着新的思路去说,潜移默化地应用新的谈话经验。同时,教师要充分运用有效策略,逐步拓展幼儿的谈话范围,那么,如何有效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呢?
2、关注个体差异。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存在个别差异,对那些理解能力、用词及表达方式处于弱势的幼儿,教师要特别给予关注和帮助。对他们每一次的参与,教师都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
3、适时进行指导。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表现,当幼儿出现错误时,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可通过同伴间的相互学习、教师的规范语言等来感染幼儿,帮助幼儿掌握表述的技巧,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让幼儿真正“有话会说”。
总之,我们要给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及营造一个让幼儿可说、敢说、愿说、会说的谈话活动,逐渐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