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纲要》中艺术领域的体会
(2011-12-11 17:58:17)
标签:
体会杂谈 |
分类: 教学随笔 |
学习《纲要》中艺术领域的体会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为我国的幼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纲要》成为幼教界的重点、热点。我们全体教师在园领导的组织带动下,认真学习了《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的最新精神。下面是我学习纲要中艺术领域的一些体会:
《纲要》中指出: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新《纲要》目标体现尊重儿童发展需要,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核心是美术启蒙教育,其实质是完成美术的审美、创美的任务。美术教育的任务不再是注重知识、技能的传递,而是注重情感的培养和自我表达、精神创造的满足。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要充分发挥幼儿主动性,鼓励、引导、支持幼儿主动地观察、寻找、发现周围生活环境中感兴趣、美的事物,从而更好得到发展。使幼儿成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热爱美的人,这将使幼儿受益终身。是一种以儿童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并为未来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在美术活动中,需要儿童的想象和创造。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作为美术教师,万不可用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去要求幼儿模仿,这样做势必会压抑幼儿的创造性。儿童的创造力对其整个的心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造力能使幼儿得到巨大的个人满足。富有创造力的儿童往往能在活动中提出种种心得而又与往常不同的活动形式,这样就会让其在集体中处于重要地位,幼儿期的创造力更会直接影响到其长大后的创造力。
一、努力为幼儿创造宽松的活动佳境。
幼儿美术活动的本质在于创造,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为幼儿创造自由、轻松、快乐的环境,个体的思维与个体心态有密切关系,幼儿所处的环境氛围对幼儿的创造力开展有重要作用,开放、自由、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的前提。经常带幼儿走进大自然,最大限度的放开幼儿的手、眼、脑,去观察、去捕捉美好的题材,让他们的创造力得到开发。
在玩中观察。为了让幼儿绘画“各种姿势的人物画”,我们先组织幼儿在地板上任意摆出各种造型,可单独做,也可合作,并请幼儿相互观察,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找出画面的不同。每次美术活动后,让幼儿把作品展示在作品袋中,并看看自己画的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二、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提高美术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表现能力。以前,教幼儿画画,往往先自幼儿出示一张范例,然后向幼儿交待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什么东西画在纸的什么位置,一切都按教师预先规定的方案做,至多只允许在内容上稍有变化。
三、积极鼓励
有实验结果表明:幼儿园的孩子是想象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幼儿的创造力是不可低估的,只要给幼儿一个宽松自由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幼儿的创造力是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的。我们作为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放飞想象的翅膀,诱导幼儿自发的表现,从而提高绘画兴趣,实现自我发展。学习《纲要》后,使我成长了许多。以后我会继续以纲要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