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班音乐活动《谁来了》

(2011-12-05 10:30:38)
标签:

武康幼儿园

杂谈

分类: 优秀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唱歌曲。

2.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边唱边做动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小兔、大象、小鸭手偶;立体草丛。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有三只小动物想和小朋友玩捉谜藏的游戏,我们来看一看,猜一猜,是谁来了。

(二)结合手偶,熟悉理解歌词

1.分别出示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引导幼儿猜一猜。

1)露出小兔的长耳朵,念歌词:长长的耳朵,长长的耳朵,谁来了,谁来了?

请幼儿猜一猜。教师以小兔口吻回答:我是小兔,我是小兔,你好呀,你好呀。

2)露出小鸭的扁嘴巴,念歌词:扁扁的嘴巴,扁扁的嘴巴,谁来了,谁来了?

请幼儿猜一猜。教师以小鸭口吻回答:我是小鸭,我是小鸭,你好呀,你好呀。

3)露出大象的长鼻子,念歌词:长长的鼻子,长长的鼻子,谁来了,谁来了?

请幼儿猜一猜。教师以大象口吻回答:我是大象,我是大象,你好呀,你好呀。

2.引导幼儿学念歌词,并创编简单的动作

1)小兔露出了什么让我们来猜?小兔的长耳朵,我们可以做个什么动作来表示长耳朵?小兔怎么说的?(音乐伴奏下念歌词)

2)小鸭露出了什么让我们来猜?扁扁的嘴巴可以怎么表示,小鸭怎么说的?(音乐伴奏下念歌词)

3)大象露出了什么让我们来猜?大象的长鼻子我们可以怎么做呢?大象怎么说的?(音乐伴奏下念歌词)

(三)学唱歌曲

1.老师唱歌曲

2.幼儿学唱歌曲(配上手的动作)

3.在游戏中学习唱歌曲

引导幼儿扮演动物躲在椅子后面,一边唱一边表演。

(四)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唱的这首歌名字叫《谁来了》,小朋友们表现都非常棒,回家后你们可以和爸爸妈妈去想一想,,还有哪些小动物喜欢玩捉迷藏,把它们唱出来,好吗?

 

活动反思:

1.选材

这个教学活动的选材来自一个故事改编,歌词以重复为主,又能用动作来表现,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配上《两只老虎》的音乐,我把它改成了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

2.活动组织及活动效果

教学活动以“捉谜藏”的游戏情景引出,在看看、猜猜、说说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理解掌握歌词,为后面的学唱歌曲作了较好的铺垫。

活动中幼儿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为歌词创编简单的动作,并大胆地边唱边表演,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3.“教具及教学策略”优化

我选择的三个手偶比较简单,幼儿一猜就猜对了,我觉得可以选择一个较难的动物,如:狮子(蓬蓬的鬃毛),或者是青蛙(大大的眼睛、白白的肚皮),这样更有挑战性。

手偶也可以更换为动物头套,请三个大班幼儿分别扮演三只动物,以“捉迷藏”的形式引出,采用对话的形式念歌词,学唱歌曲等,这样也很有趣。如:

小班幼儿问——长长的耳朵,长长的耳朵,谁来了,谁来了?

兔子回答——  我是小兔,我是小兔,你好呀,你好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做中学
后一篇:天堂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