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宝山区大场镇——金皇讲寺

标签:
宝山区大场镇丁家桥圆瑛大师纪念塔金皇讲寺 |
分类: 宗教场所 |
探寻宝山区大场镇——金皇讲寺
金皇讲寺:
金皇讲寺位于大场镇丰宝路350号,原名金皇庙,相传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为贯彻宗教政策,满足周边佛教信众的信仰需求,大场镇葑村村委会于2010年初对金皇庙破旧房屋进行了翻建重修。2011年1月底,经宝山区民宗办同意,宝山区佛协委派僧众入住,开始佛教活动场所的筹备工作。2011年5月31日,经宝山区民宗办批准,金皇庙正式对外开放,并更名为“金皇讲寺”。
金皇讲寺为文殊菩萨道场,主奉大智文殊师利菩萨金身,弘扬文殊般若法门,并以“智慧成就”的理念开展弘法利生工作。
圆瑛大师纪念塔:
圆瑛法师(1878—1953年),福建古田人,法号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当代爱国高僧,我国佛教界著名领袖,中国佛教协会首任会长,终身致力于我国佛教事业。一生讲经说法,著书近二十种,门人辑为《圆瑛法汇》行世。
1934年,圆瑛法师在上海创办圆明讲堂后,就常住讲堂讲经说法,著书立说。1942年在圆明讲堂举办了圆明楞严专宗学院、上海圆明佛学院、圆明法施会,刊印圆瑛法师所著《楞严经讲义》等20余种经书,并设莲池念佛会,培植僧才,使圆明讲堂盛极一时。
在抗战期间,圆瑛法师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坚持了民族气节。解放前夕,又拒绝国民党请他出国的劝说。解放后,团结全国佛教界,积极拥护新中国,号召佛教徒参加祖国建设,宣传宗教改革。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上,呼吁全世界佛教徒团结起来争取和平。
1953年9月12日,圆瑛法师在宁波天童寺圆寂,舍利安放于圆公塔院。由于圆瑛法师晚年一直在上海驻锡弘法,因此由大师的弟子赵朴初居士提议,1953年底,中国佛教协会在上海近郊的大场佛教公墓建立了圆瑛大师纪念塔。虚云老和尚、应慈法师、能海上师撰写塔铭,大师的弟子明旸法师撰写略传。文革初期,大场佛教公墓遭受破坏,后被工厂占用,圆瑛大师纪念塔也被砌在围墙中。
2008年8月,原工厂进行改造,围墙拆除之后,圆瑛大师纪念塔得以重见天日。2008年9月27日下午,宝山区文保所工作人员专程对圆瑛大师纪念塔进行了拍照、记录。此后,圆瑛大师纪念塔曾短暂保存于嘉定曹王禅寺,2010年底被请回金皇讲寺,永久供奉。
交通:
744路、885路、宝山25路等到锦秋路葑塘站。
68路、727路等到聚丰园路丰宝路站。
看点:
金皇讲寺、圆瑛大师纪念塔(文保点)。
周边看点:
丁家桥银杏(150年)。
上海大学银杏*2(220年)。
永福庵。
三星村银杏(100年)。
五星村马桥纪念村牌坊(文保点)。
大场烽墩遗址、大场公墓遗址(均为文保点)。
场中路银杏*3(400年)。
金皇讲寺——铜钟
照片拍摄于2017.10.01
无“上海的记忆”水印的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