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宝山区张庙街道——张庙一条街

标签:
宝山张庙张庙一条街施恩堂泗塘新村 |
分类: 重大事件、成就、人物 |
探寻宝山区张庙街道——张庙一条街
“张庙”名称由来及历史:
“张庙”名称的来历从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和传闻来看,有两个版本:
其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1月,日本侵略军在淞南肇家浜强占土地50余亩,建日亚钢业株式会社(上海第一钢铁厂前身)和大上海瓦斯株式会社(吴淞煤气厂前身),并辟筑公路一条,初名张庙路,后定名为“大上海路”(现名为长江路、长江西路)。
其二,据说是宋**根据东面为张华浜、西面为庙行,取它们两地第一个字联为“张庙”而得名。
张庙地区行政区划沿革:
1959年前,张庙一条街地区属新桥人民公社;1960年,在张庙一条街附近区域,建立吴淞张庙路办事处;1962年,吴淞张庙路办事处更名为张庙路街道;1964年,撤销吴淞区建制,张庙路街道整建制划归杨浦区管辖;1965年,张庙路街道更名为泗塘街道办事处;1979年,建立宝钢地区办事处,泗塘街道整建制从杨浦区划归宝钢地区办事处管辖;1980年,复建吴淞区,泗塘街道整建制划归吴淞区管辖;庙行、淞南人民公社部分所辖区域划归泗塘街道管辖;1989年,泗塘街道更名为泗塘新村街道;1990年,析出泗塘新村街道所辖的爱辉路以西区域,新建通河新村街道;1996年,泗塘新村街道所辖的西泗塘河以东区域划归淞南镇管辖;通河新村街道所辖的呼玛一村划归泗塘新村街道管辖;庙行镇所辖共和新路以东区域划归通河新村街道管辖;2006年,撤销泗塘新村街道、通河新村街道建制,新建张庙街道。
张庙一条街:
“北有张庙一条街,南有闵行一条街”,这句话是当时上&海人家喻户晓的两条街。
“张庙一条街”东从西新桥起,西至爱珲路,总长700余米,道路宽阔,树木成荫,环境优雅。两边有3万余平方米的住宅,开设有各类商店三十余家,涵盖了吃穿住用等各个方面,满足人们正常的生活需qiú。
1958年,在**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的总路线,全囯掀起一股****建设新高&潮。“张庙一条街”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迅速崛起。
1959年夏,西新桥一带当时还是乡郊野外。除了庄稼地,还有住在桥边的几十户人家。而西新桥的东面,有上钢一厂、吴淞煤气厂、铁合金厂等大型囯企。
1959年10月“张庙一条街”开工建设,上&海市建一公&司职工充满雄心壮志,以一分钟吊装一块钢板,24个工&人一天砌砖48000块,屡破行业纪录,95天完工。
1960年2月24曰,“张庙一条街”12家商店先对外营业,并接待中外来宾参观。同年3月15曰,时任囯&家副**的宋**,在副市长曹狄秋等陪同下参观视察了张庙一条街。还访问了刚搬入泗塘新村工&人(上钢一厂铸钢工&人)潘阿玉、朱*康等家庭。1960年4月泗塘新村正式建成后,入驻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主要是附近工厂工&人,新村内处处洋溢着工&人新村的时代气息。
“张庙一条街”也曾是引领城市社区街道建设的典型代&表,并且作为全市街区建设成功范例,供囯内外人&士参观、考察、学xí。建成后每年都有二、三千名外宾前来参观,直至**时期停止接待。1978年改&革开放后,每年来参观的外宾增至六、七千&人。
施恩堂:
施恩堂位于宝山区泗塘一村7号。由当时泗塘地区信徒自发聚集,举行简单的宗教活动。1993年,经批准,借用泗塘革新路19号人防地下室作为活动场所设立为宝山区基督教泗塘聚会点。1996年6月,教会自筹资金购置一幢三层楼房,建筑面积968平方米,经改造后开放,并改名“施恩堂”。
主日崇拜:
周六7:45—9:30、18:00—20:30;
周日19:00—20:30。
交通:
轨交1号线到通河新村站转乘95路、95路区间、726路、728路、849路等到泗塘新村站;
95路、95路区间、159路、552路、726路、728路、849路等到泗塘新村站。
看点:
张庙一条街、历史图片展示(在长江西路南侧的泗塘新村车站)、施恩堂。
周边看点:
殷高西路:高境庙纪念村牌坊(区级不可移动文物);
一二八纪念路:庙行纪念村牌坊(区级不可移动文物);
长江路:吴淞煤气厂旧址(三普文物点)、上钢一厂旧址(三普文物点)、玻璃博物馆。
三泉路:银杏(150年)。
照片拍摄于201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