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袁:“长寿乡”变“癌症村”的反思

(2014-01-28 01:29:47)
标签:

巴马

瑶族

长寿乡

癌症村

杂谈

分类: 杂文时评


  “长寿乡”变“癌症村”的反思

  

    阿袁

 

总共27万人中百岁以上的长寿者便有82人的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被人们艳称为“长寿乡”的,然而,眼下她却又成了名闻遐迩的“癌症村”!不仅如此,该县的并不华丽转身的背后,却是一个颇值得人们为之深思、探讨乃至亟需解决的社会现象乃至社会问题。

责编:方舟 日期:2014-1-28

                                图片来自网络,阿袁在此深致谢意!                           


今年126日人民网报道,据说“任何病灶只要该县来不用吃药就好了,糖尿病在这呆了两年就好了。不打针不吃药。”“高血糖,那你就来吧,绝对好,糖尿病到这儿效果最好。”“小分子的水对身体对消化对气管各方面都好。没开,就喝,挺好,等开了以后就把矿物质都给破坏了。”“来这不用吃药也能治病。”“泉水河水生喝效果好。”“要到百魔洞里吸收地磁,到天坑呼吸负氧离子。”诸如此类神乎其神的说法还有不少,也因此来到巴马的养生者中有不少人就是来养病的。显然,到这里来的除了慕名而来的游客,有不少养生者都固定来到巴马长住上一段时间,成了巴马的“候鸟人”。大抵也因这,该县原本是被称为“长寿乡”的,也因而成了著名的“癌症村”;对此,巴马甲篆乡坡月村村支书黄大尚也确认:“来到这里的,有些是高血压的,糖尿病的,各种的病类都有,有些有癌症的,还是来到这里,令当地多了‘癌症村’的称呼。坡月村的水不可能治你的癌症的,我们这儿适合养生的。”

                                    http://www.people.com.cn/mediafile/pic/20140126/16/1446516596774600956.jpg

      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长寿老人比例很高,全县27万人中,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有82人


且慢,不仅是该美称的更改而使得该县显得不无尴尬,而且尤其令人难堪为怀的,则是该县原本可生喝的水,现今根本业已无人敢于饮用的了!至于其他的污染,自然也在预料之中。

这无疑是使人大为惶惑,乃至震惊不已的了。事实上,自从上百万的游客、养生者来到巴马寻找“长寿密码”以来,大量人口的涌入在不同方面考验和冲击着巴马的承载力。建设混乱、环境污染、配套不足等问题也开始逐次显现。

对此,笔者阿袁以为,如此以糟蹋当地环境为代价的所谓“养生”或“开发”,毋庸置疑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恶性透支!因为它至少有以下几粧事项未能得到有效筹划使然。倘使这些已然出现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改观,那么,原本所谓的“长寿乡”也必将变成一个实打实的不可挽救的“癌症村”,甚而至于难逃时下许多名胜被重度污染窠臼的深渊而终究不能自拔。

首先,无疑,该县由于长寿乡的“名声在外”,迅速使得游客和候鸟人的到来,也在不同方面考验和冲击着巴马的承载力。环境污染、配套不足等问题争相显现。据巴马县旅游局数据显示,2013111月,巴马全县接待游客258.96万人次;而这个数字在2006年的时候还只有11万。尽管来人多了,但其管理严重滞后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固然也就未能得以解决。

其次,人多起来,高楼拔地而起,水却没有以前干净了。盘阳河是巴马人的母亲河。村民说以前河水能直接喝,现在不敢了,村民称“看着干净,仔细看上面有层油。那时候我们这边没开发的时候,河里面的水我们直接喝,渴了就喝。房子也多了,人也多了,什么东西都往河里面排。”这无疑是这些长期的乃至候鸟般的居住者的致命的恶劣做法,也可见当地人及游客乃至“候鸟人”一同不爱护环境使然。可见,其素质之差是难逭其责的。

再次,由于合理规划滞后,一些问题显现了才想到去治理,当地管理者就认为:“游客进来我们这边的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就滞后。在还没有能够科学及时的合理布局和规划的情况下,由于受市场的利益驱动,周边群众和来巴马的投资商盲目也是有关的。”

第四,旅游业固然需要发展,但其发展的账目却要有个事先的预案盘算。据称从2006年巴马开发旅游,到现在,7年过去了,巴马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才终于开始建设。由此可见,该长寿乡不出事才怪呢!尽管今年广西提出构建以桂林、北部湾、巴马为核心的国际旅游“金三角”。但巴马是国家级贫困县,基础设施起点低:“在这么一个国家贫困县的情况下发展旅游业就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海陆空整个交通网络巴马还没布局好。巴马没有高速路也没有铁路,对旅游业的发展和转型提质可以说是一个瓶颈。”

第五,当地农民的生活亦依然是个值得首先考虑的要素。而当地的管理者似乎并无通盘考虑的计划,只是盲目地以为“发展旅游”就可以了的。不论基础设施条件如何,作为坡月村的村支书黄大尚以为就是现在村里必须发展旅游:“现在基本上坡月村都是失地农民了,一点地都没有了,那么现在农民的生活,必须靠外地人来住,哪一户没有外地人来住,哪一户生活条件差得多。”然而,事实恐怕并不尽然的;没有一定的“早为之计”的所谓开发旅游,受害的毕竟还是当地的人民!这种教训,在全国是经常见到的。希望该长寿乡万勿重蹈覆辙!

第六,旅游项目的开发必须带动当地村民致富:“企业进来,大的项目落地,那么这个项目所辐射到的村屯必须和我的农户捆绑发展,共同富裕。不能说企业上来了,这边都很好很漂亮了,游客也有了,有收益了,我们群众在这边,还是非常贫困。这个现象我们是不允许出现的。”话虽是如此说,但事实上,该县旅游局长尽管认为旅游发展了,当地村民收入也提高了(每年人均50006000元左右,以前就是2000多元)。但由于急功近利于所谓的GDP,而是当地深受污染之苦的现实,想必大家是感同身受的。目前该县的恶劣环境,不就是其极为显明的极大代价么?

此外,笔者以为,不管这里的管理者如何对待该事件,以及如何措辞,但似乎必须知道,长寿是除了水、空气、阳光、地磁之外,尚需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而此处环境一旦遭到万劫不复的破坏,那么,一切的事后补救恐怕也是无济于事的。而那么些所谓慕名而来的候鸟族似乎也不必在这个上苍所赐的宝地里硬要插上一脚,因为自身的健康固然重要,但当地人民的健康也一样重要;而且在某种和程度上说,只有当地百姓享受之余才能轮到外地的游客乃至候鸟族们!对此,作为出身也是长寿之乡而且是风景优美之江南水乡楠溪江水域的笔者,便有极为深切的体会和不无惘然的感受;因为倘使当地管理部门一旦措置不当,这将会使该地的天然氧吧变成多么可怕的环境污染场!目下这原被人们誉为“长寿乡”的巴马现今却成了一个不无嘲讽意味的“癌症村”——这一尴尬处境,就是一个令人无语乃至黯然的例证。

但愿这个“癌症村”还是早日还原成原来的“长寿乡”为好吧!

际此,阿袁特集我国“书圣”王右军《兰亭集序》之字为一首七言律诗,并用志其事云:  

  

        管弦丝竹万夫列,极致虚情一地临。

    岂信相期当放浪,可能自合坐幽阴?

    世人终乐游山水,时事初知寄古今。

    不若静观天朗日,气清犹咏九风林!

 


 附录:

起句亦即“管弦”句:列管弦《淮南子·原道训》:“夫建钟鼓,列管弦。”万夫晋人陆机《拟古·东城一何高》诗:“一唱万夫叹,再唱梁尘飞。”又,《书·咸有一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其原本自是出诸晋人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极致达到最高之程度也,原为名词,唯此或可转为形容词。汉人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昔者孔子有云: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此二学者,圣人之极致,治世之要务也。”又,鲁迅《野草·复仇》:其次,则给以冰冷的呼吸,示以淡白的嘴唇,使之人性茫然,得到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

虚情:虚假之情况也。《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妖精见唐僧问他来历,他立地就起个虚情,花言巧语。”亦可释为虚假之情意。《说唐》第四十九回:“若有虚情,死于刀剑之下。”此可两取之。

一地:同一地方或同一境地也。唐人玄觉《永嘉证道歌》:“一地具足一切地,非色非心非行业。”又,唐人李山甫《送李秀才入军》:“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

相期:相约也。唐人李白《月下独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放浪:行为放荡,不检点也。清人和邦额《夜谭随录·韩樾子》适小红送茶至,韩戏捻其腕,红微笑睨之曰:小娘甫出门,郎君便尔放浪耶!’”按此义项与右军序中“放浪形骸”之本义则固已颇不同矣。

自合:自应也,该当也。元稹咏廿四气诗 立夏四月节》:“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幽阴阴暗也。宋人苏辙《次韵子瞻锁院赐酒及烛》: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方知覆育长。南朝梁人江淹《悼室人诗》“蜻引知寂寥,蛾飞测幽阴”,则为阴间矣。

尾联亦即“不若”一联:原本出诸晋人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不若:不如也,不及也。先秦庄周庄子·外篇·天运》:“孔子见老聃而语仁义。老聃曰:'……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又,先秦屈原《天问》:“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又,魏人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风林:微风吹拂之丛林也。南朝齐人谢朓《奉和随王殿下诗》(其一):“婵娟影池竹,疏芜散风林。”

 

                          20141281:38    阿袁走笔于都门藉斋灯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