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
(2022-06-11 17:39:56)当和家长反馈孩子在班级中的学习情况时,一般教师会提到好的一面,但大多是因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没有达到要求才会联系。这一天,小胡的回家作业还是没有符合要求,我布置的是抄写词语每个两遍,并且听写一遍,但小胡不是抄写词语漏了,就是没有听写,或者是听写了没有及时批改订正。问题多次出现和小胡单独交流未果,我联系了小胡的家长。和小胡妈妈说了一下问题后,小胡妈妈表示孩子回家之后便说自己的语文作业已经在学校里完成了,自己因为刚生了二宝,实在没有经历来管教孩子,作业都是交给小胡的爸爸来管的。但其实小胡的妈妈也没有完全不管,对孩子的学习还是知道一些的,也表示会和孩子爸爸说一下,加强对孩子作业的检查。
小胡的回家作业不合格,课堂作业也会拖拉,每天好像就是和作业打交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但小胡只要上课在认真听讲,都会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心理学上研究认为,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赞赏。小胡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对孩子进行鼓励和赞扬,其实就是赏识教育的简要说法。赏识教育是世界着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是一项已经确定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从专业角度来看,赏识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思想理念,它要求教育者遵循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走进受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在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启发信任、激励、理解、尊重、宽容、自信等特质,激发学生的潜能,唤醒学生的灵魂。人人都需要赞赏,赞赏是人的生命的一种需求。研究表明,普通人在未受到任何赞赏与激励的情况下,自身能力仅能发挥出20%~30%,而在赞赏与激励之下,却能发挥出60%~80%。
教师要善于用赞赏来激励以激活受教育者的天赋和潜能。因人而异,对于基础情况不相同的孩子应该采取不同方式的赏识教育,以免好心办坏事,反而起了反效果。对后进的孩子的激励要优先提出,教育者的赞赏能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减弱他们的挫败感和失落感,恢复甚至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达到一个好的效果。要多为受教育者创设一些成功的机会,特意去发掘并赞赏受教育者的长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当他们得到赞赏、肯定和认可后他们就会得到成功的体验,这些经历在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会极大的增强受教育者的自信力,并促使受教育者将自身的潜能都充分调动起来,使自身各部分的机能达到最佳状态,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受教育者各项能力的快速发展。
然后,赞赏应体现一视同仁,可以有先后,但不能区别对待。榜样、典型示范的原则要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奋进的氛围。
最后,赞赏要有适度。赞赏和激励不能过于频繁,这样才能使孩子产生一定的期待心理,促使孩子养成自我监督与自我激励的习惯。不然,只会让孩子陷入到赞赏的陷阱,从而产生抗药性,麻痹了自己。
无论哪个孩子,只要我们耐心寻找,就必定能发现他的优点,即使他做错了事,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闪光点,关键是一个“爱”字。爱,是人类所特有的,最伟大的情感。如果说亲子之爱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本能的爱,那么老师的爱则更多的是博爱。因为教育是无选择性的,所有的孩子都有权利获得爱,爱才是老师最美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