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书推荐】李树德散文作品集《江湖夜雨》

(2020-10-24 13:05:33)
标签:

新书出版

《江湖夜雨》

编辑推介语:

这是一本用爱和情写出的散文集。作者以自己丰富而别样的经历为素材,用朴实无华的笔触,写出行走江湖的快意、读书感悟的愉悦、亲情师恩的感动和童年趣事的甜美。其中有岁月的风尘,陈年的老酒,也有灿烂的朝暾,旖旎的霞晖。这一切都是那样的纯洁明净、醇香浓郁、轻柔温婉、烨煜鲜艳。在这个五彩缤纷、美好多元的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行者,当你洗去疲劳的汗水,或者摆脱灯红酒绿,远离尘嚣,静下心来,想从书本上获得另一种感受的时候,这本小书也许能帮助你懂得孤独的意义,使生活多一些另类的从容和潇洒。

【新书推荐】李树德散文作品集《江湖夜雨》


 

 

《江湖夜雨》自序

 李树德

去年,“大家文学苑”的朋友们酝酿出版一套散文作品集,经过磋商敲定之后,我就开始从我写过的数百篇文章中筛选散文。所谓“散文”,广义上讲,这指中国古代文学中,与韵文、骈文相对,不追求押韵和句式工整的文章;狭义上讲,是指中国现代文学中,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现在回想起来,我与“散文”很早就有了接触。上小学时,我从父亲的书橱里,找到一本巴金先生的《忆》,那是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中的一种。《忆》收录的是巴金于1933年到1936年所写回忆性的散文,有《忆》《最初的回忆》《家庭的环境》等等。此前,我读过巴金的小说《家》,父亲还告诉过我,巴金还写过《春》和《秋》,也是小说,可我并没有读过。我纳闷,这位作家写的书,怎么都是一个字的书名。出于这种好奇,就把《忆》读完了。读后感觉这本《忆》和《家》大不相同,《家》是写别人的事情,有人物,有故事;而《忆》是写自己的事情,没有什么曲折的故事,都是日常生活,但是也很有趣。我发现,他写的好多事儿,我也经历过。例如,他写到他家院子里的桑葚和养的花鸡:
草地的两边种了几排桑树,中间露出一条宽的过道。桑叶肥大,绿阴阴的一大片。两三只花鸡在过道中间跑。……桑葚的甜香马上扑进了我的鼻子。“好香呀!”满地都是桑葚,深紫色的果子,有许多碎了,是跌碎了的,是被鸡的脚爪踏坏了的,是被鸡的嘴壳啄破了的。到处是鲜艳的深紫色的汁水。 

【新书推荐】李树德散文作品集《江湖夜雨》

在老家时,我们家也种了一片桑葚,虽不是在院子里,可离家并不远,每当桑葚熟了,也掉到地上,我和伙伴们就去捡着吃,吃得连鼻子带嘴都是紫色的。我们天井里种的是梨树和枣树,也养着鸡,还养着鸭子,当秋天枣子熟了,也会从树上落下来,被鸡啄,被鸭啃。读了《忆》,再看书上注着的“散文”两字,我心想,这散文不用编稀奇古怪的故事,只写自己经历的事儿就行,人人可以写散文的。我也能把自己那些有趣的事儿写出来,我也能当作家。这样,我的文学梦就开始了。上了初中,我读的课外书大多是小说,也读过李季、顾工、李瑛、梁上泉、张永枚等人的诗集;至于散文,印象中只读过两本,一本是叶君健的《樱花的国度》,另一本是孙犁的《津门小集》。后来还买了这两本书,之所以读过又买,一是因为书小便宜,二是因为我知道这两个作家。到了高中,我参加了学校的文学社,有了辅导老师指导,个人的阅读就少了些盲目性,多了一点选择性,但还是以读小说为主,不过由读流行的现代小说《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转为读五四新文学的小说《彷徨》《呐喊》《憩园》《子夜》《骆驼祥子》等等。当然也读散文作品,但为数不多,而且是由语文老师推荐的。高中语文课本里有散文作品,任课老师在讲解分析课文时,向我们介绍了一些著名的散文作品;在延伸阅读时,常给我们朗读散文佳作。印象最深的是高一时,课文中有一篇散文,对这篇散文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却至今记得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朗读的《马缨花》。老师是从报纸上朗诵的,可见《马缨花》最早是刊登在报纸上。老师介绍作者是北大教授季羡林,当时季先生的名声远没有后来那样大,我们对季先生几乎一无所知。季先生在这篇文章中,用淳朴自然的笔触,在漫不经心之中,独具慧眼地寓哲理于草木之中,寄心魄于星辰之上;把马缨花物化成一段岁月,寄托了自己在新旧两个时代的不同情感。至今印象深刻。课后老师还留下作业:每人选择一种树木花草,写一篇以物寄情的散文。这可能是我第一次有意识地写散文。1964年高二时,学校举行过一次作文比赛,我报名参加了。给的题目是《秋》,要求在两小时之内,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散文。我写的什么已经记不起来了,作品获得了“优秀奖”,奖品是徐世荣的《容易读错的字》,这本书我一直保存到现在。受到这件事刺激,我想向著名的散文家学习写作散文,就读了一些散文作品,如曹靖华的《花》,杨朔的《海市》《东风第一枝》,秦牧的《花城》,以及《雪浪花》《荔枝蜜》等等。后来上大学学了英语,毕业后参加工作,从事英语教学。文学梦却没有醒。除了阅读专业书籍外,仍然不时地阅读文学书籍。可是文学创作很少,如果日记也算散文的话,记日记倒是几十年没有间断过。岁月如梭,韶光易逝。荏苒的时光就如雨后的彩虹,缓缓地、悄悄地消逝于蔚蓝天际。退休后,我并没有立即离开教学第一线,应朋友之邀,先后又受聘于广西北海学院、海南三亚学院和浙江温州大学,可毕竟与在职时不一样了,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多了。

【新书推荐】李树德散文作品集《江湖夜雨》



当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时候,记忆中的往事却没有远去,深深埋在心中的文学梦,又不时浮现在眼前,现在有条件、有时间,来实现梦想了。南方是多雨的。春天有梅雨,夏天有暴雨,秋天有细雨。梅雨季的江南,雨丝绵绵,雾霭重重,多少次,我站在窗前,看着那细碎的雨滴从玻璃窗上慢慢滑下;多少个风雨之夜,我坐在临窗的办公桌前,放下手中的书本,谛听着雨点有节奏地敲打着窗子。每当这时,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凄凉和悲哀,会突然想起黄庭坚的那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我是在江湖吗?这是我的江湖吗?我自己也不能回答。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这时,我想起千万里之外,北国小城中的妻子女儿,想起我已经远去的双亲,想起我在农村度过的快乐童年,想起人生黄金的学生时代,想起我曾经工作过十几年的那片热土,想起我的师长、同学、朋友、学生……一片片场景,一个个身影,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要把这些场景记下来,我要把他们的形象画下来。我急切地打开电脑,迅速地敲击着键盘,我怕这些美好的东西,在我的脑海中稍纵即逝。就这样,在十来年的时间里,我敲出了数百篇散文,如果它们都可以称为散文的话。最日,“大家文学苑”主编毕树志先生问我,书稿是否准备好了?我说,准备好了。可以交稿了——我已经从那几百篇中挑选出35篇,共16万字。既然是一个作品集,总得给它起个名字。在整理这些文字的时候,常常想起当时写作时的情景,那句“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不时地浮现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索性就以“江湖夜雨”做这个集子的书名吧。再次感谢毕树志先生,感谢所有为本书出版付出心血和劳动的朋友们。

 

202034星期三

于廊坊师范学院书枕斋


(编辑推荐:本书为丛书,单本售价30元。有意邮购者加微信:13833446162 李树德)

关于作者

                                            

李树德,河北廊坊师范学院英语教授、中国翻译协会资深翻译家、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教学之余从事翻译和文学创作。翻译作品有《欧·亨利全集》(合作)《助你成才》《世界名家名著赏析》《梦幻城堡》《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等,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文学著作有《书情脉脉》《那些朋友,那些书——忆巴金》《街坊人物志》《街坊人物志续编》等。在《人民政协报》《中华读书报》《天津文学》《山东文学》《散文》《读者》《世界文化》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数百篇,散文收入《河北散文家作品选》。多次获文学奖励,主要有:2003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征文三等奖,2012年河北省第二届“我的读书故事”征文一等奖,2012年“走进巴金故居”征文二等奖,2016年“河北散文30年创银星奖”,2017年“东丽杯”梁斌小说(小小说)一等奖等。

 

 

文学总顾问:关仁山

编委会主任:张虹

音频总监:孔昭一

编委会委员:李东辉  张同乐  张建丽  王承俊

                     王克金  李宏志  毕树志

主编:毕树志

责任编辑:小树叶子  北风  谢雁冰  鹏飞

本期责编:毕树志

投稿邮箱:xiaoshu0627@qq.com

图片来源: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