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陉村刘氏是个大家族,自始祖刘兴由洪洞迁徙井陉已有600多年。家族中有许多的传说和故事,其中第10代传人、清朝康熙年间曾任湖广辰州知府的刘应中传说最多。
刘应中的出生就很传奇:明朝末年,北陉村刘自晋外出回家,途中突然飘过一朵红云落在地上,他到红云落下的地方一看,有一匹红绸布,便将红绸布抱回家。当刘自晋走进家门时,他的妻子李氏生下一个小男孩,这就是刘应中。当时找不到包裹孩子的布,情急之下,刘自晋将拾到的红绸布撕开,包住了刘应中。
北陉村刘知府老宅
刘应中小时很聪明,也很顽皮。他在学堂念书时,曾到学堂土地龛用红土块涂鸦,因此得罪了土地爷。在他晚年,康熙皇帝为他提职时,土地爷捂住了他的耳朵,他没听到,没接旨谢恩,失去了升职的机会。为此,他的后人——北陉村刘氏西股后宅一支,和土地爷有怨恨,至今不供奉土地爷。
刘应中曾前后任过江南凤阳(现安徽凤阳)、湖广辰州(现湖南沅陵)两地知府。北陉村刘氏家族中传说:在江南某地,有一对恩爱小夫妻,农忙时节,丈夫在田里干活,小媳妇在家做饭,并将饭送到地头。一天,小媳妇在家做好饭和汤,想到丈夫劳作辛苦,又往汤里多加了些香油,把饭送到地头。这时丈夫干活到了地的另一头,她把饭放在一棵大树下,高喊着告诉丈夫后,便回家忙其它事情。没想到丈夫吃了饭却一命呜呼,死在地头。案子报到县衙,知县亲审此案,仵作验尸,系中毒身亡。送到地头的饭和汤没有外人接触,县官定案,小媳妇投毒谋害丈夫,判死刑,上报府衙。刘应中审查此案,觉得很是蹊跷,恩爱小夫妻,怎能无故投毒杀夫?刘应中亲临现场,叫小媳妇重复那日经过,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饭和汤,同样送到地头。刘应中躲在远处观看,不长时间,从树上下来一条毒蛇,嗅到汤的香味,顶开汤罐盖子,伸进头喝汤,因汤有点烫,蛇将喝下的汤和毒液一块吐到汤中。案情大白,刘应中当场释放了小媳妇,百姓拍手称快。《畿辅通志》74卷记载:刘应中任江南凤阳府知府期间,“时属邑饥,详请赈济,全活无数;以承审解组”。“以承审解组”用现在的语言表述就是:重新审理案件,平反冤、假、错案。
井陉县志记载:刘应中于康熙丁卯(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秋卒于官,葬于何处至今仍是个迷。北陉村边有一条3米多宽的土路,穿过一个叫分水岭的山向南延伸,据说是井陉古栈道,过去曾经是人来车往。刘应中的坟就在古栈道西侧,路边曾立着一块指路碑,告诉南来北往的人,这里埋葬着一个大清正四品辰州知府。“文革”破四旧,平了刘应中的坟,家族中的老人们回忆,刘应中的坟只有堆土,下面没有墓坑,是座空冢。家族中传说,土地爷捂住了刘应中耳朵、没接旨谢恩那次,康熙皇帝生气地说:刘应中,刘应中,至死离不了辰州城。如果真是这样,皇帝封了,那刘应中应该葬于辰州。
这是北陉村刘应中的坟地,可能是座空冢
家族的传说和故事,反映着一个家族兴衰发展的历史。刘应中有康熙皇帝恩赐的半朝鸾驾,很风光,在那个不太遥远的年代,这是北陉村刘氏家族的骄傲。
(写于井陉县北陉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