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阳庄老刘家的传说(八):我的高祖刘老万

(2023-01-25 13:31:17)
分类: 家族的传说与故事
       我的高祖,名不详,人称刘老万,清朝晚期武秀才,武功高超,在村里办有武学。当年考武举人,刘老万挥舞大刀,威风凛凛,但不慎失手,将刀掉在地上,他眼急手快,用脚将刀勾起单手接住继续操练。结束后,他把刀放在地上,盯着考官看了一眼,考官很生气,认为这个人太傲慢,从名单中把他革去。
   高祖为人耿直,爱抱打不平,在当地很有名望。沟漕村西北的大山上有座寺院,名苍山石佛堂,当地人称十八堂,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对地。寺院前的山林原属刘家,山林多为蔡树,当地人称蔡树结的果为橡果,附近百姓常到山林打橡果作食品,有时还损坏树枝。山林归刘家时,百姓可以随便采摘。当时高祖和寺院的道士很要好,后来他将这片山林划缘为寺院护庙地,山林成为护庙地后,百姓采橡果时损坏了树木,护庙人便将百姓的采果工具扣押。为保护庙林,县衙还在山上立了护林告示牌。百姓采果不便,找到高祖诉苦,他便到寺院找道长讲理,道长告其有县衙告示立牌在山,他二话不说,把告示牌推倒滚下山去,为此双方打开官司。因他推倒县衙立得告示牌,在县上当然败诉,他又告到正定府。
        在正定府打官司期间,附近一家砖窑出砖不利,便买下一对童男童女祭窑。童男童女哭哭啼啼,有好心人悄悄告诉他们:除了刘老万别人救不了你们,只有向他求救了。当高祖过来时,童男童女高呼救命,他找到窑主,出钱将童男童女买下,窑主知道刘老万有武功,惹不起,只好作罢。以后男童跟随高祖,干些找人送信的事,女童作了丫环(阜平人称为梅香)。后来因打官司花钱很多,家里生活已很困难,可这两个孩子为感谢救命之恩,死活都不离开刘家。男童长大后当了管家,老死在刘家,埋在沟漕村西;女童长大后找主出嫁。
       高祖刘老万一生习武,目不识丁,办事不便,打官司也吃了亏,就决心让曾祖读书习文。曾祖学习刻苦,会考时荣获廪膳庠生,是朝廷供给生活费的秀才,曾是县官子女的教师,也曾在当地有钱人的学馆任教。高祖有一个侄子,外号叫“四疯子”,曾借花口沟村L家的钱,人家向其要债,他出口不逊,打了架。他回家后说挨了打,高祖不问根底,便说:你们就不能打他们?于是四疯子找了几个习武的同伴,乘赶集之机,到城南庄打架。L家也有人习武,回去后,L家主人责其:打狗还得看主人,不该和刘老万先生的家人打架,要向被打人道歉。于是在集上相遇,不等人家说明青红皂白,便打了起来,混打中L家一人被打成重伤。L家在当地也是很有势力的人,于是告状到县衙。当时曾祖在县里教书,正教县官的子女,听说县官要到城南庄审案,连夜赶回家中,以父亲年老多病为由,扶其受审。县官见此自然心里明白,便问当地证人打架的经过,证人都说:城南庄街道石头较多,有的伤是打架时碰的。于是断定:三日内不出人命问题,由刘家出养伤费完事。恰好三天后人才死去,花了些钱了事。

向阳庄老刘家的传说(八):我的高祖刘老万
刘老万习武

       查家谱得知:庙沟村刘显临是阜平刘家第一个武秀才,其子侄一代又出了五个武秀才,他是刘老万的堂叔,刘老万习武可能就是受其影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