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陉村刘氏家谱解析(四):家族人名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特征

(2023-01-25 08:33:06)
分类: 家族的传说与故事
       家谱记载是以父系家族世系人名为主线的。
       人名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指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由于人们所属的社会、历史、民族、宗教信仰及文化修养的不同,所以人名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特征。
       历史上,人名曾包含名、字、号:
       名又叫“本名”,《说文解字》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由父亲取名。由此可见,名是幼时所起,供长辈呼唤。
       字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仪礼·士冠礼》:“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 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这说明,成人后,要举行冠礼,这标志着本人要出仕,加字,供朋友呼唤。名与字是互相关联的:字与名意义相同的,是并列关系,称“并列式”;字与名意义相近的,可以互为辅助,称“辅助式”;字与名意义相顺的,出自一句话中,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修饰,称“扩充式”;字与名意义相延的,意思的延伸,称“延伸式”;字与名意义相反的,意思互补,称“矛盾式”。
       号又称“别号”,是人的别称,即绰号。号是自己或他人所起,不受家族、宗法、礼仪以及行辈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呼唤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不是所有人都有号。
       现存的《河北省井陉县北陉村刘氏家谱》,对明朝时期各位先祖记载极为简略,仅仅记录本名和父子、长幼关系。较早的家谱应该记得稍微详细,可能是代远年湮,后世在多次续谱时,给予省略,才形成今天的版本。
   明朝早期,家族一般按一辈短一辈长取名,短指单字名,长指双字名。取名用的字多为自然物和吉详字,如“海、泉、忠,勇、富、贵”等,还有一些好的表意字,如:“钦、印、晧、宏、良、贤、让”等。取名反映出先祖渴望美好、富足生活的心愿。

北陉村刘氏家谱解析(四):家族人名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特征
北陉村刘氏第四辈取名

       明朝中、晚期,取名逐渐向以双字名为主过渡,同时对取双字名规定:每辈有两字可选,一字在姓名中间,一字在姓名后边,并在同胞兄弟间使用同一个排辈字。由于家族大,分支多,排辈字各门各支却不统一。
       到明末清初,刘氏家族已传八代,家谱中增加了先祖的字、号、学历、官阶、住邑迁移等记载。如刘应中祖父,名攀,字云衢(qú),“攀,引也”,“云衢,云中道路也”,《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艳歌》:“今日乐上乐,相从步云衢。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鲤鱼。”借指高空;刘应中二祖父,名起凤,字鸣梧,“起凤,凤凰起舞也”,“鸣梧,梧凤之鸣也”,《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两位先祖的名和字,攀龙附凤,起凤腾蛟,犹如两幅美丽的图画,可见,刘应中曾祖刘宗信心胸广阔,才高八斗。

   北陉村刘氏家谱解析(四):家族人名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特征
家谱中对刘应中祖父、二祖父的记载

       清朝初期,为区分辈分,曾出现单字名排辈字,双字名中另一字要取自同一偏旁部首,如某一辈名中一个字都是单立人旁,另一辈名中一个字都是三点水旁等。
       迁移阜平石坊刘氏一支,也是书香门第之家,刘泽治四子取名元典,元儒,元纯,元吉,“典、儒、纯、吉”四字,古时表示四种衣服:典服:标准服装,文人雅士常用的服饰;儒服,泛指读书人的服装,(清)卓尔堪《从军行》“上堂仍儒服,未忍换戎装。”;纯服,古代帝王用的黑色祭服,《礼记·祭统》:“王后蚕於北郊,以共纯服。” 吉服,泛指礼服,仅次于朝服的衣服,《后汉书·安帝纪》:“皇太后御崇德殿 ,百官皆吉服。”

北陉村刘氏家谱解析(四):家族人名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特征
刘泽治四子取名元典,元儒,元纯,元吉

       向阳庄刘氏取名也很讲究,第一代先祖刘元儒,字文魁,号巨泉,生四子,取名:显廷,显相,显经,显纶,廷相:应该特指朝廷、宰相;经纶:整理丝缕比喻治理政事。(唐)柳宗元《惩咎赋》“刚柔弛张兮,出入纶经;登能抑枉兮,白黑浊清。”合在一块,廷相经纶表示朝廷、宰相共理国事。
       我的曾祖,名不详,人称老慕先生,廪膳庠生,是朝廷供给生活费的秀才,曾是县官子女的教师,也曾在当地有钱人的学馆任教。祖父兄弟三人,大祖父刘昶缉,字毅德,后人尊称老毅,家庭堂号毅善堂;二祖父刘昶熙,字瑞宪,后人尊称老瑞,家庭堂号瑞贤堂;祖父刘昶止,字定成,后人尊称老定,家庭堂号定安堂。祖父兄弟三人的名来自《诗·大雅·文王》:“……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穆穆:庄重恭敬;缉:绵绵不息;熙:光明通达;於:叹词;敬:崇敬;止:最终、无限。译后:“……庄重谦恭的周文王,他的品行光明磊落,让人无限崇敬……”。
       祖父一代排辈字是昶(chng),昶:日长也。与缉、熙、止组合,精彩绝伦。
       祖父行三,按“缉熙敬止”四字理应排“敬”,为何弃“敬”取“止”呢?这给后人留下无限遐想。
       刘氏家族人名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特征,还需我们进一步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