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雅各伯回故乡

标签:
创世纪释义 |
分类: 创世纪 |
第三十二章 雅各伯回故乡
http://cloud.189.cn/t/neiAZnBjaiU3
(创世纪三十二章释义.mp3)
雅各伯在天主的眷顾和保护之下,平安的通过了拉班这一难关,但是还有更难的一关在等着他。就是他哥哥厄撒乌这一关。对厄撒乌的愤怒和报复的决心,虽然已可说是时过境迁。二十年的漫长岁月,已应当将一切往仇旧恨冲淡了。但是雅各伯却十分不放心,对厄撒乌激烈冲动的性格,他比谁都更清楚。所以仍然心有余悸,不得不严加戒备,以防不测。雅各伯双管齐下,一方面利用他生来的天才,以及他谨小慎微的本性,周密详尽的作好了计划,将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丝毫不苟,谨防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形。另一方面,他全心依赖他的上主天主,就是他祖父和父亲依撒格的天主,他时时处处照顾保护了他。所以雅各伯确信,这一次他也不会例外的将他弃之不顾,使他陷于敌手,惨遭杀害。这里清楚的有两种文件,即雅威卷及厄罗音卷,并且两者配合的颇为恰当无间。
1-22节 雅各伯怕见厄撒乌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2:10
32:11
32:12
32:13
32:14
32:15
32:16
32:17
32:18
32:19
32:20
32:21
32:22
雅各伯第二天清早打发拉班走了之后,自己也下达命令动身启程向着与拉班相反的方向前进。刚一动身,天主便显现给了他。我们知道,当他离开客纳罕地的时候,有天主在贝特耳显现给他(创28:11等),如今自哈兰归来,就要进入客纳罕地的时候,又遇见了天使,这是甚么意思?有学者谓这些天使是巴力斯坦的护守天使。这些天使并没有向雅各伯传达天主的任何旨意。因此我们认为他们的出现是在向雅各伯保证,可以放心前进,他们要一路保护他,免遭毒手(创28:15; 31:3)。有人谓这些天使就是后来与圣祖搏斗的那些天使(25-30节)。他们之所以在这里出现是作者有意解释玛哈纳因地名的意义,即是「天主的军旅」(2节)。这是后来加得支派占有的城邑,位于默纳协支派的边界上(苏13:26, 30),距离雅波克河不远(22节)。它在以色列后期的历史上曾是个重要的据点:依市巴耳曾在此建都(撒下 2:8, 12, 29),达味逃难于此(撒下17:24, 27),亦是十二太守驻地之一(列上 4:14)。雅各伯派遣的使者前往厄东地区去找厄撒乌,因为雅各伯也不确知他在那里,只是预计他应在厄东。结果在色依尔地方找到了他(4 节)。色依尔在死海之东南。雅各伯事先打发数位使者前往,就是害怕与厄撒乌发生直接的冲突;他知道哥哥是个粗野冲动的人,如直接与他见面,可能使他立遭毒手。雅各伯也的确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完全表现了旷野游牧民族机警多谋的性格,并且处处防备。除了遣人送重礼并许下后面还有更隆重的礼品之外,连仆人说话的方式和态度,他都事先教导好了。所以仆人以非常谦虚的态度向厄撒乌表示:「你的仆人雅各伯……」(5节)。并且报告雅各伯在哈兰居住多年之后已成了大富翁(6节)。这在向厄撒乌说明,自己这次回归故乡,并不向厄撒乌有甚么需求,就连从前他那么贪心并以欺诈的方式所得的家产,他也完全放弃。果然不出所料,厄撒乌已是劫掠成性,立即召集手下的四百人众,组织起来,图谋不轨。这就是他父亲向他预言过的生活方式:「你必要凭刀剑度日」(创27:40)。雅各伯亦立即采取戒备的行动,将自己的家人和牲畜分成两伙,以免同归于尽(9 节)。安排就序之后,再热切的祈求天主保佑;他是听天主的命令才回到客纳罕地来的。在祈祷中并向天主回忆,从前当他只拿着一只手杖出门远行时,天主就已保护了他;如今他却已有了众多家人,更需要天主的保护,免得使孩子们同他们的母亲遭遇不测(11, 12节)。这里所说「击杀母亲和孩子」,可能是指古东方尽人皆知的一个事实,就是敌人要杀孩子时,母亲以身护子,敌人连母亲一起杀死(见欧10:14)。这种记载亦见于亚述年鉴上。最后,祈求天主记忆自己的许诺,就是要使雅各伯的子孙多如海沙,不可胜数(13节)。
接着再打发一批仆人前往去送礼,以平息哥哥的怒气,圣经对送礼贿赂的事,知之颇详,也确悉「红包」的魔力如何之大(见箴17:8; 18:16; 19:6; 21:14)。可见这是古今中外,人们所有共同弱点!雅各伯也真会利用人们的心理,他命令仆人将要送的牲畜,分成数批,要一批批的送。好使哥哥感到惊讶,而高兴的心情起伏上升直到达至最高潮;终于将过去的仇恨一笔勾消,完全忘怀。雅各伯的确是个心思细致,善于筹划的人,在这里又一次表现了他的才能。他知道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他冲动暴躁的哥哥平息愤怒,不计前非。果然雅各伯没有枉费心机,这是后话。雅各伯为了预防不测,先在夜间使家人,即自己的妻子、婢女及孩子们度过雅波克河,这是约但河北部的一个重要支流。他自己却留在后面,原地未动。目的是当哥哥前来见他,还不知吉凶之时,不要使自己的家人在场,免得万一发生误会,而遭池鱼之殃。
23-33节 与天使搏斗
32:23
32:24
32:25
32:26
32:27
32:28
32:29
32:30
32:31
32:32
32:33
这段记载的文学类型颇为奇特,故此亦颇费解。学者们咸认为此处有重复的传说并有不同类型的文件,被兼收并蓄的排列在这里,而造成行文的混乱和意义的不明。主要的仍是两种卷集,即雅威卷和厄罗音卷。
这里所记载的是圣祖雅各伯与一个人发生搏斗,圣祖并承认这个人非普通俗人,是个超然物外的人物。为明了圣祖的这场搏斗,我们应知道它发生在夜间,而这时圣祖的心情是非常复杂沉重的。他知道第二天就要与他性情暴躁,怀恨在心的哥哥见面,前途不知是吉是凶。他虽然作好了一切准备,预防一切可能发生的事,但心中仍是非常不安。就在这种恐惧心理的重压之下,天主夜间前来安慰他,并同他展开一场「搏斗」。请注意这里是雅波克河边,而「搏斗」一词,就是雅波克的谐音,因此有玩弄字眼之嫌。这位神秘莫测的人物与雅各伯搏斗,虽然他是位超越现世的人物,却不能胜过雅各伯。雅各伯虽然大腿受了伤,却仍然奋战到底。天快亮时,神秘人物想走,却被雅各伯拉住不放,并要求他祝福自己,那人将雅各伯的名字改成以色列。有学者谓,这很可能是个非常古老的神人打斗的神话,作者将它笔录在这里,目的在指出以色列一名的来源。又有人推测说与他打斗的是厄撒乌的护守天使,前来保护厄撒乌的利益,这种例子在圣经上并不是没有的(见达10:13,14)。如此说来,代表厄撒乌的天使,被雅各伯打败了。这个胜利足以保证雅各伯今后将节节胜利,不会受到厄撒乌的陷害。就在明天,厄撒乌便要将仇恨弟弟的心情完全改变。欧瑟亚先知针对这次的搏斗曾说:「他在母胎中就欺骗了他的弟兄,及至壮年又曾与天使搏斗;他与天使搏斗,并且获得了胜利」(欧12:4, 5)。按古东方人的信念,鬼神活动的时间是在深夜,天一明亮,他们就必须销声匿迹,无任何作为。就是因为这缘故,与雅各伯搏斗的那位神秘人物,在天快要亮时要求离去。其实这种信念在我国乡民的脑海中也是根深蒂固的。雅各伯求他祝福,足见雅各伯承认他是非人世间的一个具有特殊能力的人物(27节)。那人在赐下祝福之前有一个条件,就是雅各伯必须要更名为以色列,亦就是由欺骗者(雅各伯),改变成胜利者(以色列);尤其是指他本人及其后代子孙的节节胜利而言。但未来的胜利,将是正大光明的胜利,而不再是利用阴谋诡计获得的胜利,因为他连神秘的对手都得胜了,那里还有人敢同他抗衡?
雅各伯出于好奇心,愿意知道他对手的名字(30节),但未能如愿以偿,却获得了他所要求的祝福,接着那位神秘的超然人物不见了。雅各伯确知他刚才的遭遇是来自上主天主的安排,是天主自己在参与其事,故此称那个地方为「培尼耳」,意即:「我面对面见了神」(31节)。至此他确认与他搏斗的是天主。
第二天雅各伯竟然成了跛子,因为他受伤的大腿脱了节。这在说明昨天夜间的搏斗是事实,而不是幻想和梦境。就是因为这个故事的记载,今后的以色列人为了对圣祖表示尊敬,不再吃羊只大腿窝上的筋,因为雅各伯在那里被人打伤了(33 节)。关于这个禁令,梅瑟法律上毫无记载,但在民间却尽人皆知,而且由来已久。很可能作者为了给这个传统的信念作出适当的解释,便将之与雅各伯的生命史连合在一起。我国百姓可能基于犹太人的这种习俗,称他们为「挑筋教」徒。
在雅波克河边发生的这一幕,对圣祖的生命史起了很大的作用。自今而后,雅各伯判若两人。他不再是善于搞阴谋诡计、玩弄骗人手法的人,而是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好人了。今后他不再斤斤计较现世的财物,却更专务德行的修养;今后不再仗恃自己的才干、劳苦、毅力来促使天主的恩许完成和实现,却是以祈祷和依恃上主的心情,去等候天主的恩赐,并且他知道这是最准确稳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