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从北京出发,经埃及的开罗到达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先在市内观光,看了世界第三大的清真寺,摩洛哥旧市中心广场,新建的现代商业城,经过了皇宫,市政厅和正在兴建中的海滨大道和新的高级住宅区。城区建设毫无规划,人口密度很高,建筑陈旧,街道狭窄,车辆拥挤,商铺林立。有个很特别的现象,路上交通信号灯不多,交叉路口都是转盘式的,但驾驶者能自觉遵守规则,保持道路通行,让人感觉到一种难能可贵的文明精神。这里游客很多,到处可见穿着民族服装的人,尤其女人不是穿黑袍,而是鲜艳的服饰,街上也能看到持枪的军警,但感觉还是很安全的。卡萨布兰卡曾因拍攝过多部电影而著名,但到了实地发现并没有电影里拍得那么漂亮,只不过是保留了阿拉伯民族的原始风貌,目前则是正在开发的一块热土。
一部巜北非谍影》把卡萨布兰卡搬上银幕,让世人以为那里是人间天堂。其实不然,摩洛哥不是摩纳哥,一字之差,差之千里。摩纳哥在欧洲,邻近法国,是世界上倒数第二小的国家。但比摩洛哥要富裕得太多了,首都蒙地卡罗有欧洲最大的赌场,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我来摩洛哥之前也有点搞不清,以为是同一个国家,只是中文翻译的不同,这次才真正明白了摩洛哥和摩纳哥是两个国家。
第二站舍夫沙万是摩洛哥西北部的一座山城,那里房子的外墙和台阶以至街道都塗着天蓝颜色,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引来世界各地的游客不远万里风踊而至。从卡萨布兰卡先乘机再换车,翻山越岭近三个小时才看到这个像童话世界般的世外桃园。值不值得到此一游,各说不一,我觉得还是个举世无双的地方,来一趟也不枉此生了。
第三站丹吉尔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座落在大西洋与地中海旁,与西班牙隔海相望。旅游到此主要是看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分界线,两海相交却不相容,这个现象与在南非好望角看到的大西洋与印度洋交汇但不过界的现象一样,后者证明地球是圆的,而前者是因为含盐量不同。世界之大无其不有,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都是有原因的,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这些自然奇观也都是可以解释的 ,而我们有机会看到和知道,更是人生难得的宝贵经历。
第四站马拉喀什是摩洛哥保留最完好的历史古城,虽然过去了800多年,但雄姿依然,被联合国列为受保护的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有历史悠久且有"书店清真寺"之称的著名清真寺,有十六世纪建成保留至今的皇宫,有阿拉伯国家最大的露天市场,也是撒哈拉大沙漠的边缘。马拉喀什虽是内陆地区,但近年来发展变化很大,城市建设和绿化颇具现代时尚和高科技水平,让这座老城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这里外国游客云集,当地主要经济也是靠旅游业,老百姓大都从事服务性工作或自己开店做生意,社会表面看上去很详和,治安也不错,尤其是摩洛哥对中国护照免签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旅行团到摩洛哥旅游,必将给摩洛哥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
第五站是有"非洲风城"之称的索维拉,索维拉在阿拉伯语里是美如画的意思,它是摩洛哥最重要的港口。我们乘车近三个小时到了索维拉,在海边转了一圈,感觉没有卡萨布兰卡的海边那么漂亮,城市也比较小,虽有古城堡和旧炮台及满天的海鸟,但比摩洛哥其它几个海滨城市还是略显逊色,不太值得专程跑一趟。此次摩洛哥之行有两个地方没去,一是撒哈拉大沙漠,我们只到了它的边上,没有深入进去体验一下。二是没有到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据说那里除是政府所在地,没有任何特色,且距卡萨布兰卡不远,故很少有旅行团和游客去,我们也不例外,没有到摩洛哥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