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电话”的故事

(2016-08-20 09:32:28)
标签:

杂谈

从我记事起,家里就有电话;号码是50016。五十年代,家里能有电话的人不多;是按级别和工作需要配备的。那时东城区是5局,西城区是6局;还有3局、4局等代表不同的区县。
“文革”中,父亲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家里的电话也被拆走了。直到五年后恢复工作,家里才又装了电话;号码变成550190。55局还是东城区,西城区是66局;其它区县则是33局、44局等。
后来父亲去世了,开完追悼会回到家,发现电话没声了;但电话机沒拿走,成了摆设和纪念品。直到八十年代中,因工作需要,单位给我在家里装了电话,号码是5253290,东城区的电话是525开头。
虽然那时开始允许个人装电话,但要经过审批且费用很高;一般老百姓还是装不上更用不起,所以家里有电话变成了有地位和有钱人的象征。记得有一段时间,“走后门”装电话很严重,电话局成了热门单位。
我家因有电话,从而成就了与邻里的友好关系。很多年来,尤其是“文革”以后;我家的电话就是大院里的公用电话。谁家有个急事,都是借用我家的电话;而电话本来放在客厅,后来干脆移到门口,方便大家使用。
自从有了光纤技术,电话被广泛使用;尤其是无线通讯的迅速发展,手机取代电脑成为时代的标志。家庭里的固定电话变成了网络,人们的生活习惯在随之改变,而过去的那种邻里关系再也不会有了。
庞鸿于香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