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受到父母的耳濡目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富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勿以善小而不为”。现在自己有条件去做点公益的事了,但发现并不那么容易,有时还会遇到不少烦恼。
北京办奥运会时号召港澳台侨同胞捐款建水立方,但最初有一个匪夷所思的规定:捐一万美元的人名字刻在墙上,捐一百美元的人名字印在地上。结果钱倒是捐了九亿多,但人数却只有几千个,连个万众一心都不够,谁愿意自己的名字刻在地上让人去踩呢?组委会发现这个问题后,做出了更改,并再次动员,最后是十几万人捐了十几个亿。http://s9/middle/8ab493b7tb1b3a77295b8&690
为了配合举办绿色奥运和建设绿色北京,我连续六年找人赞助制作了15万个环保布袋,通过商场、超市、社区、学校及大型活动,免费送给市民,倡导环保和低碳生活方式。后来又增加了计步器,鼓励市民少开车,多走路,锻炼身体,缓解拥堵,希望为首都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但让人不理解的是,居然有的领导以为我每年做环保袋只是为了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捐的计步器不敢收,理由是怕里头有炸弹,真让我目瞪口呆。
http://s4/middle/8ab493b7t782b9344cab3&690
我是香港一家私人教育基金的理事,近几年该基金在宁夏、新疆、云南、四川和广东的贫困地区捐款给一些少数民族学校,帮助他们改善校舍,包括宿舍、食堂、卫生间,同时奖励优秀教师,资助贫困学生。近期又往广西、贵州和甘肃等地区寻找捐赠对象,可是发现有些地方的领导嫌钱少,怕麻烦,不热心,甚至规定捐款要事先申请,经过批准才能和受捐学校联系。
最近,我在一家美国保健品公司的支持下,准备向在北京的大学各捐赠一百辆自行车,以此开展校园骑车活动,倡导绿色出行。第一家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与其他名校联系的过程中颇费周折,遭受冷遇,甚至被怀疑捐助的动机和目的,让人心理感觉很不舒服,赞助商也慢慢失去了热情和信心。
http://s2/middle/8ab493b7tb1b3cd12d9e1&690
当前,我们这个社会处在转型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有正确的道德导向和社会示范,需要提倡理想,需要讲求诚信,需要弘扬正义,需要乐善好施。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官员、我们的公民应当以善意和感恩的态度对待社会慈善行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条件,让弱势受扶住,文明得张扬,善举有善报,好人得鼓励。
另外,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应当选派思想阳光,性格温和,乐于助人,做事认真,廉洁正派的人来负责接受社会慈善,把好事真正做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