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人一定看透了中国人的心

(2013-11-28 23:44:46)
标签:

美国

骆家辉

中国心

财经

美国人一定看透了中国人的心

真没想到,一个美国驻华大使能弄出如此大的声响来,他那时间不长的大使经历所得到的毁誉反差又如此之大,他的辞职又成国人关注的焦点。

现任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是位华人,黄皮肤黑眼睛,2011年赴任时,国人以为这次美国派来了位老乡,但这位老乡后来的做派完完全全超出国人想象,无论是赞誉他的,还是损毁他的。

这老乡有没有一颗中国心?

骆家辉出道挺早,1996年已任华盛顿州州长,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人州长,那年他46岁。

美国州长相当于我国省部级一把手,骆后来还担当过美国商务部部长。2011年,骆赴北京任职驻华大使。依据我们的常识,驻华大使至多是个副部级官员,如果没有点中国心,很难想象做了十五年部级领导的骆会出任副部级的驻华大使,要么骆犯了什么错而被贬,要么他整个儿就是犯傻。这是我们的逻辑,这是我们的常识。不知道国人当时欢迎骆家辉就任大使时的那种热切心情是否在安慰骆的“心”?

没想到两年后,不少当时尽显热情的国人骂骆没有中国心。

什么是中国心?

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一定有中国心,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能说白求恩同志没有一点中国心?再看看今天的报道,一位中国人民大学的外长居然持假护照旨在闯关离开中国,能说他有一点中国心?

按歌曲《我的中国心》的定义,拥有中国心的非中国人真还不少,他们显然比许多国人更爱长江长城黄山黄河,他们穿唐装打太极,他们爱中国菜爱中国女子,还在中国繁衍产仔,中国的山河不仅仅在他们梦萦,他们本身就生活在中国,而且没有离开的打算,能说他们没有中国心?

早时候有个威尼斯人,是个商人,叫夏洛克,他对心脏有研究,计算出成年人心的重量大约为一磅,莎士比亚依据他的研究还编写了一个剧本叫《威尼斯商人》。我不知道医学专家能否分辨两个重约一磅的成年人心脏器官,哪颗是中国心,那颗不是。顺着这个思路走,现代医学已使心脏移植成为可能,一个中国人移植了一颗外国人的心脏,这个中国人的新心脏算不算中国心,一个老外移植了一颗中国人的心脏,那老外的心脏还算不算是中国心,人类有一天能用3D打印机打颗心来,这心又算是什么心?

谢谢读者提醒,我知道我在胡说。

骆家辉是美国人,他效忠美国。无论国人骂他是"叛徒"也好,骂好是"忘记祖先的假洋鬼子"也好,骆家辉就是美国人,他有一颗美国人的心,国人两年前将骆认作乡亲,显然是多心了、费心了,结果一定是伤心、痛心,都说有爱才有恨,显然国人太有爱心了,以至今天还在“深情款款”地猜测骆辞职的原因。

如果记住骆家辉,会记住他什么?会是PM2.5?会是把自已孩子放到打工子弟学校去读书?会是坐经济舱?

无论以什么方式记住骆家辉都不重要,反正骆值得被记住。相信这位并不年轻的男人的人生戏文未到尾声,想想,骆呆在北京还能有什么作为?想想,这位63岁的男子保持着上等的体型和反应能力,这需要多少自律意识和决心?

美国人有没有中国心?

让我们再来看看美国人是如何选择其驻华大使的。

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共任命过九名大使。首任大使伍德科克是个工会领导人,这看起来显然是与我们在一条战壕里的国际战友,这位大使还在北京找到后来陪伴他终生的另一半。第二任恒安石出生在山西省汾阳县。第三任洛德的妻子是华人作者包柏漪,她的《春月》颇有名气,我们这代人认识民国女子就是从1980年代读她的《春月》开始的。第四任李洁明出生于青岛。第五任芮效俭出生于南京。每位大使都似乎与中国极有缘分。前任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并从中国扬州收养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而现任大使骆家辉黄皮肤黑眼睛。看得出来,为了中国人,美国人挺用心的。

我却以为,美国人挺有中国心的,不是吗?如果你硬不承认,那么我换一种方式来说,美国人一定看透了中国人的心。

一样的月光?一样的冬天?我不懂,人怎么会有不一样的心?

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



此文是《齐格2013年十大记事》之六: 骆家辉辞职(美国人一定看透了中国人的心)

 

《齐格2013年十大记事》之五:大学生找工作难(我最不看好的三个职业)

《齐格2013年十大记事》之四:城镇化(二十年后,上海或成老年城)

《齐格2013年十大记事》之三:十八届三中全会(企业老总如何侃十八届三中全会)

《齐格2013年十大记事》之二:新快报事件(记者是档子什么活)

《齐格2013年十大记事》之一:杭州张氏叔侄案(中美俄的距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