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中全会企业老总财经 |
看企业老总如何谈三中全会
一坐下,我耐不住性子,急着问起大伙儿期待的三中全会这事来,听听老总如何感受。老总是老大,大家静下来听他说。
老总习惯了我的急性子,推了推上海中年精致男人特有的那般眼镜,还是那吴语腔,那是那细声慢音,只是这次学着东北口音:“上午,我的一位生意上的派特纳(PARTNER)电话给我,说他十二日坐在电视前,听着、听着,听完5000个字的《公告》,第一感受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啥意思呢?他关了手机,洗洗就睡了,但睡不着,啥意思呢?弄得他一晚没有睡好。十五日读《决定》,20000字,一口气读完,也关了手机,洗洗上床,也睡不着?啥意思呢?他说读《公告》想走,读《决定》想留。啥意思呢?”
老总学着说完他那有东北口音的派特纳的话后,开始用他特有的上海普通话接着说了起来:“我还真没有完全认认真真地读完这20000字,我弄不明白为什么那5000字与这20000字给人有如此大的不同的印象?”
老总接着说:“年底,公司也要召开执行董事会、董事会和投资者年会,我可不希望先来一稿,再来一稿,弄得投资者们一个个私下来问我,‘你这啥意思?’”
“我已经通知我的助理让行政办公室做好未来几天没日没夜加班的准备,保证董事会决议和会议记要在会议结束后立即报给每位投资者。幸好公司还没有上市,未来有一天上市了,如果公司的股价今天一大跌,明天一大涨,让我如何专心自己的活呀?让大家加班是一回事,关键是加什么班。有些班秘书是加不了的。”
我听着不对劲,抢着话说:“我又不是你公司的董事,对于我的问题,你的回答不在点上呀。”
老总望着我,并没有生气的样子,呵呵,这年纪的上海男人就是好脾气,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心急,眼神透着一丝“对不起”。
老总放下筷子,叹着气说:“每家都有难念的经。相信中央也在加班,我读到一份报道,说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的几次三中全会,相关文件全文都是于会议结束后一周发布的。这次大家也预期《决定》全文将于19日发布,现在是十五日发布,已经提前了四天,这已经是罕见打破了宣传惯例。这年头哪有什么惯例,加班只是表面现象,关键问题是自己以为的进步是否与市场的变化和投资者的期望相合拍,这是关键问题,这是问题关键。”
老总不知为何摆了下头,我看出他有一些激动的情绪,他接着话题:“有太多人对这次会议有太多的期待了。让人期待是好事,但是太让人期待,总有些原因吧,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样子的期待?”
老总叹了口气接着说:“齐格兄,我只粗粗读了那20000字,今天不是谈《决定》的时候,其实你读后的感受与我读后的感受差别不会太大。16部分,六十条,艰巨呀。我在想,这六十条如果以前的几年每年能担几个,今天可是另一番情景了。问题是什么原因将这60条集中在今天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凭心而论,总结出这六十条,是自己给自己压力了,只是问题全都摆在桌上了,时间也定了,承诺给出了,到时可是要算帐的呀。”
老总话锋一转,又讲起了自己的公司:“我在读20000字,总是集中不起思想来,读着读着,总是走神,作为一家企业的领导人,我得避免这么多麻烦事赶着车子一起来。这些麻烦事之间还存在复杂关系,到时候怎么做决断?有些事多年前就存在的,为什么没有勇气当时就解决?现在从哪找勇气?作为CEO,我不想几十桩难事一口气集中压下来,这可是要我命的呀。”
老总接着说:“现在的投资者与以前我开始做公司时的投资者心态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们的要求自然不一样了,他们都睡不着了,我这做CEO的还怎么睡得着?我必须得常常给出STUFF(东西)来,而且这些STUFF还必须是他们有兴趣的。愿景有啥用?说说有啥用?以前投资者来访,我们安排吃个饭,唱个歌,现在大势又是如此,我怎能拿出好看的报表来?”
手机铃的声音。
大家缓过神来,急着掏着个自的手机。铃声来自老总的手机,老总推了推眼镜,指个手机说:“是他。”
手机里传出了东北口音的声音。
老总起身,一边整理着衣服一边说:“我不仅仅是CEO,我还是公司首席公关官,公关这东西我们还不够重视,现在可是头等事,谁都会给出什么愿景,谁都会做什么心理安抚。给出了愿景,到时可要兑现的呀。是走是留是他的事,反正这辈子已经累不着他了,可我这位子还得坐下去,谁叫我是CEO呀,谁叫我上有老,下有小。今天不好意思,下回我请!”
此文是《齐格2013年十大记事》之三:十八届三中全会
《齐格2013年十大记事》之二:记者是档子什么活
《齐格2013年十大记事》之一:中美俄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