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高院门”说明了什么?

(2013-08-05 01:06:25)
标签:

上海高院

反腐

举报

网络

杂谈

“上海高院门”说明了什么?

又出一起通过网络来曝光官员丑闻的事件。

“上海高院门”并不是最高大的“门”,但有可能成为最让人关注的“门”。

这最让人关注的“门”给出了什么注脚?

    1、网络使揭腐反腐有了新的方式方法,这一方式方法所产生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比如上访有可能成为过去式。只是并不是每个人对这一方式方法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好思想准备。

    2、强调从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如此强大的态势下,仍有人敢于顶风,很难想象这些人具备起码的理性,能做出合理解释的是这些人中毒不浅,一旦毒瘾发作,主义和法律都无济于事。

    3、“这只是个案”,这是有些人对这类“门”的解释。如同提出改革时,有些人会搬出“新加坡”和“俄罗斯”来。这种解释已成为有些人的一种逻辑。

 

当年读书时读到过这样一个逻辑游戏,题目叫“理发师悖论”。说的是在某个城市中有一位理发师,他的广告词如此写道:“我理发技艺高超,诚意为本城所有不给自己刮脸的人刮脸,也只给这些人刮脸。我对各位表示热诚欢迎!”广告播出后,来找他刮脸的人络绎不绝。有一天,这位理发师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胡子长了,他本能地抓起了剃刀,可他看到了自己写的广告,拿剃刀的手停在了半空中。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脸,他就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要给自己刮脸,而如果他给自己刮脸呢?他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他就不该给自己刮脸。

显然,今天要改的不是技术,而是逻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