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前几天,学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去电影院观看反腐倡廉片《真水无香》。
好久没有出来看过电影了。我的心又被童年的露天电影那遥远而细致的情结牵起。。。。。。
儿时的家乡比较贫穷,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更别说看电视、上网了。平日里能够看上一场露天电影那是最大的娱乐了。
可总觉得那时的童年是快乐的,而能带给我童年快乐的,又莫过于那不定期的露天电影了,那是农村夜晚最亮丽的风景,吸引着家乡的每一个人,也将那些场景深深地印在了我记忆的深处。
小时候,我对露天电影最期盼了。其实,不光是看电影里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冲着放电影的热闹劲。
一看到村头空地上搭起了白色的银幕,就知道晚上要放电影了。我们这些孩子们就兴奋不已,欢呼着“放电影了,放电影了。。。。。。”,飞快跑到家中给家人报信,然后,就提着扛着椅子凳子,纷纷往银幕前抢占最佳位置。然后,围着场子追逐打闹,这是我们这些孩子最欢乐的时刻。
当暖暖的太阳还没有落山,家家户户开始张罗着做饭了,整个村庄上空升起袅袅炊烟。
村里放电影从来没有个固定的时间,通常是天完全黑下来,星星掇满天幕,人们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来,放映机就开始嗡嗡转动起来,一道白光亮起,喧哗的人们立刻静如止水,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总怕遗漏了一个镜头。只有片场间隙,人群里才有了阵阵骚动。
看露天电影时,时不时的能看到流星从天边划过,更有一些小飞虫在放影机的光柱中翩翩起舞,将舞姿投射在白色的幕布上,有时也有人忽而站起来在银幕上印下一颗大大的脑袋。。。。。。有时候,很好奇,专门跑到银幕的反面看看。。。。。。。
儿时看的电影很多,但大多我现在已忘记了,记得是打仗的片子比较多,敌我双方都死好多人,我胆子小,有时看完电影后,吓得不敢一个人进房间睡觉。
在儿时的记忆里,印象比较深刻是姜黎黎主演的电影《红牡丹》,具体的故事情节却渐渐淡忘了,最后的情节是牡丹死了,当时年龄小,以为是人真的死去了,为这事心里阴郁了好一阵子。
哈哈,不知有多少喜怒哀乐就轻松地被那块银幕一网打尽了,心也随同那银幕上的人物和故事,在风中飘忽不定,喜一阵悲一阵。。。。。。
那个时候,物资缺乏,电影片子也不例外,片源也很紧张,往往一部电影,要两个村同时放映,这中间换片的空档就需要到另一个村子调取片子。如果顺利的话还好,耽误不了多长时间,遇到传片不顺利,为了看一块电影,熬到下半夜也是常有的事。但即使是那么干等着,甚至有时躺在大人们怀里睡一觉,也不愿离去。
随着年龄的增长,离开了老家来到了城里,上学,参加工作,也看过无数的电影,有宽银幕、有立体声的,坐在舒适的电影院里看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无穷魅力,但在电影中自己总是试图找回儿时的感觉,却又平添了几分失落。总感觉电影是电影,我是我,永远也不会再让自己融入电影之中了,也怎么也找不回儿时看露天电影的那份兴奋和激动了。现在电影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美,可是快乐呢?
看来,露天电影已经消失在过眼烟云之中,留在了儿时深深的回忆中。每每想起童年的露天电影,仍有无穷的回忆涌上心头,让人怀念,怀念小时候的露天电影,怀念那一段被岁月洗涤的美好而又难忘的时光。
也许怀念的只是一种情趣,一种心情,一种儿时最美好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