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童年的那些事就像喝茶,让已长大的我们慢慢的浓茶淡品,在纷扰的生活里坚守着最珍贵的快乐。
一、碎布书包
记忆里童年没买过漂亮的书包,快上学了,母亲坐在浑浊的煤油灯下,拿出平时收集的花花绿绿的碎布片,把它们剪成同一的大小,精心的缝制着,几个时辰过去,在母亲的巧手中变成了漂亮的小书包。
高高兴兴的上学去,随着头上小辫的跳跃摆动,小书包也在身边摆来摆去,感觉自己就像一只七彩的蝴蝶… …
二、踢键子
家境都不是很好,也没有什么特别好玩的东西,玩具是从未有过的奢侈品。但感觉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那时好玩的游戏多着呢!跳皮筋、丢手绢、跳房子、捉迷藏,踢键子,玩法各异,但道具简单,大多数孩子都能玩得起。
踢毽子是我们经常喜欢玩的游戏。毽子与现在市面上卖的色彩鲜艳的羽毛毽子不同,是用早先圆型而中间有方孔的铜钱钱和鸡毛做成的,最有趣的是鸡毛,看谁家的公鸡长的漂亮,总逃不过我们的魔掌,我们把它撵得全村子跑,跑不动了,被我们抓到再放走后,尾巴就变成了秃秃的了……鸡毛已在我们的键子上了。
三、炒米汤
小时候的早饭和晚饭一般是红薯稀饭,偶尔谁生病了,母亲会在晚上做上一顿炒米汤.依稀记得炒米汤的做法,把小米和几粒黄豆炒一下,锅里加水,放入干茄条,干萝卜条、干豆角,最后放点母亲亲手做的面条,用葱花,蒜片喷一下锅,那种浓香的味道呀,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每吃一次炒米汤,足足能让我们回味几天。
炒米汤是童年记忆里最难忘、最美味的饭了。
四、热闹的饭市
一天三顿饭,家家户户都端着碗出去街道上吃,齐刷刷集中在一起,那架势,那规模,虽然现在想来有点滑稽,但却是那个时代的印记。
我家门口就是一个饭市,大家端碗坐在街道两边的石头上,边吃边聊天,你一句,我一句。晚饭是吃的最长的,有时吃到半夜才慢慢散去。
我很喜欢凑热闹,总是依在母亲身边听他们说话,他们先是讲着白天劳动的事情,一点点地说到了搞武斗,分土地,伪政府……后来的场景就很模糊了,至于怎么回家的,是母亲抱的我,还是哥哥们背的我,有时候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了。
五、童年的雪
童年的冬天,因为有了雪,而变得丰富多彩。虽然那时候的冬天很冷,但却喜欢冬天的雪,那一片片洁白的雪花从空中飘落,就像飘落的一个个童话。
雪住,天晴。树上便会挂满了雪花,用力一摇,便簌簌的往下掉,躲不及,会落的满脸满身,甚至钻进脖子里。我们常拿了小铲子和小盆子,把雪铲进来,再铲出去的玩家家……
有时候,故意跑在在白茫茫的雪地里。奔跑过后的雪地,只剩下一片狼籍,到处是杂乱的脚印,是手抓雪的痕迹……
童年的记忆很多,很多… …点点滴滴,零零碎碎,是一幅永不褪色的山水画,镌刻在每个人心的版图上。
童年在欢笑声中,渐行渐远。但我永远也走不出童年的记忆……而且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