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的误读
(2022-12-06 12:26:26)分类: 读书 |
“以德报怨”是儒家典籍《论语》中被应用较为广泛的话语。其实也被人们所误会了,人们没有联系上下文。以德报怨的原文如下: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问孔子:“如果用恩德来报答别人给的怨恨,这样可以吗”。孔子反驳道:“如果用恩德报答怨恨,那你用什么报答别人的恩德呢?所以,应该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从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并不主张“以德报怨”,而是主张“以直报怨”的。然而对于这句话的片面理解,导致许许多多的“以德报怨”的事情发生,无数的事情证明,“以德报怨”只能纵容更多的恶行,因为行恶不仅仅不会受到惩罚,还会受到恩惠。
儒家并不是一味地退让,儒家也是有血性的,当然也要在讲原则,讲公道的前提下,来惩罚恶行,于是孔子便说“以直报怨”,当然,对于别人的恩德,便只能用恩德去报答恩德。从整体角度上讲,“以直报怨”便是让恶行付出代价,这样便不会滋养恶行,才能让更多的人避免伤害,从这个角度上讲,“以直报怨”是一种大善,“以德报怨”是一种伪善。
前一篇:选择的时候也意味着放弃
后一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