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误读
(2022-12-07 07:19:50)分类: 读书 |
来自《道德经》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时常被人们所误解。
们仅仅从字面上去解释,简单地认为,天地是不仁慈的,甚至冷酷到将万物当成了狗。这个角度去理解,便会觉得老天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其实这句话中的刍狗,指的是古代祭祀时,用稻草扎成的狗。这句话还有下半句,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其实整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不会感情用事,所以对待万物,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切都是一视同仁,圣人也不会感情用事,对待百姓也是一视同仁”。天地指的就是自然界,自然界是不会偏袒任何事物的,一切都是让自行发展,无论世间万物如何发展,天地都会包容它们,公正对待每一个个体。
儒道是相通的,朱熹是宋代的大儒家,他用独到的眼光,解释“天地不仁”中的“不仁”二字,认为其实就是“无为”的意思。
前一篇:“以德报怨”的误读
后一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