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之霞——读诗集《缙云诗词》(下)
(2024-02-05 09:38:41)
标签:
文化 |
感谢新浪博客,成就了我对诗与远方的追寻,有幸读到女教师谭芝萍的诗集《缙云诗词》,感受她诗歌创作极具个性化魅力的艺术特质。
五
收在《缙云诗词》里的256首诗词,其内容广泛而深刻。有读书心得、参观游记、咏物怀古、追忆往事、感事抒怀、亲情友情。体裁有古诗、律诗、新诗、词曲等。谭芝萍用满腔的真情,文脉丰厚的积淀,飞流直下的吟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她的人生理念与追求,对风土人情的所见所感,是她性灵、节操、情愫与文采的自然流淌。既有老杜的沉郁情怀,也有一代女杰鹏鸟腾空的江湖豪气。诸如:
《夜读杜诗——萤火》
写景妙于画,状物肖其形。
一腔家国情,萤火寄飘零。
《无题》
喜生侠骨思秋瑾,愤世歌诗慕蔡姬。
最是花残莺老后,柏舟犹记誓盟诗。
《大坪今昔(其二)》
江湖豪气忆当年,指点山河大道边。
鹏鸟腾空临碧落,不堪蓬雀泣弓弦。
《春日思家》
郁郁松林习习风,故家茅屋此山中。
朝随慈母伐薪出,暮待严君赶集踪。
凿壁缘由借烛读,断机又负择邻功。
天涯浪迹三年过,历尽人间狭道穷。
《一剪梅》
桂子飘香又一秋,风也飕飕,雨也飕飕,
一天阴霾几时收?山也生愁,水也生愁,
老去春心恨未休。
有对日常市井生活的细致生动描摹,飘散着烟火人间的气息与暖意。如:
《冬日》
映户红梅带雪开,暗香逐雨上楼台。
柴门紧闭还轻掩,留于娇儿向家来。
《退休闲居》
菜市匆匆去复来,生炉拨火拭锅台。
才收盆碟开书卷,邻里新衣叫剪裁。
谭芝萍将杜甫的情感与诗文,化为自己的性灵元素,不仅襟怀视野得到了拓宽,在诗词创作艺术手法上,也日臻成熟。无论何种内容,何种体裁,她都遵从诗词创作的传统之规,讲究对仗与格律的严谨有序,用典也谨慎贴切,并善用赋,比,兴;无论铺陈叙述,还是即兴抒怀,均寓兴于物,托物取喻。她发自肺腑,行云流水的诗作,充满了真情实感,厚重的感染力及冲击力。她从来不为自身的境遇与情感发忧伤之声,而是与周遭的生活,与偌大的世界紧密相连,发自心底的激情吟唱里,有大情怀,大境界,大气度与格调。
《夜读》
一
废弃经廿载,坎坷失盛年。
临篇复长叹,双泪落灯前。
二
灯光通夜明,风月凌晨清。
遥闻鸡报晓,远塬一声声。
《无题》
我欲高飞缚苍龙,身无双翼只茫然。
我欲入地探宝藏,脚无钧力地不穿。
我欲振臂呼云集,音响只闻咫尺间。
我欲林泉续典籍,浩如烟海是文翰。
《1978年12月重返重庆一师教学有感而作》
我爱香樟已成林,我爱碧桃笼烟雾。
我爱池水清如镜,我爱玹歌朝及暮。
从此不唱长铗归,从此不读登楼赋。
誓为四化献余年,个人悲欣不惶顾。
这样的诗句,澎湃着滚烫的热血,汹涌着湛蓝的江涛,奔放着志士的豪情,激荡着理想的风帆。质朴简约,深入浅出的字里行间,给人以温暖与鼓舞,彰显了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与风景。这样的情怀与文字,有着穿越的力量,将恒久地活在天地间,活在人们的心间。
俄罗斯著名女诗人茨维塔耶娃说过:“我独自一人,对自己的灵魂,满怀着巨大的爱情。”
谭芝萍,这位桃李满园的大学高级讲师,在教学上硕果飘香;对杜甫研究成果也有杰出贡献,在杜诗成果研究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诗词创作中,也有不俗的作品与影响。呈现给世界的诗作,就是她对自己的灵魂,满怀深情的爱;她对自己的祖国,满怀源自骨子里的爱。
可以告慰世人的是,谭芝萍的三个子女,均学养深厚,事业有成。长子为重庆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次子任中学校长;女儿为大学教师。她的孙儿辈均学业有成,是青年中的佼佼者。
好女人是一所学校,引领了人类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此得到了有力地验证。
一朵丹红的缙云之霞,从缙云山飘到天南地北,弥散于时间之外,尘世之上。
后一篇:故宫珍宝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