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经山(唐塔、晒经台)

标签:
旅游 |
石经山风景秀丽、景色幽静,本名白带山,又因山上长有莎题草,也称莎题山,唐时名涿鹿山,因山上有五座突出的高台,又称小西天,石经山不仅是房山石经刊刻的起源地,也是佛祖舍利出土之地。僧人静琬为维护正法,镌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分藏于石经山9个藏经洞和云居寺地穴之中,规模之大,历时之长,是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闻名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隋唐刊刻经书以纸经书为底本,每当夏季,经卷潮湿的时候,僧人们在此台上晾晒经书。








古址遗物:





有碑,已看不清字!




岩壁佛影:

岩石石刻:


石经山唐塔:





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为唐玄宗李隆基第八妹信奉道教但地积极
支持佛教徒刊刻石经的事业她奏请唐玄宗御赐给云居寺
经本和大面积土地山林果园并派“开元释教”作者智升
法师从长安护送经本到云居寺这是云居寺和房山刻经刊
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僧人为了报答此恩建石塔一座塔身
方形塔顶重檐七层造型酷似著名的西安不雁塔和大理三
塔后壁镌刻“山顶石浮图后记”






事韩绍勋与县郡夫人及
儿女等去太平六年正月十
七日回来地礼烧香到此睹再
容伤缺不圆再补接訖合家永
歘供养
大明……




塔盒内:


塔后壁镌刻“山顶石浮图后记”已看不清楚!










董其昌书
司权氏新安许立礼同缘
中秘至仁文学谢俗烈黄
互虬可如霖田鐩李自志
游小西天勒石
大明崇祯四年三月四日
大唐开元十八年金仙长公主
为奉
圣上赐大唐新旧译经四千余
券充幽府范阳县为太经本又
奏范阳县东南五十里上村赵
襄子定中姜田庄开果园一所及环、
山林麓东接房南岭南逼他山西止
白带山口北限大山分水界并永充
供给山门所用又委禅师玄法岁岁
通转一切经上追
慈王下引怀生内攀觉树粤闻
元廿八年庚辰岁朱明八日前莫州
吏部常选王守泰记山岭石洲屠后
都检校禅师沙门玄法
礼树村
东至至/南至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