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分享:大班主题活动:农 家 秋 色

(2015-05-22 14:56:49)
标签:

育儿

大班主题活动:农 家 秋 色

 浙江省富阳市上官乡中心幼儿园方燕萍  来吉丽 孙妙英

       

 

一、主题来源

    秋天来临,农家的山上出现了一片美景,五彩斑斓的山林、果园吸引着孩子,“落叶”、“果子成熟”等现象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好奇。同时,采集山上的树叶、果实、野花、野草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在山上开展野趣游戏,对于乡村幼儿园的孩子而言是极自然的也是极有意义的活动,是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最佳载体。因此我们设计了“农家秋色”主题活动,既解放了幼儿,让其到大自然中亲密接触“秋天”,探索与发现秋天的秘密,又便于幼儿园开发和收集课程资源,以及取得农村家长的配合和支持,从而促进孩子各方面协调发展。

二、主题活动目标

1.  感知秋天的美丽和景物的变化,在多种艺术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获得对山林、果园等自然环境的认识,积累关于秋天的相关经验。

3.观察树的落叶现象,知道树有常绿树和落叶树之分。

4.学习用观察、比较、测量等方式探索树木、果实、树叶等,萌发探究自然秘密的兴趣。

5.勇敢参加各种野趣活动,体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逐渐养成喜欢探究和尝试、不怕困难、有坚持性等学习品质。

 

   三、供选择的教育活动

次序

活动

名称

活动目标

1

神奇的大山

1.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山“神奇”的形象,学习清楚地表达。

2.乐于想象,并能大胆地用画笔表现。

2

家乡的山

1.理解儿歌中对不同季节的山的描述,感受大自然给大地带来的多姿多彩的变化。

2.通过观赏、爬山活动,锻炼身体素质,激发对家乡的山热爱之情。

3

树 叶

1.根据音乐,想像小树叶飘落的动作。

2.用肢体动作和竹制乐器大胆表现自己的音乐感受和想象。

4

常绿树和落叶树

1.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常绿树与落叶树的不同特征。

2.发展观察、比较能力,激发探索大自然变化的兴趣。

5

千奇百怪的树叶

1.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树叶的资料,对千奇百怪的树叶产生好奇。

2.乐意在集体面前展示收集的树叶,学习清楚地讲述收集的故事。

6

树的粗细

1.尝试利用多种工具探索各种测量树的粗细方法。

2.学习比较树干的高矮、粗细的不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制作树叶标本

1.学习制作树叶标本,探索、感知树叶的变化。

2.做事细心、耐心,能坚持完成自己的作品。

8

秋天多么美

1.  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演唱第一段。

2.  学习用短促的声音表现歌曲的调音部分。

9

多样的果实

1.感知植物果实的多样性,感受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清楚地表达,发展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10

奇特的秋装

1.尝试用秋天的野果实及辅助材料装饰服装,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

2.大胆想象,体验成功的乐趣。

11

野餐活动

1.通过“野餐”系列活动,提高自理能力及身体素质,锻炼适应环境的能力。

2学习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解决,体会群体活动的乐趣。

12

扫落叶

1.积极参与扫落叶活动,体验劳动的乐趣。

2.感知和理解音乐形象,想象、创编树叶飘落、扫落叶的动作形态。

13

玩竹筒

1.探索用各种方法玩竹筒,发展走、跳、平衡等基本动作。

2.学习自我保护。

14

采果子

1.积极参与采摘活动,激发对山林的探究兴趣和喜爱之情。

2.发展越野能力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

 

四、主题思考网络

 

秋天多美好

我们的树朋友

秋天的山

秋天多么美

奇特的秋装

多样的果实

常绿树

和落叶树

千奇百怪的树叶

树的粗细

家乡的山

神奇的大山

采果子

树叶

制作树叶标本

扫落叶

 

野 

 

 


    

 

 

 

 

 

 

 

 

 

 

 

 

 

五、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一)幼儿园资源

    1.活动区设置

    (1)科学区

鼓励幼儿自带各种小盆景,陈列在科学区内,让幼儿相互观察,了解这些盆景的名称,探究植物的生长过程。

投放皮尺、长短不同的绳子,供幼儿测量。

 提供数量统计表、笔,供幼儿练习统计。

 采集山上的野花、野草,提供放大镜,供幼儿观察,探索。

(2)美工区

 采集各种树叶,引导幼儿用树叶拼搭、剪贴、添画等方法进行树叶小制作。

 采集各种果实,引导幼儿用果实粘贴物象,进行分类等。

 采集野花、野草,提供花瓶、竹筒等,幼儿尝试插花活动。

(3)阅读区

     教师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树与树叶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

(4)建构区

     采集树枝,提供绳子、铅丝,供幼儿构建、制作作品。

    2.墙饰

(1)主题墙

创设“农家秋色”主题墙饰,用收集的各种树叶、果实、野花野草以及乡土材料布置成山林或果园的背景,创设环境氛围;将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观察发现、经验积累、自我创作与表现,以图片、观察记录、作品、活动照片等形式逐步呈现在主题墙上,为幼儿的学习提供直观、方便的素材,同时也展现幼儿的探究、学习的轨迹。

    (2)展示区:

    将幼儿画的、制作的各种树叶,张贴在墙上,供幼儿相互欣赏和介绍。

    展示幼儿用小树枝制作的工艺品,供幼儿与家长欣赏。

   (二)家庭教育资源

    1.请家长协助孩子一起收集、寻找关于秋天的山、树、树叶等图片、图书资料。

    2.请家长在双休日带孩子上山采集各种树叶和果实,丰富有关树与树叶的知识。

    3.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用木材做成的物品,了解木材的广泛用途,增强环保意识。

 

 

 

 

 

 

六、主要活动教案、实录和活动照片

 

活动一   神奇的大山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山“神奇”的形象,学习清楚地表达。

2.乐于想象,并能大胆地用画笔表现。

活动准备:

课前带领幼儿爬山、野餐,观察过家乡秋天的山色,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述“神奇的大山”故事的开端,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

二、鼓励幼儿用丰富的词汇大胆想象、描述大山的“神奇”。

三、教师将幼儿描述的形象编成“神奇的大山”故事的内容,幼儿欣赏。

四、幼儿再次描述大山的神奇形象,并请幼儿将想象的内容画下来。

五、幼儿相互讲述故事“神奇的大山”。

                                                 

                                              

 

 

 

 

 

 

 

 

 

 

 

活动二  家乡的山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中对不同季节的山的描述,感受大自然给大地带来的多姿多彩的变化。

2.通过观赏、爬山活动,锻炼身体素质,激发对家乡的山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图片,幼儿园不远处的树林;已学过诗歌《家乡的山》。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上山,边走边观赏家乡路边、小溪、田地等景观。

二、引导幼儿朗诵儿歌,理解儿歌中四个季节的山的不同内涵。

三、请幼儿收集秋天山上的“宝”。

四、“爬山”活动。

1.请幼儿自由结伴尝试“爬山”。

2.分组进行“爬山”比赛。

五、休息,整理,回园。

 

 

活动三  树叶

活动目标:

2.  根据音乐,想像小树叶飘落的动作。

3.  用肢体动作和竹制乐器大胆表现自己的音乐感受和想象。

活动准备:

已学过歌曲《小树叶》。

自制的竹奏乐器若干。

活动室布置树叶若干。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幼儿自由进活动室表演自编拾落叶动作。

二、讨论引出课题。

幼儿齐唱歌曲《小树叶》。

提问:这些美丽的树叶会飘到哪里去呢?它们是怎么飘的呢?

三、根据音乐情绪,创编合适的动作。

1.鼓励幼儿随音乐想像小树叶飘落的动作,自由舞蹈。

2.请个别幼儿先示范表演,再让全体幼儿学习表现。

3.幼儿听音乐表现树叶飘落的各种动作。(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动作随乐句变化而调整)

四、学习用竹制打击乐器表现音乐。

1.教师介绍竹制打击乐器,引导幼儿寻找适合表现不同音乐的乐器。

2.自由选择一种乐器,和着音乐节奏敲击。

    3.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用肢体来表演,另一组运用打击乐器伴奏、烘托。

 

 

 

活动四  常绿树和落叶树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认识常绿树与落叶树的不同特征。

2.发展观察、比较能力,激发探索大自然变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外活动或秋游时收集落叶,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观察园内常绿树:雪松、龙柏、海桐、桂花,落叶树:银杏、马挂树、腊梅树等,初步感知常绿树与落叶树。

二、比较园内典型的常绿树与落叶树叶的不同。

请幼儿各拿一片叶子,看一看、摸一摸。这两种叶子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颜色、厚薄、光泽上的不同,并总结梳理两种叶片的不同处。)

三、根据经验交谈。

请幼儿交流、介绍自己认识的树,并说一说他们认识的常绿树和落叶树。

四、教师讲述“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故事”,帮助幼儿获得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概念。

五、区分哪些是常绿树,哪些是落叶树。

请幼儿根据图板上的图片分辨常绿树和落叶树。

活动延伸:

请幼儿在生活中寻找、观察,看看哪些是常绿树,哪些是落叶树。

 

 

 

 

 

 

 

 

 

 

 

 

 

 

 


活动五  千奇百怪的树叶

活动目标:

1.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树叶的资料,对千奇百怪的树叶产生好奇。

2.乐意在集体面前展示收集的树叶,学习清楚地讲述收集的故事。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家长协助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千奇百怪的树叶”的资料。

2.教师准备不常见或特征不明显的树叶资料。

活动过程:

1.集中展示千奇百怪的树叶,幼儿观察欣赏。

2.幼儿交流分享观察结果。

3.请幼儿介绍自己的那份树叶资料,并讲述收集故事。

4.教师在幼儿介绍的基础上,补充介绍几种不常见的树叶。

5.引导幼儿比较、概括各种不同的树叶。

6.将幼儿收集到的图片、资料制成一个主题版面,供幼儿和家长欣赏。

 

活动六  树的粗细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多种工具探索各种测量树的粗细方法。

2.学习比较树干的高矮、粗细的不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皮尺、长短不一的绳子、纸板条若干。

2.寻找一片有粗细树木的树林。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到树林,请幼儿看看、找找认识的和不认识的树,引导幼儿观察这些树的树干、树枝和树叶,说说这些树的名称。

二、尝试用各种方法测量树干的粗细,教师观察引导。

1. 幼儿相互交流测量的原有经验。

2.引导幼儿任意找几棵树,用各种方法比较哪棵树干粗,哪棵树干细。

3.幼儿分享交流各种比较、测量的方法。

4.小结:引导幼儿明确围合的方法较正确,并肯定幼儿较准确的测量记录和比较方式。

三、看一看,猜一猜:引导幼儿用目测等方法比较两棵树的高矮,找找哪棵树最高,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树有多高?

四、和幼儿一起捡树叶。

 

 

活动七  制作树叶标本

活动目标:

1.学习制作树叶标本,探索、感知树叶的变化。

2.做事细心、耐心,能坚持完成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的树叶、剪刀、书本

教师收集“标本”。

活动过程:

一、欣赏“标本”,引起幼儿制作标本的兴趣。

1.树叶标本和树叶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要制作标本?

3.说说自己带来了哪些树叶?

二、观察制作标本的工具,说说有什么用?

三、幼儿制作标本,教师指导。

四、请幼儿将制作好的标本册放到固定的地方,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把哪些树叶制作成了标本。

活动延伸:

一周后,请幼儿把自己制作的标本进行拼贴。

 

 

 

 

活动八  秋天多么美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演唱第一段。

2.学习用短促的声音表现歌曲的调音部分。

活动准备: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方式,前置副歌学习,掌握调音的唱法。

二、学习演唱第一段歌曲。

1.     学习第一段歌词:秋天什么地方美呢?我们一起来听听。师边唱边画歌词图谱,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2.     师生一起看图学习跟念歌词。

3.     幼儿看图学习跟念歌词。

4.     幼儿学唱第一段歌词

三、完整演唱第一段歌曲。

1.     利用师幼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

2.     慢慢撤去图片,完整演唱歌曲数遍。

 

 

活动九  多样的果实

活动目标:

1.感知植物果实的多样性,感受植物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清楚地表达,发展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活动准备:

请幼儿每人收集植物果实2-3种。

教师准备不常见或特征不明显的果实(甘蔗、核桃)。

大小果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出示并介绍自己带来的果实。

二、教师在幼儿介绍的基础上,补充介绍几种果实。

三、果实分类。

1.分小组讨论分类的方法。

2.按果实的不同用处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分类。

四、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

 

 

 

活动十  奇特的秋装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秋天的野果实及辅助材料装饰服装,感受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

2.大胆想象,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收集各种果实。

大塑料袋,双面胶,录音机,磁带。已粘贴好的服装。

活动过程:

1.教师身穿装饰有各种图案的服装,引起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已有经验说说自己的想法。

3.幼儿自由创作心中的秋装,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巡回指导。

4.小小服装模特表演。幼儿穿上装饰好的外套,跟着音乐进行表演、展示。

 

 

 

 

 

 

 

 

 

 

 


七、主题活动反思

在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注重围绕主题安排整个空间环境,力求使墙面、室内空间、区域空间形成一个整体,创设了展现农家山林特色的环境:窗台上,挂上了各种野果子,既作为一种装饰,又是幼儿观察、发现、探索的材料;各个区域,投放了相应的收获的果实、野花等。墙面,贴满了孩子们用树叶、粘草籽等粘贴的作品,教室成了秋天山林的一个缩影,孩子置身其中,深深感受到了浓浓的秋的气息。同时,我们还带领幼儿通过“野餐活动”、“爬山活动”、“测量树的粗细”、“采树叶、果实”等活动来收集材料,这个过程,就是一种知识经验的习得过程,这样获得的材料,孩子更加珍惜,并更加乐于探究,孩子在收集各种果实、树叶时,对自己所带的物品特别感兴趣,争着向同伴介绍名称,介绍采集的地点等,促进了主题的深入开展,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激情,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