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放贷资金回流能否推动反弹行情?

(2011-09-27 15:23:56)
标签:

财经

分类: 股市策略

日前有媒体报道,温州民间放贷资金回游股市,江浙私募正在密谋建仓。在官方对市场低迷继续漠视的背景下,这一消息引起不少投资者的关注,对股市反弹的期望,也由监管层出手护盘转向了火爆的民间放贷资金。到底民间放贷资金会不会回流股市?若回流股市,能否撬起一波像样的中级反弹行情?

 

首先,我们来看看民间借贷资金有多少。广东银监局相关负责人曾在今年7月份透露,对于民间放贷资金量很难具体估算,主要是因为此领域具有灰色属性。但银监部门在温州找了1000多个中小企业做定期访问,估计出的温州民间借贷量在6000-7000亿元。广东银监局也曾在东莞做调研,初步估计:东莞的民间借贷量大概有2000-3000亿元。市场普遍认为,和江浙一带比起来,广东民间借贷规模要小很多。

 

我们对来自民间借贷行业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仅仅今年以来,由于受宏观调控影响,银行资金面吃紧,大量中小企业被迫寻求民间借贷市场的资金高达2万亿元。尤其是最近几个月民贷市场利息快速飙升,越来越多的民间机构开始投身民间借贷行业,包括各种名目的财务顾问公司、贷款咨询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非正规)等。通过这些渠道流向民间市场的资金出现了井喷态势。甚至有不少上市公司或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将自有资金或从银行渠道借贷的资金,投向民间放贷市场,赚钱高额的利差。保守估计,我们认为,流入民间借贷的资金总额在3.54.5万亿元之间,而往年的这一规模仅仅在1.8万亿元以下。

 

来自中国银监会的估算结果,与我们预计的结果基本一致。在今年8月份举行的三季度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约有3万亿元银行信贷资金流向了火爆的民间借贷市场。并且他指出,由于信贷需求旺盛,许多企业纷纷转行从事高利贷业务赚取巨额利息、利差,一些国有担保公司、财务公司也利用国有银行的资金,偷偷地放高利贷。

 

随着日前媒体连续曝光部分中小企业老板由于深陷巨额高利贷而集体跑路,监管层已出手开始排查和管制此类行为,加上民间借贷崩盘的声音越来越多,许多放贷者已对此有收回本金的意愿和动作。因此,也便出现了部分游资私募,将放贷资金转向投资股市的现象。

 

但像此类游资回流股市的情况毕竟是少数。即便民间借贷市场出现大面积崩盘事件,也难以促使借贷资金大幅回流A股。原因有三:其一、当民间借贷市场真正崩盘,对国内经济的杀伤力不会小于欧美债务问题对国内经济的冲击程度。因为民间放贷崩盘,意味着大量的中小企业将关停或倒闭,经济面临快速下滑甚至衰退的风险,上市公司的业绩也难有好脸色,股市不仅不会积聚人气,反而会让更多投资者感到恐惧和担忧。其二、民间借贷市场的活跃,不会因为监管层出手而得到显著收敛,由于这种灰色地带的私下放贷行为,很容易规避监管制度。这意味着,只要货币政策依然紧缩和通胀高企导致的“实际负利率”,资金便会丧失对银行储蓄的兴趣,而民间借贷市场的有利可图仍然会主导资金的行为。其三、民间资金的投机易变属性,决定了不会推动股市产生大行情。假如今年火爆的民间借贷市场从现在开始退潮,则可能会有超过上万亿元的资金退出民间借贷市场。就算这些退出的资金全部回流股市,由于带有浓厚游资的色彩,难以对股市产生较大的持久推动合力。历史上,没有哪一次的牛市行情,是主要被游资撬动,更多的还是由主流机构来主导。

 

因此,尽管有不少媒体纷纷报道民间借贷市场“跑路”事件,这不过是为了对新闻效应的刻意炒作,在往年的任何时候,这种现象其实也较为常见,只是今年有了特别适合生长的土壤。至于有媒体认为民间借贷资金回流股市,更是一厢情愿的臆测。要期盼股市走强,不是希望资金回流,而是应该寄希望于寻求民间借贷市场的中小企业能够度过难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