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停发新股的政策底线在哪里?

(2011-09-19 15:02:55)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策略

借鉴于欧美模式发展的中国股市,并没有像西方国家历史那样,在享受经济腾飞的同时,收获着资本市场带来的财富效应,反而成为经济繁荣的旁观者,独自忍受着凄凉与孤独。尽管2007年的A股行情波澜壮阔,但相比日本70年代与美国80年代启程的长达近20年牛市,显得短暂且卑微。当世界都在惊呼中国以连续十年保持10%GDP增速,并创造着东方奇迹时,中国的股民们却黯然神伤,是谁让A股成为了书写血泪的炼狱?这种炼狱何时才能蜕变为投资的天堂?答案,也许还要从历史中追寻。

 

如果说90年代的股市,只是一小撮人蹦来跳去的赌场,无股不庄的投机与内幕交易遍布每一个角落,也许你还能愿赌服输,没有任何抱怨。可是,在庄家早已绝迹、机构泛滥横行的“太平盛世”,尤其是在市值规模已超24万亿元的2011年,上市公司争先恐后的“圈钱运动”,更是取代庄家成为了千夫所指的毒瘤,还有哪个市场能够批量生产“亿万富翁”?除了中国这个神奇的国度,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创造这种奇迹。

 

超常规发展的经济,在法制与思想全面落后的当代,必然滋生无数来自社会各阶层不可逾越的矛盾。同样,在A股市场,超常规发展带来的后果,就是让无数的弱小投资者承受财富持续缩水的另一番阵痛。而建立在这种痛苦上的暴富阶层,却能心安理得、甚至变本加厉的吮吸着市场里这一近乎干涸的最后一汩血液。那么,在这样一种不公平的制度下,任何经济奇迹背后的资本市场,都不过是一群既得利益者们剥削普通老百姓的强盗行为。

 

这种行为,用两个数据足以令人痛心疾首:其一是融资额,1990年至今,国内A股累计融资4.3万亿元,尤其是2010年融资额就为1.013万亿,夺冠全球融资榜单,2011年融资额将维持万亿元规模。也就是说,2010年以来的一年多时间,A股融资总额占比股市21年来的三分之一。这种融资速度和胃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二是受益者,仅20091030日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企业,按发行价计算,便可诞生82位亿万富翁,每家创业板公司平均诞生3位亿元户。上市第一日,创业板远远超过市场预期,产生了125位亿万富翁。如果算上后续上市的数百只创业板股票,以及在主板、中小板上市的新股,通过高市盈率发行的手段,造就的亿万富翁更是不计其数。然而,这一造富机器,正是建立在掠夺散户、压榨市场血汗的基础上高速运转的。

 

当大量的金融专家或学者,以形而上学的经济理论来坚持唱多日况愈下的股市时,却总是有一批又一批的无知小散们奋不顾身的跳进这个看似美丽的“池子”。然而,这些人都忘了一个最基本的原理,一个池子的放水速度比进水大得多的时候,池子的水面永远只能是沉寂而不是浮涨。

 

如果说货币政策的松紧,是股市涨跌的航标,那么,它所基于的是流动性宽裕与紧张,可以对股市的未来做出投资者一致的预期,但是,在研判市场见底或者见顶上,却显得无能无力。因此,市场失血与输血的度量,成为生死攸关的最重要信号。2008年的股市崩盘,与其说是金融危机下对恐慌的集中爆发,不如说是政策上有意刺破泡沫的残忍举措。在2008年跌破2000点这个市场一致的底线时,监管层对新股停止发行的悄然动作,让A股惯性下跌后嘎然止步。即便是印花税单边征收的巨大利好,也比不上实施止血手术的紧急抢救。

 

那么,在当前股指离2000点还有一城之隔的位置,监管层对新股发行不止的冷漠态度,似乎已经告诉了投资者,如果流血过度导致的造富效应不复存在,那么,止血行动才能立即展开,而2000点可能会再一次成为监管层的政策底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