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夏秋冬季进补养身有什么区别和注意的地方

(2013-05-06 11:36:39)
标签:

春季进补

夏季进补

秋季进补

冬季进补

四季进补的区别和注意

健康

分类: 健康养生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充分说明了饮食对人的重要性。饮食不仅解决饥饿问题,也是人生存及获取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的来源。因此,合理的饮食直接关系着人的健康和生命。摄取饮食是人的本能行为,但并非人人都吃得合理,食得科学。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就要合理地安排饮食。

 

春季巧进补
春季进补宜顺应阳气升发的特性,药性应轻灵宜透,清轻升发,温养阳气。但是又应升而不散,温而不热。春天多风,易动善变,肝阳、肝火、肝风每易随春气上升,而影响脾胃功能,所以肝炎、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眩晕、失眠等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容易复发。所以进补时不能忽视这些症状,选药组方要兼顾加入疏肝理气(柴胡、佛手、郁金、陈皮)、平肝和阳(珍珠母、龙骨、牡蛎、滁菊)、清肝宁神(赤白芍)的药材。同时,有慢性病的人,春天切忌服食“发物”,如海鱼、虾、蟹、咸菜、竹笋及一些辛辣的食物,否则极易诱发旧疾。

 

夏季巧进补

夏季,阳气旺盛,天气炎热,稍有不慎就容易引发疾病。暑天容易让人食欲减退,所以食物的选择要以清淡芳香为主,清淡易消化,芳香刺激食欲。同时,进食应定时定量,可促进胃液分秘量,提高食欲。适当吃些瓜果冷饮,可起到降温防暑的作用,特别是新鲜果汁,如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番茄汁、西瓜汁、菠萝汁等,营养丰富,有助消化,促进食欲。也可适量喝些汽水、啤酒,防暑解渴,通便利尿,但是不能吃得过多,否则,冷饮刺激肠胃道内壁,会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从而引发肠胃疾病,造成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夏天进补,冬病夏治,是夏季养生保健的一项重要措施。自夏至日至立秋后的三伏天,是最炎热的一段时间,也是进补的最佳时机。对于冬季易发的慢性病,利用夏季病情平衡时期进行调补,对治愈或减轻慢性病的复发有较好的作用。

此外,夏季万物繁茂,生长力最旺盛。人体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时期,消耗的营养物质也最多,宜适当补充,才能将身体调理平衡。盛夏炎热,药性要偏于清凉,如菊花、芦根、沙参、元参、百合、绿豆、扁豆、山药、冬瓜之类,单味或配伍煎水代茶、煮粥均可。补药的药性切忌过于温热,损伤阴津;也不宜过于寒凉滋腻,避免暑热内伏,不能透发。

 

秋季巧进补
根据季节变化和补品性味,人们将秋季服食平和补品称为“引补”或“底补”,也就是为冬季进补打基础的意思。在秋天气候凉爽时,先服食一些较为平和的补品,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使其适应冬季严寒的气候,以利达到健身与“底补”的目的。秋季的“底补”既是冬季“进补”的准备,又是预防冬季多发病的措施。

秋高气爽,气候偏干燥,秋气应肺,燥气可耗伤肺阴,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这些都是进补时应考虑的因素。秋天选择药物应偏于柔润温养,但又应温而不热,凉而不寒,以不伤阳不耗阴为要。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桑叶、胡麻仁、甘草、杏仁、石膏、阿胶、枇杷叶)是重要的秋令进补方之一。

秋季食补应循序渐进,以容易消化吸收的食品进补。如芡实,即是一味极富营养又易消化的补品,既可单服,又可配合瘦牛肉、花生、红枣、糖等煮服。又如燕窝,也是一味极好的食疗补品,其具有滋养肺阴、和胃补虚的功效。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肺结核阴虚病人都可服用。可加冰糖,或加鸡蛋、鸽蛋,文火炖服。

秋季“底补”,可食用山药、大枣、龙眼肉、百合、莲子、苡仁等性味平和的滋补品,皆有补益气血、健脾补肾的作用。

一般体虚的老年人可适当多吃一些瘦猪肉、牛肉、鸡肉,以及蜂蜜、蜂王浆、牛奶、鸡蛋、豆浆、红枣等食品,这些食品有扶正祛邪的功效。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生晒参或西洋参,以补气生津、健脾安神。

风湿病为年老体弱者的冬季多发病。凡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寒湿痹阻所致者,如能在秋季服用独活寄生丸以扶正祛邪,则能在冬季拒外邪于门户之外。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等症为肺肾两虚之病。冬季寒冷时,常使咳嗽、气喘的症状加剧,如能在秋季服用蛤蚧大补丸或肾气丸,并食用核桃肉等,以补肺益肾纳气,则可减轻上述症状在冬季的发作时的痛苦。

秋季“底补”不仅补养了身体,而且作为进补的先导,使人体渐渐适应补品的作用,在冬季进补时,使补品更加易于身体接受,而不致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秋燥伤津,要多吃些蔬菜水果,以润肺生津,如生梨、荸荠、甘蔗之类,尤以柚子为最佳果品。柚子果肉的酸味可刺激消食开胃,汁液润滑通便。柚皮浓煎代茶,有通气消积之功。

 

冬季进补保健须知
    寒冬腊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自然界万物闭藏。冬季养生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年老体弱的人应该早睡晚起,等到日光比较充足时再开始进行体育锻炼。老年人冬季锻炼应以室内为主。冬季室内的温度要恒定、适当。老年人血液循环功能较差,如果室温过低,老人的手脚就很容易冻伤,而如果室温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又很容易感冒,所以老年人一定要随时注意保暖防病。衣服尽量穿宽暖的,要有一件贴身的皮毛背心,棉鞋要稍稍大一点,在鞋底的毡垫上均匀地撒一层生附子末,然后用棉布缝好,放在鞋里,这样可预防冻疮,使四肢气血流通。

初冬时节常常出现气候由冷转暖的现象,老百姓称做“小阳春”。冬季已寒而骤然转暖,就像春季已暖而骤然转寒一样,都是不正常的气候。这时,就会流行一些传染病。其中对老年人威胁最大的莫过于流行性感冒。为了有效地预防流感,在流感盛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去影剧院、商场等公共场所。居室内部要经常通风,床头经常摆放几只橘子或一小瓶薄荷油,也可用米醋熏房间,祛除病毒。

冬季药补,必须适合自己的体质和病情,最好能在中医的指导下进行。否则,胡乱进补不但对身体无益,还会造成不良后果。冬季常用的补药有人参和阿胶。冬天服用人参可用其蒸液,每日用2克人参,切成薄片,放在小瓷碗内,加2~3匙清水,隔水蒸,水开后文火续蒸20~30分钟即可。此为头汁,服两汁可连人参渣一起细嚼咽服下,每周连服4~5天,停药2~3天。服用阿胶的方法很多,一般可用阿胶250毫升,敲碎放入陶瓷瓶中,加黄酒350克,浸泡1~2天,然后放入冰糖,或白砂糖250克,加清水250毫升,放在锅内隔水蒸炖,常用筷子搅拌,待全部溶化后冷却备用,每天1~2次,每次l汤匙,开水送服。

http://s6/mw690/8a722bb8gdc0498d397e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