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中有戒尺,便可拥有真正的自由——《自由学习》读后感

(2018-06-30 18:02:28)
分类: 记下最美好的时光

 最近断断续续读完了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自由学习》,本书是心理学范畴的一本专著,读来有些生涩,说在的也并没有完全读懂书中的逻辑结构,只知作者是从师生关系、教师角色、教育资源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运用详实的案例、专业的理论,论述了实施自由学习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向我们分享了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对象、不同领域的教育工作者的一些故事。整本书全面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研究成果。就像它在序言或者是在行文过程中一直强调的,它只是对一些问题提供建设性的方案,并不是要试图去完全解决这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千百年来教育在不断发展,我们也不断在探求何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可能是像诗人泰戈尔说的:好的教育让我们踏进生活之河,毫无惧色,也有可能如前任北大校长蒋梦麟说的那样:教育是要培育出一个个活泼的人。我想无论怎么样的一种界定,真正的教育都应该是给学生以自由学习的环境,一定是通向自由的,是让人有动力、有权利、有能力去自由地探索未知的。

工作七年,时常会听到身边有小伙伴在抱怨教育制度的的无法理解,有时候自己甚至也对繁琐重复的劳动有诸多不满,我常常在想,到底是什么出现了问题,在读《自由学习》的时候,似乎有了一些答案,我想最先出现问题的可能是我们自己!在读到“我们能否在课堂上展示人性”这一片段时,我突然想起了抖音上一个略带搞笑的视频,大致是讲一位教师在面对同事镜头拍摄时笑得灿烂无比,可转角一进教室又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戏剧的反差呢?因为她深信,如果自己表现出真实的自己就会毁掉自己的学生面前神圣威严的形象,

在某种程度上,做真实的自己,那么她将不得不对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说“我不知道!“这些种种让我们似乎不得不在学生面前带上面具。但其实,真正的教育或许也可以让孩子看见自己的软肋。

记得五年前,自己有一位亲人离世,得知消息的那天我在教室里,眼泪就这样不自觉的如雨下,其实我是该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或者说我该为自己戴上面具,然而那天的我就这样哭了起来,我的孩子们给我悄悄递来餐巾纸,小声安慰着我,那一周,我的孩子们就这样呵护着我,那一刻我发现,其实在孩子们面前我需戴上面具,我可以做真实的自己,我可以是一个有软肋的老师,我的学生并没有因为那个真实的我而变得没有规矩,相反我们之间建立起了更加深厚的信任,我们给彼此之间更多的自由。我想自由的最初应该是彼此之间的信任,心中想着学生,那么她自然也会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尊重,自然而然也会爱上这个小小的学习空间吧!

此外,在读《自由学习》的时候,我还想到了一个热点——人工智能,因为那只叫阿尔法” 的狗,我们每个人都或主动或被动地注意到了人工智能在现代社会的兴起。在我看来,人工智能对人类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帮助我们扩展自由的范围,而不是缩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许多的教育技术的应用不过是把原来的应试教育包装地更有趣、更高效,而不是更自主、更灵活。

现代化的未来教室为每一个孩子配置了ipad,这样看似的高科技的课堂其实并没有改变自由的程度,很多时候孩子并没有真正自由的学习,他们只是根据老师的指令进行一步步的操作,这样的教育其实不是教育,而是培训,训练出来的是听话的士兵和流水线上的工人,我们需要在教育手段上有所改变,但更重要的是将孩子的思维变得更自由,这样才能有让他们有动力、有能力地去探知未来。

我们总是觉得在这个极端困难的时期,当个老师似乎是件不容易的事,确实,现在社会的发展让更多的声音可以来左右教育,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始终都要牢记——为了我们的学生,当你心中有戒尺时,那么便可以真正拥有自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