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卷评价
整份试卷总体上来看,难易适中,贴近课改,采用了新课程中的新题型,导向作用以及与新课改接轨明显。试题面向全体,紧扣中考指南,着重考查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基本的内容,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考试区分度较为明显,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考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要拿满分确实不容易。个人认为试卷的选择题第11条超纲,另外最后计算部分考查的知识点有重复现象。
二、我校考试情况分析
参考人数
|
最高分
|
优秀率(%)
|
及格率(%)
|
均分
|
145
|
115
|
2.8
|
34.9
|
54.7
|
这次考试对我们触动很大,我们看到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试卷中有不少题目就是<中考指南>上的原题,复习过程中虽然我们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讲解,但考试结果并不理想,主要失分题如下:
第5条:原因是学生没有熟练掌握并运用透镜成像规律
第6条:学生混淆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
第12、18条:学生不会分析图象表达的意义
第20条:将凸透镜和凹透镜混为一谈,两个图作法相同
第25条:分不清电路的连接方式
第32条:“热管”一问,试题中这部分内容介绍不多,但也反映出学生想象力不丰富。
出现以上错误说明这些问题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根据我们的生源状况,不能期望他们复习一遍就掌握这些看似很简单的知识,要不断强化,为此,在以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我们打算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三、改进措施
1.继续以中考考纲和中考指南为依据,把握试卷结构和对各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对物理概念、定律、常数(例如
真空中的光速的数值)、以及物理仪器(例如天平、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等)逐人过堂,对那些考试成绩在50分以下的学生从最基本的知识点抓起,要求他们对基础知识强行记忆,
在记忆的基础上逐步理解,对于一步就能代入公式计算的要求记住解题过程,并能熟练的完成一些概念性的简单选择题。
2.按知识结构分专题进行二轮复习,一轮复习基本是按章节,分块复习,重点是基本概念和公式。在二轮复习中我们把重点放在找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突破难点,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例如在讲到物理量的本质时,要求学生能熟悉如速度、温度、压强、密度、比热容等物理量的本质,对那些有联系而学生又不易区分的知识采取专题复习的方法,力争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大致分为基本概念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四大块,对其中每一块再细分为若干个枝节,实验题这一大块分为测量型实验、操作型实验、探究型实验等,对于探究型实验主要是训练学生读题能力,能从题目中找出有用的信息,为后面答题做准备,对作图题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比如放在斜面上的木块,题目要求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有些学生也不看题目,拿到手就画重力、支持力、摩檫力。其次要求作图必须规范,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失分。通过专题复习将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居高临下、俯视各知识点,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将各知识点牢固的联系起来,并能熟练的运用到解题中。
3.分层次教学。对班级中为数不多的学习尖子也要让他们“吃饱”,在整体复习的同时,进行加深和扩展,每天布置一些作业让他们课后完成,这中间也不能一味的做拔高题,也要穿插一些中低档题,毕竟中考试卷中的难题是较少的,同时这些学生也容易眼高手低,有些简单的题也会做错,做错的题目当面订正,对他们要保证低档题不扣分、中档题少扣分、高档题多拿分。
4.学生精练,我们一般每周三下午搞一次全年级的测试,测试内容以中考指南为依据,对易错题反复练习,并要求学生每次测试后做好分析,查漏补缺,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本子专门记录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错题,一般力求练习试卷当堂完成,有时一份试卷量大也可分两次做,这样看似浪费了时间但提高了测试的可信度,如果课后完成有不少学生就会为完成任务而抄袭他人作业,这样教者虽然花费大量时间批改了试卷但得到的全是一些虚假的信息,发现不了存在的问题。
总之,我们有信心带动初三全体学生奋发进取,刻苦攻关,抓住最后的机会,尽其所能,争取在中考中考出好成绩。
了解更多请浏览:上海安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
学校综合管理平台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城域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