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春七八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11-08-26 11:21:58)
标签:
教学质量质量分析报告上海安脉教育 |
分类: 历史 |
一、指导思想和命题原则
1、指导思想
全面检测学生按课程标准应达到的三个基本层次要求;
检测两个年级历史教师的教学情况;
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2、命题原则
第一、遵循课标,依据教材;
第二、基础题百分之六十,中档题百分之三十,稍难题百分之十;
第三、命制一定数量的开放性试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七年级的简答题35小题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帝收回台湾都是爱国的理由,明清时期为什么能够取得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考察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八年级的29题材料分析题,根据图表材料和文字材料,从经济方面概括从1979年至1997年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经验等,考察学生综合归纳能力。
二、学生的得分情况及原因分析
年级 |
学生人数 |
平均分 |
最高分 |
及格人数 |
及格率 |
优生率 |
七年级 |
12080 |
49.78 |
99 |
4075 |
33.73% |
6.19% |
八年级 |
12319 |
53.15 |
99 |
4843 |
39.31% |
10.78% |
从整体看,本次期末考试成绩偏低,难度值在0.51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试题本身有一定难度,选择题中,复合选择占一定比例,所考知识点较细,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中,各有一道开放性试题,要得高分确实不易。
第二、为切实检测我县基础教育质量,今年期末考试,县教委决定实行分片区交换监考、集中统一阅卷,这既减少了学生考试舞弊的机会,又保证了阅卷标准的统一。
第三、本次期末考试,政治历史第一次实行合堂分卷考试,学生在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导致试题做不完,也是成绩较低的原因之一。
第四、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归纳概括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差。
第五、七八两个年级历史教师整体素质不够高。期末考试,既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一次全面检测,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全面检测。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第一、初中历史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从整体上看,我县初中历史教师除九年级外,七八年级历史教师相当部分不是学习历史专业的,而是由其他学科教师担任的。教历史的基本素质很不到位。这一部分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认真备课,努力搞清楚教材的内在结构和相互联系,搞清楚课程标准规定的三个层次要求,真正的吃透教材。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成绩和今后的发展。
第二、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观念,在夯实基础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努力改变过去的习惯教学模式,如勾书画书、照本宣科、教师一堂课一讲到底等,坚持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多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发展水平的、具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习惯。教和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除认真讲好课外,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多教给学生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如如何看书、如何归纳知识要点,如何识图、如何去阅读分析归纳历史材料等等。总之,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归纳概括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等)是在我们的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第三、认真组织练习,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要针对中考和期末考试的试题,认真组织平时检测,对历史试题常出现的几类题型加强训练,特别是选择题中的复合选择题、否定式选择题要教给学生答题技巧。材料分析题要教会学生解题步骤和方法。
总之,初中阶段的历史课教学,既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又要为学生以后的发展,进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即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初中阶段历史教学应该承担的双重任务。愿我们一起努力,为全面提高我县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