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小学语文质量监测分析报告
(2011-08-22 13:03:36)
标签:
语文质量分析报告上海安脉教育 |
分类: 语文 |
一、基本情况:
监测目的:通过本次语文监测,我们试图了解近阶段我市小学三年级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察语言积累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水平,通过学生的答题情况来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及教师教学效果,发现问题,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试题编制:本次试卷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内容既有课内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有课文片段的阅读理解,还有课外文章的感悟理解内容,绝大多数是应知应会的,没有为难学生。一些试题答案不唯一,给学生留下了发挥的空间。难易适度,面向全体,题量及题型均符合小学三年级学段的学习要求,能切实考察出学生现有的知识掌握水平。
分析反馈:本次语文监测共抽考了36所学校1600多名学生,我们根据各校的平均成绩将36所学校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9所学校。全市平均成绩83.3分,参加监测学校最高平均分 89.1分,最低分72.8分,相差16.3分。
阅卷完毕后,我们认真地对所有学校的试卷做了质量分析,给每所学校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反馈意见。针对本次监测暴露出的问题,我们还召集部分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召开质量监测分析会,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查改,分析具体原因,提出改进建议,以利于下一步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二、存在问题:
1、拼音字词部分:
这一部分包括第一到第五大题,第一大题读拼音写词语,个别学生对“概”括、叮“嘱”、遮“蔽”等易错的字书写有错误。主要是生字比划细节把握不准确或者是平时老师强调不够,“概”加一撇,“蔽”的一竖写成两竖。“奢侈”根据拼音写成“折纸”,“宾馆”写成“尽管”,“拜访”写成“摆放”等,说明拼音不能正确拼读。
第二大题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主要考察多音字的掌握情况,这些题目全部是课文中【】标注的拼音,错误率最高的是“尽管”、“角色”、“枝折花落”3个小题。平时强调的不够,课文中打【】的拼音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第三大题组词,“廊”和“郎”错误较多,这两个辨字组词在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中,“廊”可以组成“画廊”“走廊”“回廊”等,“郎”字可以组成“新郎”、“儿郎”、“郎中”、“牛郎”等,出错的学生组成“晴郎”“郎读”等。
第四大题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错误也是集中出现在一些字不会写上,如“悬崖峭壁”的“悬”中写成三横,“姹紫嫣红”的“姹”右边写成“它”,另外,“喷薄欲出”的“喷”和“薄”,“如虎添翼”的“虎”和“翼”也有一些写错的。
第五大题按要求分类写词语。本题要求仿照例子另外各写出两个描写景物的、AABC式的、带“马”字的成语。这些词语都出现在每个单元的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里面,但这道题也有丢分,说明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很少,词汇量不丰富。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是不会写字,对最基本的知识练习少。
2、句子部分:
第六大题按要求写句子一题,出现错误最多的是2.3.4小题,修改病句和缩写句子。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缩到什么程度最好?光剩主谓宾:微风吹拂着柳丝。其实答案很宽泛,去掉“微”和“着”——“风吹拂柳丝”都算对,但绝不能把“吹拂”缩成“吹”,这就不是缩写了,变成改写了。第2小题“为了行车安全,因此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为了”和“因此”重复,读起来别扭,所以应把“因此”删去。第3小题修改病句也错很多,“继续”用词不当,应该改成“连续”。第5小题照例子把“小鸟在枝头叫”改写成拟人句,应该把“叫”拟人化,有些学生没看懂题目意思,比如改成“小鸟在高大的树枝上叫”,还有些学生改成“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或“小鸟在枝头欢乐地叫”光去形容怎么叫,没有把小鸟当做人来写。
3、名句积累部分:
这一部分考察的是语文园地里名言警句的积累和古诗的背诵默写情况。问题一是错别字多,如只“缘”身在此山中、“换”难见真情、天“崖”若比邻、碧玉“装”成一树高等,只要有一个字错,这个小题就不得分;二是根本有学生背不下来;最后一句根据课文句子意思想相关名句,个别孩子也理解不到位,让“再写出一句表达友谊的诗句”,学生虽然在语文园地中背过很多,但不理解,不会运用,不知道哪句是表达友谊的。
4、阅读部分:
课内阅读摘自第3课《观潮》一课中要求背诵的一段,主要问题是“描写了什么景色”和对“描写顺序”的理解不到位,出错较多。描写的是
课外阅读是短文《红蜻蜓的回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左顾右盼”可以解释成向左右两边看。“蹑手蹑脚”可以解释成形容走路时很轻。选择正确的词语应该选择喜爱而不是喜欢,选择机敏而不是机灵。喜爱比喜欢表达的感情更强烈,机敏不但有机灵的意思,还有反应快行动敏捷之意,所以更恰当。“最难捉的要数红蜻蜓了”应该选(shu三声),大扫把应该选(sao四声),竹(竿
归纳捕捉蜻蜓的方法、理解为什么最难捉的是红蜻蜓、理解为什么“如今见到蜻蜓我就有一种负罪感”3道小题,其实只要认真阅读,很容易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可是很可惜,有些同学根本找不到答案,或者答案不全面,也有些学生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
三、改进建议:
1、提高责任意识。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深入钻研、开发、使用教材;要有灵性、悟性和耐性,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扎实,体现出教师走近教材、走进教材、走出教材的过程。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本本分分为学生。
2、牢牢抓好“双基”。任何时候,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都必须齐抓共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遵照《课程标准》要求,重视拼音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扎实有效的听说读写训练,重视书写、积累与背诵,夯实语文基础,提升语文能力。对字词要加强听写,尤其是听写中曾出现过的错误,建议每课学完要听写,一个单元学完后要听写,单元检测前的复习要听写,把听写中错误的词语订正在纠错本上,在复习的时候重点听写。现在听写不过关,会产生连锁反应,最明显的是孩子作文中出现大量的错别字,甚至会因为很多字不会写而写不出作文。
3、重视语言的积累。对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不折不扣完成,平时多读,熟读成诵。从平时教学的一点一滴开始积累,“积少”才能“成多”,“厚积”才能“薄发”,丰富的语言就是在这不断的积累中逐步形成的。还要重视积累的质量,古诗词、名句、名段不仅会口背,还要通过默写等方式予以强化,让学生熟记于心,脱口而出。
4、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运用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进一步提高理解、分析、概括及表达能力,也要教给学生一些做阅读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要走近学生,推荐读物,带领和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要坚持大阅读活动,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扩大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和阅读训练,高年级学生要养成以较快的速度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的能力,能在快速阅读中迅速提取相关的信息,并组织意思明白的语言予以表达。
5、加强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监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书写不够认真,字体潦草不规范。一定要重视写字教学,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写工整,写美观,从平时教学做起,从作业抓起。还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是不能认真读题,思考不能深入。读题、审题的认真细致应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经常予以指导和落实,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要从规范书写、审题,认真程度上,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坚持长抓不懈。
6、更加关注学困生。学困生是班级学习的“弱势群体”,在教学中我们要更多关注他们,让他们有发展空间,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给他们发言、交流、展示的机会,给他们指导,多一些理解宽容和鼓励,逐渐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教学设计要体现分层教学,为弱势者留足时间和机会,课上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平时多关心,促使他们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的提高。
了解更多请浏览:上海安脉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