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2014-06-05 18:10:34)
标签:
情感 |
李清照词两首导学案
一、预习部分
1、识记字音(给括号前的字注音)
薄(
乍(
寻觅(
有谁堪(
2、给多音字注音
鄙(
(
(
3、字形辨认
bó(
账bù(
束fù(
4、解释重要词语
永昼:
暗香:
戚戚:
憔悴:
了得:
5、一词多义
(1)销
①瑞脑消金兽(
③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2)比
①人比黄花瘦(
③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⑤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3)寻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③既窈窕以寻壑(
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6、文言虚词
莫
①
②
③
④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7、名句填空
①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④
⑤
其他补充
①生当作人杰,
②云中谁寄锦书来?
此情无计可消除,
③我报路长嗟日暮,
九万里风鹏正举,
④吹箫人去玉楼空,
⑤生怕离怀别苦,
⑥知否?知否?
⑦只恐双溪舴艋舟,
⑧不如随分尊前醉,
⑨醉里插花花莫笑,
二、文本解读
《醉花阴》
(一)整体感知
1、请概括上下片内容
明确:上片
(二)具体赏析
1、请用一个字字来概括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
2、诗人在哪一句明确表示了她愁的具体内容。为什么?
明确:①
②
3、那么就这种情感来说,诗人主要是借助什么表露出来的呢?
季节:
时间:
细节:
意象:
A、用人瘦胜似花瘦,含蓄表达
B、以帘外之黄花与帘内之人相比拟映衬,求其:
C、花瘦而触及己瘦,达到:
情境:
4、你读到一位怎样的李清照?
明确:
(三)品读关键词句,体会情感
1、上片开篇即用一"愁"字点明心情。除此外,还有哪一句中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请赏析。
明确:①
②"凉"一语双关。
A表面上:
B深层面:
2、请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瘦”字的妙处。(结构、内容、手法)
①结构上,
②手法上,
③内容上,
这一"瘦"字恰是全词的"词眼"
《声声慢》
(1)
明确:
(2)李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请写出直接抒情句。
直接抒情句:
(3)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
明确:
(4)
明确:
(5)古典诗词中这些传统的意象大都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请答出文化内涵。
酒:
雁:
梧桐:
(6)上述意象创设了什么意境、抒发了什么情感?
明确:①
②
(7)结合背景,作者为何而生愁?
明确:情愁--
三、随堂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梧桐(tóng)
B、当(dàng)真
C、憔(qiáo)悴
D、堆(duī)积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校注(xiào) 乍起(zhà)
B.薄暮(bó)
C.枕着(zhèn)
D.亲戚(qi)
3、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瑞瑙
B、寻觅
C、憔悴
D、梧桐
4、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婉约 永昼 销魂 盈秀 玉枕
B.颓废 良晨 瑞脑 寻觅 纱厨
C.暮蔼 鹊桥 将息 梧桐 豆蔻
D.飘零 烽火 凄惨 芍药 贬谪
5、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陨,如今有谁堪摘。
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莫道不销魂。
B.凄凄惨惨戚戚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D.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①薄雾愁永昼(漫长的白天)
B、①有暗香盈(充满)袖
C、①有暗香(清淡的香气)盈袖
D、①这次第(光景、状况)
8、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莫道不消魂
B、①怎敌他,晚来风急
C、①雁过也,正伤心
D、①梧桐更兼细雨
9、下列语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0、下列加点的词语,和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答案:D(古义:囊括的了)
11、下列词句中所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问题
长安秋望
【注】①云物:云雾。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1)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从意境和手法两个角度分析写景的妙处。(6分)
【答案】
(2)请结合“篱菊”“渚莲”“鲈鱼”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13、
云雨朝还暮④,烟花春复秋⑤。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⑥。
【注释】①古庙:指巫山神女之庙。②行宫:古代天子出行时住的宫室。这里指楚王的细腰宫。③妆楼:指宫女的住处。④云雨朝还暮:宋玉《高唐赋》说,楚王梦一神女,自称‚妾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3)赏析上片首句中,“依”和“枕”的妙处。(5分)
【答案】
(4)对于这首词的最后一句,有人评价:“极具真情,无理而妙。”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案】
参考答案
一、预习部分
1、Bó
mì
2、Bó
3、薄
4、漫长的白天
枯萎、凋零
5、(1)①燃烧
6、①不要
7、其他补充
①死亦为鬼雄。
②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③学诗漫有惊人句;
④肠断与谁同倚?
⑥应是绿肥红瘦。
⑧莫负东篱菊蕊黄。
二、文本解读
《醉花阴》
(一)
1、明确:上片重阳思亲;下片饮酒赏菊。
(二)
1、明确:愁
2、明确:①"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②重阳佳节,传统的家人团聚之日,而作者却孤身一人,相思之情油然而生愁的具体内容是思念丈夫,表现的是一种孤寂难耐之情。
3、季节:佳节又重阳
时间:永昼、半夜、黄昏后
细节:愁永昼(时间长)、销金兽(空虚、无聊)、凉初透(不但写出秋气的萧瑟,更反映出诗人心境的寒冷,彻夜难眠)、把酒(借酒消愁)
意象:人比黄花瘦
A、用人瘦胜似花瘦,含蓄表达离思之重。
B、以帘外之黄花与帘内之人相比拟映衬,形神相似。
C、花瘦而触及己瘦,物我交融。
情境:一个人的秋夜
4、明确:孤独、寂寞、渴望爱情
(三)1、明确:①半夜凉初透
②"凉"一语双关。
A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
B深层面:独居家中,爱人不在旁侧,内心感觉孤独凄凉
2、①结构上,"瘦"字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因为有刻骨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②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极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思念日渐消瘦的形象。
③内容上,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表达这刻骨的离愁的。词人因相思而成的寂寞忧郁跃然纸上。
这一"瘦"字恰是全词的"词眼"
《声声慢》
(1)明确:——愁
(2)
(3)明确:悲苦愁绝
(4)明确:淡酒
(5)酒:愁文化
雁:怀乡之思音信之盼
梧桐:牵愁惹恨
(6)明确:①冷清凄美的意境
②传递出孤寂愁苦
(7)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
三、随堂练习
1、【答案】A
2、【答案】D(A项校:jiào;B项券:quàn;C项枕:zhěn。)
3、【答案】D
4、【答案】D (A项,盈袖;B项,良辰;C项,暮霭。)
5、【答案】A
6、【答案】C(C项,憔悴:枯萎,凋零。)
7、【答案】A(销,焚烧)
8、【答案】A
9、【答案】B(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0、【答案】D(古义:囊括的了)
11、【答案】B(A项“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C项“金戈铁马”指代精锐的部队,北伐队伍兵强马壮。D项“绿肥红瘦”指代树阴浓密,花儿凋谢。所以,A、C、D三项均为借代,只有B项以雪作比喻。)
12、(1)【答案】从意境上看:①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吹笛之人,②营造了一幅凄清的画面,③烘托出内心的悲凉之情。
从手法上看:①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写:“残星几点”“雁横塞”“人倚楼”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②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残星‛人倚楼‛是静态(意境2分,手法4分,共6分;答‚远近视角变化‛‚诗中有画‛等酌情给分)
(2)【答案】①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红衣脱落,枯荷败叶,满面愁容;家乡的鲈鱼正美。(1分)②诗人以静赋“菊”,以“愁”状莲,移情于物,融情于景,鲈鱼正美‛引用典故,(2分)③表达了诗人的故园之思和归隐之意。(1分)
13、(3)【答案】①
(4)【答案】最后一句写‚行客“多愁”,言外之意,是“猿啼”所引发,似在埋怨猿猴。实际上,行客“有愁”,与外物何干?此为无理,愁在内心;(3分)但符合作者此时此地的心情,恰如其分而又深刻浓郁,实为“无理而妙”。(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