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神秘中国墙-穷游澳洲之第一次野营(二十)

标签:
野营中国墙mungonationalpark澳大利亚河水洋洋 |
分类: 行路匆匆 |
交了钱,拿到一张许可证之类的东西就来到了公园指定的营地。因为是付费的营地,所以条件比前两次的营地好很多,有专门的停车位置,搭帐篷的地方好像也做了专门的平整,此外还有很多篝火烧烤的设备。虽然条件不错,但是这次搭帐篷却比前两次更加吃力:风实在太大了,搭帐篷的时候上面的篷布几次险些变成风筝。勉强搭好之后,一阵强风吹过,钉好的地钉被整个拔起。两个人顿时傻了眼,开始盘算要不要去住那双层床的“旅馆”。这时候,我们的天使出现了:旁边开房车来的一对夫妇看到我们的窘样,过来帮忙,告诉我们应该用大号的地钉,我们说我们已经用了大号的了,现在看来只能放弃了。他们说我们一起再试一下好了,于是拿来了他们自己的地钉,跟他们的地钉一比,我们的“大号”地钉就显得幼稚可笑了(最下面的钉子是我们的,其它的是他们借给我们的):
借着这些超级无敌彪悍大地钉,我们终于把帐篷搭好了,风吹过的时候,帐篷还是歪得厉害,不过总算没有再被吹垮的危险了。
功臣地钉:
豪华版的来了!
这家(也是一对夫妇)的设备让人只有流口水的份了。四驱拖着备有折叠帐篷(帆布的,据说防水性能越用越好,在极端天气下的防护性能比一般的防水尼龙布好)的拖车,拖车的顶部还架着小艇(如果空间允许,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再架上一架小飞机?这样就成了水陆空三栖了,哈哈)。
这家(也是一对夫妇)的设备让人只有流口水的份了。四驱拖着备有折叠帐篷(帆布的,据说防水性能越用越好,在极端天气下的防护性能比一般的防水尼龙布好)的拖车,拖车的顶部还架着小艇(如果空间允许,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再架上一架小飞机?这样就成了水陆空三栖了,哈哈)。
帐篷支开的样子:
附近一家又是另外一个风格:
比起帐篷来,这种拖车房车的舒适性肯定好很多,至少下雨的潮湿天气不用担心帐篷的底部会漏水(那样感觉就像睡在水里一样)。这种折叠的结构又能大大降低车子的迎风面积,在公路上行驶起来又安全又省油。
比起帐篷来,这种拖车房车的舒适性肯定好很多,至少下雨的潮湿天气不用担心帐篷的底部会漏水(那样感觉就像睡在水里一样)。这种折叠的结构又能大大降低车子的迎风面积,在公路上行驶起来又安全又省油。
四驱改装成的房车,舒适性比拖车差一点,但是越野性能就比后者强不是一星半点了。它后面那辆干脆就是大巴士改装的,里面肯定舒适得一塌糊涂了。
又是一部拖车:
营地里面几乎成了各色帐篷的展示会:
小巧文静型的:
小巧文静型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
粗旷复古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