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神秘中国墙-穷游澳洲之第一次野营(五)

标签:
野营中国墙mungonationalpark澳大利亚河水洋洋 |
分类: 行路匆匆 |
出发那天两个人破例起了个大早(按照以前的惯例,拖拖拉拉能够在中午十二点把车子开出门就已经算不错了)。毕竟这次不一样了,必须要在天黑以前赶到第一个宿营地,否则黑灯瞎火的搭帐篷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了。起了床,简单洗漱后就开始颇具挑战性的装车工作,连早饭也没有顾得上吃。能否把那些拉拉杂杂的东西塞进我的小车子,我自己其实也没有底,LG更是强烈怀疑。不过怀疑归怀疑,他还是很卖力地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除了上面说的那些东西,他还在车子里面塞进了两个十五公升的水桶,所有关于那个地带的旅行指南中无不强调必须携带足够的饮用水,这三十公升水如果单纯喝的话两个人坚持十天大概没有问题了。
终于,在早晨九点二十五分,终于成功把车子开到了马路上,上班高峰已过,所以没有花多少时间就接近了墨尔本市中心。
远处是“塔斯马尼亚精神号”渡轮,每天在墨尔本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往返,希望有一天能够攒够船票钱 ,踏上向往已久的美丽岛屿(最近有一部电影就是以这岛屿为背景的,叫做“范迪门地”,那是塔斯马尼亚以前的名字)。
塔斯马尼亚精神号:
终于,在早晨九点二十五分,终于成功把车子开到了马路上,上班高峰已过,所以没有花多少时间就接近了墨尔本市中心。
远处是“塔斯马尼亚精神号”渡轮,每天在墨尔本和塔斯马尼亚岛之间往返,希望有一天能够攒够船票钱 ,踏上向往已久的美丽岛屿(最近有一部电影就是以这岛屿为背景的,叫做“范迪门地”,那是塔斯马尼亚以前的名字)。
塔斯马尼亚精神号:
灿烂的阳光下,马路对面漂亮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住宅看起来更加可爱迷人,唉,其实还不是因为自己今天心情不错,计划了许久的东西终于变成现实了,禁不住要美得哼两句小曲啦!
维多利亚时代的住宅:
维多利亚时代的住宅:
出了墨尔本市中心,上了它的迷你小高架,向着西门大桥(莫非这桥是西门大官人的后人建的,哈哈)开去,那桥是通向墨尔本外环线的必经之路。
洋人设计师的思路果然奇特,眼前的所见不正是“歪门邪道”?
奇观哦,歪门邪道:
奇观哦,歪门邪道:
转过墨尔本的外环(其实精确名字叫西环),很快就上了A79公路,后面要一直沿着这条路行驶600多公里,到达进入Mungo国家公园的必经之地Mildura。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的特点在这个联接维多利亚州北部几个大城镇的“繁忙”公路上也暴露无遗,比起京津高速上车头顶住车屁股的盛况(几年前的印象,不晓得现在怎样?)实在逊色太多。
A79公路: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的特点在这个联接维多利亚州北部几个大城镇的“繁忙”公路上也暴露无遗,比起京津高速上车头顶住车屁股的盛况(几年前的印象,不晓得现在怎样?)实在逊色太多。
A79公路:
很快就到了山区,车子变得更加稀少:
这山上迷人的金黄色可不是油菜花,是本地花园里面的头号野草,你别说,大片大片的开花还真是很漂亮的:
前面看到一辆四驱(超过去发现居然还是辆大奔)拖着房车。刚来这里的时候搞不懂这是什么东东,看着顶部有通风设施,LG自做聪明地以为是运输动物的拖车,后来才搞明白那是顶部可以升降的房车:行驶状态下把顶部降下来,减小空气阻力,到达营地之后就可以把顶部再升起来。
四驱配房车,流口水啊!
四驱配房车,流口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