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旅途

标签:
公路旅行港湾式休息区服务区澳大利亚河水洋洋 |
分类: 行路匆匆 |
(本文写于2008年7月)
第一次从悉尼到墨尔本还是去年自助游的时候,当时从North
Ryde出发,沿着3号公路往城外开,3号公路两边全是高高的树木,经过Homebush的时候,远远地看到IKEA和奥运村,就自做聪明地以为是出城了,在悉尼长住后才知道,这里离出城还远着呢。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学会了第一次自己给车子加油,也见识了澳洲长途公路旅行与国内的区别。那次租的车是Prius,这里要赞一句,混合动力的车子真是省油,在城里开了几天,油表楞是没怎么动,上了高速,狂开了几百公里之后,能量守恒定律终于发挥了作用,只好去服务区的加油站加油。在国内的时候,加油只要开到加油机前摇下窗户动动嘴付下钱就可以了,而这里,把车子开进加油站,发现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好歹外国电影咱也看过,知道要自己动手。加油第一步是打开油箱盖,按照国内的经验直接去按油箱盖,按了半天也不开,只好找出车子的说明书来,原来机关在驾驶坐位下面。出来之前特地问过车行加什么油,知道要加无铅汽油,站在加油机前总算弄明白澳洲汽油的种类。最普通最便宜的是91号,相当于国内的93号,高一档的是95号,最高的是98号。澳洲人工贵,不象国内加油机都有工作人员守着,在这里自己加好油后就去加油站的小店柜台上付钱。
以前在国内经常自己开车出去玩,最远的一次是从上海开到内蒙的塞罕坝。与国内不同,这里的所有公路和高速公路几乎都是免费的(只有一些大城市的某些快速路是收费的),从悉尼到墨尔本将近900公里可以不花一分过路费,这在国内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澳洲的公路开起来要比国内省力很多,曾经多次开过京沪高速,感觉最累最危险的就是要不停地在慢如老牛的重型卡车之间变来变去,澳洲卡车的车况很好,在高速公路上也是按照最高限速飞驰,所以基本上无需超车,如果你自己也按最高限速开,很少有人超你。路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标语就是警告不要疲劳驾驶,长途开车每隔两小时要休息一次,这里的服务区条件都很好,除了加油站外就是各式快餐了,最多的就是麦当劳、饿死杰克和肯德基。除了服务区外这里最有特色的是路边的港湾式的小休息区,基本上每个这样的小休息区都有厕所和野餐桌椅,有的还有BBQ台。这些小休息区间隔一般不超过10公里,感觉非常人性化。京沪高速服务区间隔都是几十公里,一旦内急时找厕所是非常痛苦的。LG还曾经总结过长途旅行的最佳状态是:油箱是满的,肚子是饱的,膀胱是空的。
以前在国内经常自己开车出去玩,最远的一次是从上海开到内蒙的塞罕坝。与国内不同,这里的所有公路和高速公路几乎都是免费的(只有一些大城市的某些快速路是收费的),从悉尼到墨尔本将近900公里可以不花一分过路费,这在国内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澳洲的公路开起来要比国内省力很多,曾经多次开过京沪高速,感觉最累最危险的就是要不停地在慢如老牛的重型卡车之间变来变去,澳洲卡车的车况很好,在高速公路上也是按照最高限速飞驰,所以基本上无需超车,如果你自己也按最高限速开,很少有人超你。路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标语就是警告不要疲劳驾驶,长途开车每隔两小时要休息一次,这里的服务区条件都很好,除了加油站外就是各式快餐了,最多的就是麦当劳、饿死杰克和肯德基。除了服务区外这里最有特色的是路边的港湾式的小休息区,基本上每个这样的小休息区都有厕所和野餐桌椅,有的还有BBQ台。这些小休息区间隔一般不超过10公里,感觉非常人性化。京沪高速服务区间隔都是几十公里,一旦内急时找厕所是非常痛苦的。LG还曾经总结过长途旅行的最佳状态是:油箱是满的,肚子是饱的,膀胱是空的。
前一篇:澳洲飘泊手记-定居墨尔本
后一篇:澳洲飘泊手记-州际搬家